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霞
(長治職業技術學院,山西長治 046000)
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強國,農業發展是我國市場經濟中的一項重要部分,農業統計是對農業及農村經濟活動成果的客觀體現,同時也能反映出農村發展的精神面貌和農民的生活水平,農業發展與農村的經濟宏觀決策微觀指導等都離不開農業統計。國家和基層政府對農業政策實施的措施,必須進行統一管理,農業統計實行統一監測、編制實施計劃等,在新形勢下,完善基層農業統計工作。
當前,我國正處在從常規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期。在農村發展過程中,隨著青壯年人群大量外出務農,我國農業生產發展機構結構迅速轉變,農村耕地流轉工作平穩開展,農業生產方式也出現了巨大的轉變。隨著農業市場主體的轉變、互聯網信息技術的普遍應用等,農業統計的范圍正逐漸擴大、內容多元化、統計工作越來越趨于復雜、統計難度增加等,呈現出了很多新的特點。農業統計部門要想企圖獲取更真實、準確的信息和數據,能準確反映農業經濟情況,農業統計工作人員必須從思想認識上做出轉變,原有的統計制度的局限性和不適宜逐步顯露出來,亟須制定整改措施。加強和完善農業統計工作,切實發揮農業統計工作“輔助工作、導向市場經濟、服務工作決定”方面的重大特點,有著非常重大的作用。
隨著政府單位的不斷改革和深化,很多基層單位農業統計工作,由生產科,或農興站來負責,雖然有單獨的農業統計部門,但沒有固定的工作人員,通常是由其他部門來監管。很多政府部門通常只掛著農業統計站的牌子,卻無專人負責。有的鄉鎮甚至沒有單獨的農業統計工作辦公室,因此在基層政府單位農業統計工作沒有得到重視。據統計,大部分村級負責農業統計工作的調查人員,有村支部書記或村支部委員所擔任,通常都是一些因年齡偏大而不能外出務工的村民,由于年紀較大,不具備相關的知識水平,對農業統計工作的業務也不熟悉,對需要統計的各項指標了解不透徹;小部分村級負責農業院統計的工作人員,年紀偏小,沒有穩重性,初入社會沒有任何工作經驗,對工作極其不負責任,沒有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的精神,這些都是導致基層政府單位農業統計工作數據出現錯誤的原因。另外,很多上崗不久的員工也會因為各種原因離職,導致工作崗位經常換人,也是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出現問題的原因之一。
基層領導對農業統計這項工作不夠重視,認為統計數據沒有必要達到非常精確的程度,農業生產數據只不過是一個大概的估計值,對當地農民的收入不會造成影響,從而導致對農業統計工作過于隨便,工作成績即使很出色,上級領導也不會重視,更不會受到提拔。基層政府單位統計經費本身就少,所以農業統計部門分到的經費會更少,因此分到村級農業統計工作人員手中的經費則是少之又少,村級工作人員覺得付出的勞動和得到的工資不成正比,因此基層政府部門無法積極調動村級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再沒有其他獎勵機制下,農業統計工作人員就無法提高工作的積極性,出現工作緩慢,停滯不前的現象,還嚴重影響統計工作的質量。有些鄉鎮領導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成績、充分完成自己的任務,或是為了達到某些利益和目的,會專門編寫數據,進行數據造假,導致統計工作的信息和數據完全喪失真實性,讓村級工作人員更加認為農業統計工作可有可無。
在一些發達國家,比如美國,在20世紀90年代已經實現了直報系統,他們在進行農業統計工作等過程中,領導人員直接抽查農戶進行調查,實現計算機實時觀看,保證農業統計數據的有效性和真實性。相比其他發達國家,我國農業統計方式還比較傳統落后,相對來說已遠遠滯后于其他發達國家,采用人工統計,然后層層上報的方式。目前,我國的信息技術也在逐漸發展,在有些方面甚至要超過其他發達國家,計算機系統和網絡發展越來越完善,雖然在農業統計工作中開發出了應用軟件,但思想意識的落后還是未能改變農業統計的模式。與此同時,在我國現行的農業統計管理體制下,還存在分工不明確的現象,比如,農業統計調查項目包括種類較多,分散較廣,包括農業、畜牧和水產等多個調查項目,并且多個項目同時進行,導致調查狀態出現混亂,數據源頭多,很難進行信息整合,影響了農業統計數據的準確性,而且增加了統計調查工作人員的負擔,報到上級部門之后,信息使用者無法分辨數據的真實性,影響農業統計工作的決策。
培養一批具有穩定性、素質高的農業統計隊伍,是提升農業統計工作質量的關鍵內容,必須盡快解決,使農業統計工作有序開展。第一,尤其是基層農業統計部門,一定要建立健全農業統計部門的制度,對該部門所有的工作人員統一要求,實行全編制,設立專人專崗,千萬不能出現身兼數職的現象。第二,基層鄉鎮政府可以在現有基礎上成立農業統計信息委員會,定期對村級農業統計工作人員進行培訓,保證村級工作人員可以熟知農業統計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務,從而更好地展開農業統計工作。第三,對從事農業統計的工作人員在調查過程中,提出統一嚴格的要求,如工作人員在統計過程中出現不負責任的情況,必須及時更改統計工作人員,并上報上級部門審批,經過審批之后才能讓新工作人員從事統計工作。唯有如此,才能保證農業統計工作的效率質量和連續性。
要想徹底解決農業統計工作中的問題,比如制度體系不健全、統計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且經常出現變動、統計力量比較薄弱等,基層政府要自上而下,重視農業統計工作。首先基層政府要建立健全制度體系,落實市和縣的政策,并且極力配合上級部門的工作,明確自身應承擔的責任和工作任務,實行專人專辦的制度,促進農業的全面發展。對農業統計的數量和信息要保持真實性和時效性,實行“下管一級、上下聯控”的原則。除此之外,要加強農業統計工作的獎懲制度的完善,進行培訓的同時建立考核工作機制,實行打分制度,以表揚激勵為主,啟發分數低的工作人員向分數高的工作人員學習。另外,落實好補助經費的分配、工作考核、評選職稱、獎罰制度等多項工作,提高基層統計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首先,為了強化農業統計信息數據的真實可靠性,基層領導和負責分管農業統計調查的人員要時刻提醒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同時基層領導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隨時準備好下鄉調研和抽樣調查,深入基層,走進農村,才能了解真實的農業情況,不能僅停留在監督管理的形式上。針對農村土地流轉,和土地承包以及家庭聯產等其他情況,農業統計人員更要了解清楚,調查過程中可以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樣本,從而有效反應整體情況。其次,政府部門要將農業統計的信息和數據建立共享機制,形成一個分工合理,信息共享的整體。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和協作,相互補充,相互協調,每年的關鍵數據可以形成明顯的對比。各政府部門之間加強工作業務的相互配合,做到信息共享,為促進農業統計工作的全部信息化轉型打下基礎。最后,各基層單位建立農業統計信息公示平臺,也可發布在公眾號上,通過各部門之間的相互協調,相互配合,實現農業統計的準確性和時效性。
通過對當前形勢下,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分析,了解到了我國農業統計工作目前的狀況。就目前而言,雖然我國科學技術已發展到了相對成熟的階段,但農業統計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復雜的問題。因此,相關部門和基層政府單位可以通過培養高素質的統計工作人員隊伍、建立考核機制并重視農業統計工作、建立統計數據共享機制等多項措施,來解決農業統計工作中的問題,是當前我國新形勢下的農業統計工作得到合理規范的管理,并且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