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玉翠
吉林省通化市輝南縣鄉村振興服務中心,吉林輝南 135100
輝南縣養牛業歷史悠久,在傳統農業經濟時期,主要以飼養役用牛為主。改革開放以來,全縣肉牛業得到長足發展,由傳統家庭副業發展成為農業農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肉牛養殖品種、生長速度、牛肉品質、生產性能發生了質的飛越,產業素質持續增強。“十四五”時期,全省實施“秸稈變肉”暨千萬頭肉牛建設工程,良好的政策環境,推動全縣肉牛產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期。
年初以來,盡管受新冠疫情、市場行情、犢牛成活率低等不利因素影響,全縣肉牛養殖仍保持良好勢頭,肉牛生產三項指標均實現正增長。2022年1~8月份,全縣肉牛發展34 837頭。其中,存欄25 215頭,出欄9 622頭。同比分別增長5.7%、5%、7.7%;全縣能繁母牛存欄16 328頭,占總存欄比重64.7%,同比增長12.5%。目前,全縣肉牛養殖主體3 500余戶,規模養牛場10個。肉牛存欄3 000頭以上的鄉鎮2個,肉牛存欄300頭以上的村13個,其中,列入全省500頭以上養牛大村7個。全縣肉牛養殖品種主要為西門塔爾改良牛,全縣肉牛繁殖改良服務站點33個,縣級肉牛屠宰點1個。
“十四五”“十五五”時期,全縣主推肉牛產業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堅持“小規模、大群體、多層次”與大型肉牛全產業鏈企業相結合的原則,精準扶持中小養殖場戶,大力推進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整縣發展養牛大戶、大場、大村,培育養牛大鎮,著力打造優質基礎母牛繁育基地、優質育肥牛生產基地、優質肉牛產銷集散基地、優質肉牛產品加工基地。
輝南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和支持肉牛產業發展,積極發揮養殖業在鄉村振興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中的中軸作用。縣政府成立畜牧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和肉牛養殖攻堅行動推進專班,由縣長任組長,完善工作推進和落實機制。3月份,主管副縣長帶領農業局、輝南鎮、杉松崗鎮相關人員前往伊通、柳河考察肉牛養殖及交易市場情況,研究重點項目,實施肉牛百日攻堅。農業局形成肉牛產業調研報告,梳理出破解制約全縣肉牛產業規模發展瓶頸問題的途徑和辦法,呈報縣政府進行專題研究。2022年5月份,縣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輝南縣支持肉牛產業發展十三條政策措施》,對省市獎補政策進行補充。“十四五”期間該縣每年列資200萬元,用于引導肉牛產業發展。
一是暢通資金渠道,有效破解肉牛規模發展的資金瓶頸問題。縣域內吉林銀行、郵儲銀行、農業銀行、農商銀行、榆樹村鎮銀行5家銀行推出多種金融產品助力全縣肉牛發展,郵儲銀行又推出黃牛養殖創業貼息貸款每戶5萬元。2022年1~8月份,已發放肉牛養殖貸款3 113.42萬元;二是創新養殖保險,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肉牛養殖風險。縣財政列支50萬元用于肉牛養殖政策性保險。對參保并進行活體抵押貸款的肉牛,每頭給予120元的智能化監管費用補貼。全縣安華、人保、中華3家保險公司參與肉牛養殖政策性保險。同時,中華保險額外開通了投毒險,有效降低肉牛養殖中人為投毒造成死亡的風險,深受養牛戶歡迎;三是做好用地謀劃,有效解決了養牛用地問題。結合國土空間規劃,全縣有7個鄉鎮謀劃畜禽養殖用地12個,總計65.914公頃。
全縣成立12個線上肉牛養殖培訓工作群,有1 361個養殖戶(場)入群。由縣畜牧總站、縣飼料站負責線上肉牛養殖、秸稈飼料化政策宣傳以及肉牛養殖技術、秸稈精細化加工、秸稈青黃貯等技術指導。召開《輝南縣肉牛養殖政策宣講培訓班》,相關科室、站所工作人員進行了政策解讀。發放《吉林省肉牛規模化養殖設施設備配套技術規范指南》《秸稈生物飼料生產制作手冊》《青貯飼料生產技術手冊》500冊,全縣10頭以上肉牛養殖戶參加并且進行了經驗交流。召開《肉牛養殖政銀保企對接會》,為養殖戶提供金融產品服務。線上線下推廣普及肉牛養殖、秸稈飼料化技術,累計培訓35 000余人次。同時,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及養殖消殺工作。
