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坤
(甘肅省迭部生態建設管護中心,甘肅迭部 747401)
城市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得文明欣欣向榮。而這種人類文明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建立在損壞環境、亂砍濫伐、沒有節制地排放污染之上的。改革開放以來,重工業的發展使得很多地區的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特別是森林樹木資源尤其嚴重,不容樂觀。樹木數量的急劇減少,引起了環境問題的連鎖反應,例如沙漠化、水土流失、地基破壞等。森林樹木資源的保護成為我國環境維護的重要問題,森林樹木資源的安全問題也應該受到重視,在大部分情況下,森林樹木資源的破壞和減少都是火災所引起的,而大部分火災都是人為造成的。所以,需要做好森林樹木資源的防火相關工作,保護森林、維護生態系統的延續。
我國的人為種植與天然森林資源有著非常廣闊的面積,但由于對森林樹木資源的保護措施不到位,有著不同程度的資源損害。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國森林樹木資源的使用也不夠科學規范,大量浪費現象出現。不僅如此,林業資源的開發方面也不符合科學規范的需求,過量的森林樹木資源采集,造成了很多浪費,也很大程度上對生態環境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影響。我國很多林業加工產業相對落后,無法達到森林樹木合理深度開發,所生產的林業產品也只是一些簡單加工的初級產品,在消耗大量森林樹木資源的前提下,很難獲得與之相對應的經濟收益。這種情況對于林業產品加工的發展十分不利,如果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需要做好產業轉型的準備,對部分林業加工的初級生產企業進行淘汰,能在減少森林樹木資源浪費的情況下獲得最有效的經濟效益。
隨著林業加工企業發展,林業加工的種類也變得尤其繁多,林業加工產業鏈的擴張,為了保證產業原料的供給充足,這使得大量豐富的森林樹木資源被過度開發。這樣的做法會嚴重破壞我國森林樹木資源和生態系統的生態平衡。從長遠發展來看,如果森林資源逐漸減少,會導致氣候和環境的極端問題產生,更加會造成經濟的巨大損失。所以必須合理使用森林樹木資源,森林樹木資源是有限的,如果林業企業不控制開發,給生態平衡的破壞是不可逆轉的,所以需要制定合理的森林樹木資源開發方案,對每個森林區域進行調查分析,劃分能夠看開發不同程度的林業開發區。也可以通過法律手段與林業加工企業簽訂合理開發森林樹木資源的相關合同,并在簽訂后市級監管單位對林業加工企業進行有效監管工作,讓林業企業加工的過程中有節制地開發森林樹木資源,使經濟發展的同時,生態環境能夠得到良好的保護。
森林樹木資源的保護,僅靠政府與林業加工企業的努力是不夠的,更加需要民眾每一個人能夠意識到森林保護意識。目前來看,我國的森林樹木資源的保護教育方案是不夠全面的,很多人認為只要不砍伐樹木,就能夠保護森林樹木資源,但當前時代,對森林樹木資源的劃分范疇已經遠遠超過了民眾的認知。在森林樹木組建的生態環境中生活的動物和植物也是森林樹木資源的一部分,森林樹木資源的保護教育方面應該將其概括進去,提高民眾保護森林樹木資源的意識。
森林樹木資源的密度一般來說十分密集,如果部分樹木染上疾病或是害蟲等災害,就會在整個森林生態中快速蔓延。如果對疾病或害蟲現象的出現發現的不夠不及時,或是后期的治理措施不到位,都會造成森林樹木的大量死亡或是樹木亞健康狀態發育,最終都會影響森林的整體生態系統和我國的經濟效益。所以,森林資源保護中要有效對疾病或是害蟲進行防護和治理,措施的合理性更加是重中之重。應分析害蟲出現季節性規律,以及分析常見害蟲種類等,提前采取物理、生物和化學等不同層次的手段進行預防,提前將引發災害的因素消除。
