曾 鵬,陶 偉2
(1.南京市江寧區谷里街道農服中心,江蘇江寧 211164;2.江寧區農業農村局,江蘇江寧 211164)
睿汐藍莓種植專業合作社于2011年4月20日成立,基地位于南京市江寧區淳化街道新興社區,104國道南側,出資總額2 280萬元,經營范圍以藍莓生產與銷售和貯藏、加工、包裝等深加工服務以及新品種、新技術開發、技術培訓與交流;農機作業、休閑觀光、垂釣服務等,種植中心占地27 hm2。合作社自2010年籌劃運作,經過五年的藍莓培植周期,2015年開始收益,如今已發展成南京市規模最大的藍莓基地。從2016年起,舉行每年一度的睿汐藍莓采摘節,受到媒體廣泛關注,金陵農網、現代快報、南京日報的相繼報道,市、區等相關領導也常年來基地考察。2015年獲得部級標準示范園建設項目,2016年經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證為綠色食品,2017年獲中國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及江蘇優質綠色生態種植示范基地。
農匯谷家庭農場位于江寧區谷里街道張溪社區徐家大院旁,2015年,張云以土地流轉方式租賃了13.33 hm2土地,投入了500萬元,成立了農匯谷家庭農場,帶著從服裝生意賺來的錢與朋友創辦藍卉莊園,依托徐家院旅游資源,在2020年引入馬術、竹籃捕魚、垂釣等活動項目,推出藍卉拖拉機鄉村休閑體驗園,設置了拖拉機駕駛體驗、南瓜保齡球、極速澡盆、草地車、觀光拖拉機等項目,受到親子家庭的特別歡迎。
目前,農匯谷家庭農場占地面積20 hm2,總投資近1 500萬元,集農業種植、智慧加工、新技術推廣、農業觀光、親子體驗、科普教育、農耕體驗、休閑娛樂等功能為一體,被譽為“農業版迪士尼”。實現了智能一體化農業經營管理,建設了“藍莓采摘區”“初加工區”“休閑娛樂區”三大主體功能區。其中藍莓種植面積10.67 hm2,已達豐產穩產,2021年實現藍莓鮮果產量65.67 t,年就接待藍莓采摘游客4萬余人次,實現純利潤200多萬元。
在創業初期藍莓大面積死苗時,及時與南農大、省農科院等相關專家開展技術攻關,在南京農業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黃星教授團隊的大力支持下對藍莓地土壤有害殘留物進行了測定與分析,采用噴施農藥降解菌進行微生物修復和植物修復,通過植物根際與微生物的聯合代謝作用,共同加速根際區農藥的降解進行菌根修復,由于及時應用靶標物降解的菌株和制劑,從而徹底解決了藍莓田農藥殘留污染降解和土壤的全面修復。
殺蟲物理化,施肥有機化,除草人工化,選果機械化,銷售電商化,品種更新化。園區內自育苗至成林始終是綠色種植,保障每一顆果實在安全有機的環境中健康生長。
通過注冊“睿汐”“藍卉谷”牌商標,實行了品牌化銷售,“睿汐”在南京首家引進美國藍莓的雷戈西、密斯提、奧尼爾三個品種;“藍卉谷”綜合對比長江流域藍莓產區主推的近20個鮮食藍莓品種,選定南高叢品種系“奧尼爾”“萊克西”“薄霧”品種作為農場的主打品種。兩大基地成員全部實行標準化生產。通過南方土壤的研究及氣候的變化,根據果樹的生長特性和掛果周期采用了階梯式搭配種植方法,延長了藍莓的采摘期;針對藍莓喜酸性的生態特征,他們從東北購得了草炭土及松針、醋糟、有機肥進行土壤改良,有效改善了南方土壤黏重積水通透性差和有機含量低的缺點,使得土地疏松、透氣性好,提高了良好生態。
“睿汐藍莓”從2016年起。連年舉辦“南京睿汐藍莓采摘文化節”,5~7月份節假日人流量年均達十幾萬人次,給合作社每年帶來了較好的經濟效益。“藍卉谷”商標,通過參加線下各種農展會、創業創新大賽以及農場連續自辦的藍莓采摘節,再結合微信公眾號、抖音企業號以及各類媒體的線上大力宣傳,做大做強了“藍卉谷”自主品牌。農場先后獲得“江寧優質農產品單位”“市級示范家庭農場”“省級示范家庭農場”等榮譽稱號。張云本人也在2020年榮獲了“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2022年獲得“南京市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2.3.1智慧農業項目優先落地。2019—2021年,藍莓種植物聯網技術應用點建設啟動,區財政投入資金40萬元,園區安裝土壤濕度傳感器、空氣溫濕度傳感器、光照度傳感器、太陽能氣象站,采集種植園內環境要素信息;園區布置監控系統,能隨時觀察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布置物聯網智能系統控制節點、無線匯聚節點,控制現場生產設備;搭建物聯網監控中心;建立物聯網平臺控制系統,手機客戶端以及計算機等終端,可以做到隨時隨地觀察與控制。