該縣深度探索加快肉牛產業發展有效途徑,采取“4+1”模式,著力打造四個基地,進一步提升全縣肉牛產業素質。“4+1模式”即:采取村黨支部領辦模式、托牛所模式、專項債孵化器模式、扶持村集體領辦模式+組建獸醫服務團隊模式,建設肉牛產業項目,實施技術保障并行。“四個基地”即:著力打造優質基礎母牛繁育基地、優質育肥牛生產基地、優質肉牛產銷集散基地、優質肉牛產品加工基地。
輝南鎮雙龍村由村黨支部領辦,成立雙龍村畜牧養殖專業合作社,由村民入股,示范建設優質基礎母牛繁育基地。目前,完成投資275萬元。其中:發展壯大扶持村集體經濟項目專項資金50萬元,占股22.3%;村民29戶165萬元,占股76.7%;政府借款10萬元,貸款50萬元。建成牛舍2棟1 120 m2,在建牛舍1棟510 m2,儲糞池210 m3,污水池150 m3。現存欄肉牛115頭,其中:母牛存欄61頭。該場參加肉牛保險45頭,肉牛養殖貸款50萬元。通過村黨支部領辦,統一建場,統一購牛,統一防疫,統一飼料,統一保險,帶著農民干,做給農民看,帶給農民新的經濟增長點,促進農民增收。該基地肉牛養殖收益,按所持股份分配。
慶陽鎮中央堡村黨支部領辦,與永慶村采取兩村合作方式,成立輝南縣茂盛肉牛養殖合作社,建設茂盛肉牛養殖牧業小區,合作社成員與村集體共同投資入股,每股為2.5萬元,每股分成(利潤)2 500元。目前,中央堡村、永慶村兩個村集體共60股,合作社共9個成員入股,每個成員1股。項目按照“黨支部+小區+農戶”的經營發展模式,實行托養、繁育、育肥于一體,堅持以服務村民、促進村集體增收為宗旨,建立完善了內部管理制度和運行管理機制,保證新經濟組織的快速、健康發展。項目總投資200萬元,資金來源為發展壯大扶持村集體經濟項目專項資金和村民投資入股,經營模式為自繁自育+托管。占地面積4 500 m2,由辦公區、牛舍、運動場、飼料間、糞便處理區等組成。年可存欄肉牛200頭。現已完成投資150萬元,在中央堡村改建牛舍兩棟共1 500 m2,完善糞污設施1 300 m3。目前,已存欄能繁母牛50頭。兩個村養牛戶可在托牛所寄養,每個月每頭牛托養費500元,犢牛4月齡之前不收費。散養戶退村入區,有效解決糞污污染問題。
利用村集體經濟扶持資金,對有意愿的村,每個村投資50萬元,用于發展肉牛產業,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拉動肉牛產業發展。全縣已有8個村總投資400萬元建設肉牛產業項目。同時,我縣鄉村振興資金也參與到肉牛產業項目中,樓街鄉投入鄉村振興資金400萬元,建設肉牛產業項目。
杉松崗鎮原是煤炭產區,利用資源轉型期,打造牧業小鎮。利用專項債,包裝鄉村振興融合示范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作為孵化器,打造肉牛全產業鏈。計劃總投資3.8億元,爭取專項債資金3億元,今年申請專項債8 000萬元。總占地145 375 m2,總建筑面積127 100 m2,計劃建設肉牛育肥場、屠宰廠,以及冷鏈物流基礎設施。目前,可研批復已完成,融資平衡方案及事前績效評估已編制完成;正在進行初設批復,同步對擬選地塊進行地址災害評估和選址論證,推進土地、環評等前期手續。已與中能中投公司洽談,謀劃深度合作。
目前,全縣現有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動物衛生監督所、畜牧總站、飼料管理站、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5個縣直畜牧業服務機構,有技術人員75人,全縣11個鄉鎮技術人員65人。為適應肉牛產業發展需求,切實發揮基層退休(即將退休)人員優勢作用,全縣遴選12名資深退休(即將退休)獸醫人員,組建肉牛產業發展服務團隊,集中優勢技術力量,保障肉牛產業健康發展。
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前提,要將發展肉牛經濟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繼續推動全縣肉牛產業又好又快發展。一是推進肉牛養殖專項債項目。杉松崗鎮鄉村振興融合示范產業園力爭年內完成一期建設工程,最大限度發揮專項債券資金作用,引領全縣肉牛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二是推進肉牛交易市場建設。已選址定在輝南鎮鐵路貨物處,占地25 800 m2,激活肉牛流通環節,繁榮肉牛產業經濟;三是推進集體經濟扶持項目建設。加快項目建設進程,切實發揮好集體經濟扶持資金以及鄉村振興資金的作用,振興發展肉牛產業;四是推進肉牛養殖保險、貸款、政策宣傳工作。整縣推進肉牛養殖保險、貸款工作,推動肉牛政策性保險擴面,不斷為牛業經濟發展注入金融動能,有效降低肉牛養殖風險,切實解決肉牛規模發展資金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