而綜合治理手段中也要盡可能減少污染的產生,在綜合治理過程中也要經盡可能控制危害的發生,在綜合治理時盡量少使用生化措施,并把生態與化學綜合治理措施加以整合交叉應用,取得良好治理成效,同時達到維護森林和增加經濟效果的目標。林木經營中也應保護好生活其中的野生動物,以創建優秀的自然環境,并盡量減少外界條件與人為因素對其生態系統管理的影響和損害,以實現自然環境中動植物類型的生物多樣性,從而增強林木生態系統管理的自我調節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重視對森林樹木的護理,依照規范要求對有病害的樹枝進行及時修剪處理,并將其運到森林生態環境以外進行處理,以防止害蟲潛伏,引起不可控的災害。
森林樹木資源火災的發生繁多,在很多情況下,火災會對森林樹木資源會造成十分嚴重的破壞。在大多數時候,森林火災的頻繁發生都是由于人們缺乏防火意識,沒有設置防火措施。在夏季時,森林樹木資源發生火災的概率十分高。在火災中,既有自然原因引起的火災,也有著人為造成的火災發生。為了避免森林火災的發生以及巨大損失,我們需要加強宣傳工作,從多方面引起人們對防火的關注。如嚴格禁止攜帶火種以及易燃物品進入森林,配備工作人員和專業檢查火種工具,嚴格檢查進山民眾是否攜帶火種以及易燃物品。此外,還可以通過數字技術等科技手段來探測可能會發生火災地的森林,減少火災發生的可能風險。其次通過加大防火知識的宣傳力度,讓民眾協助政府完成森林防火工作,減少森林發生火災的概率。
為了防止森林生態系統中火災的發生,需要避免外來火災的發生,對其可能發生的原因進行嚴格清查。根據前期調研可得知,我國外來火災發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為導致。例如,煙頭的處理不當,很有可能造成嚴重的森林火災發生。所以我們對外火種進行檢查是非常關鍵的。在夏季,很多家庭或小型團體喜歡組織露天燒烤聚會,但露天燒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誘發森林火災頻發的重要因素。因為在森林中易燃樹木非常多,一旦發生火災,其蔓延速度之快是無法在短時間內撲滅的。而當消防部門得知人為火災發生,趕來救援時,火勢已經變得難以控制。所以要嚴格禁止在森林或是其他生態系統里進行露天燒烤、抽煙等能夠誘發外來火災的行為,掐斷森林人為火災的發生根源。
雖然采取了各種措施來防火,但事實上,森林火災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們要做好準備,一旦火災發生,一定要在最短時間內多下功夫,防止火勢蔓延,造成進一步損失。這樣,就應該建立一個完整的消防系統。該制度應詳細規定各種情況下的火災應對措施,并在林區建設相應的火災處理基礎設施。即使真的發生火災,可以在第一時間消除火源,整個森林也不會受到影響。
森林出現火災所導致的危害性巨大,對經濟效應和生態系統都會造成嚴重損害,而且大火的爆發也很可能導致身在現場救援中的人員傷亡,所以消防管控的制度框架也必須全面完善。對森林保護有關單位,以及森林樹木市場的經營者必須進行森林人為失火法律法規教育,并要擴大傳播范圍,采取多渠道開展傳播活動,讓其他群眾也可以了解到亂砍濫伐森林以及人為失火的嚴重性,同時通過傳播活動提高了民眾的林木安全意識,并且自覺遵守森林消防法律法規,不攜帶火源和易燃物品進入森林。森林大火的發生具有突發性和隨機性,必須加強有關部門頻繁巡防,根據可能發生的火勢范圍,進行緊急處置,以保證發生森林大火時可以有效管控好火勢范圍,防止火勢蔓延到周圍山林區域造成更大損失。
森林樹木資源是生態系統中非常重要的資源,其生態系統的協調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國家的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目前,對于森林樹木資源的保護在某些方面采取的措施還不夠完善,需要采取更加完善的措施,提升管控力度,及時、合理地將問題加以解決。注重森林生態系統完善發展的當下,一定要加強對森林樹木資源的保護,要在強化森林保護措施和防范管理的同時制定相應的防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