2.3.2特色園藝項目強力推進。2020年爭取政府補助35萬元,引進藍莓新品種1.65萬株,新建水泥道路337 m2,新建硬質溝渠286 m,安裝滴灌設施3.33 hm2,通過水泥路、渠、滴灌等基礎生產設施的建設,為藍莓規模化、專業化生產,極大地提高經濟效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3.3綠色防控設施日臻完善。從2018年起,在35萬元政府資金支持下,引進了太陽能殺蟲燈、粘蟲板、果蠅誘殺器、苦參堿和石硫合劑等物理防治設備和高效生物農藥。通過幾年來的實踐與完善,使藍莓園的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應用達到了業內較高水平。
先后開發出新品種鮮食藍莓、藍莓盆景、藍莓酒、藍莓酵素、藍莓果醬、藍莓干、藍莓月餅等8個系列15個單品。
睿汐藍莓合作社將農業觀光、自然風景、生態休閑、環境保護等融為一體,帶動了新興社區及周邊的農戶就業,其中,固定人員20人,常年就業人數80余人,為當地農民增加收益近2萬~3萬元。
農匯谷家庭農場協同休閑農業的創新融合發展,將單一種植藍莓的發展模式,逐漸轉變為藍莓種植與藍莓初加工、深加工、采摘游、拖拉機農場親子游等相結合的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模式,高標準打造了全區首家歐美風拖拉機農場,年接待游客4萬余人次。目前,農場累計帶動藍莓種植農戶42戶,新增藍莓種植面積近百畝,現有藍莓生產一線固定用工15人,藍莓采摘期間季節性用工140余人,周末及休假日臨時用工70余人。累計培訓農戶308人次,為合作農戶免費提供藍莓種苗2萬余株,統購統銷藍莓鮮果近30t,帶動合作農戶均增收8 000余元/667m2。2021年8月,基地被評為江蘇省巾幗示范專業合作組織。
著力將傳統農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相結合,拓展文創邏輯思維,將文化、科技、農業內涵等元素有機結合,打造提升傳統農業功能、豐富傳統農業價值的一種新興業態。2022年3月,在江寧區科協的支持下,邀請專業設計部門量身打造了建設方案,爭取在2年時間內將兩大藍莓基地投資100多萬元建設面積大約400m2的藍莓科技館,從藍莓的生長發展史、品種與習性、改良與生態、加工與應用等幾個方面,集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實用性于一體,向人們介紹神秘的藍莓王國,打造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創農業特色。
吸引消費者對基地的綠色有機食品產生認養欲望來預付生產費用,建立藍莓生產基地與消費者之間的風險同擔、共享紅利的供銷模式,從而讓優質農產品直接走向市民餐桌成為現實。
1)測算出種植的藍莓樹一棵的認養費用,先訂購的先挑選。
2)在藍莓樹上掛上認養牌,并注明主要認養規則。
3)認養果樹的農事活動由藍莓基地全面負責,保證所產果品優質果(一級果)的比例和產量不少于平均水平。
4)果樹生長期,認養人可在基地專業人員的指導下帶領小朋友參與果樹施肥、修剪、疏果、疏花等農事活動,增長農業科技知識。
5)全程以專用肥為藍莓樹提供養料,臨近采摘期,基地會通知認養人分批采收,采收的果子都歸認養人所有。
“認養”不僅圓了人們的田園夢,還能嘗到從田間地頭到餐桌食物的新鮮,領略田園氣息,感受郊游樂趣,享受勞動果實,這是送給人們家庭幸福美滿的最好禮物,也一定有蓬勃發展的大好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