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喜冬,岳云龍
1.圖們市石峴鎮綜合服務中心,吉林圖們 133100;2.圖們市農業農村局,吉林圖們 133100
隨著養殖技術的提高,豬場寄生蟲病的發生概率在逐步減少,但是在部分養殖場也時有發生,需要及時了解和掌握規模化養豬場的寄生蟲病狀況,才能采取針對性的防治技術,保證生豬生產的健康運行,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寄生蟲分體內、體外寄生兩類。前者會有腎線蟲、鞭蟲等,它們會和豬不斷爭奪各種營養成分,且它們在體內的發育,也容易使得豬面臨生理組織被破壞的情況,導致豬的組織結構變得異常,它們會破壞豬的消化道,帶來腸穿孔等問題,使豬的造血功能出現障礙,也會影響到豬的消化酶實際分泌,影響豬的生產性能。而后者會有虱、螨等等,其中螨蟲屬于危害豬生產的一種寄生蟲,在豬被感染后,會有身體瘙癢的狀況,豬頻繁地扭動來摩擦解癢,降低飼料報酬,影響豬正常的生長速度。豬感染螨蟲后,會因摩擦解癢使其皮膚出血和紅腫,然后感染一些其他疾病,為養殖帶來損失。
此類寄生蟲會對6月齡以下的豬帶來危害。在疾病初期,其癥狀往往不明顯,病豬會有眼睛暗黃、生長緩慢等狀況,一些寄生蟲會出現在影響豬神經的位置,使得豬有神經癥狀,在行動中突然昏迷,在醒來后卻正常沒有癥狀。一些寄生蟲會使豬有呼吸系統問題,呼吸短促、咳嗽。而在豬的腸道中,主要有蛔蟲這類寄生蟲,它們在豬胃腸道的內膜中寄生,使得腸道降低吸收營養物質的面積。而蛔蟲生長會和豬競爭各種營養,吸收食物,使得豬營養不良。此外,肝吸蟲實際生命活動會對豬有較大傷害,其幼蟲可以移動,它們強行在豬體內移動,便會形成一些蟲道,讓豬體組織出現永久性的壞死狀況,尤其在肝臟中,蟲道會導致肝臟的壞死變性,降低肝的免疫力,使得豬出現疾病的概率更高。
此類寄生蟲以疥螨等更為常見,它們會嚴重危害到豬,使得豬的飼料轉化率降低,發育不良,實際生長比較緩慢。所以,對豬群做好寄生蟲驅蟲非常重要,這屬于提升養殖效益的關鍵措施。以豬疥螨為例,它會導致豬有瘙癢癥狀,而此類癥狀會使豬的身體出現不適,其采食能力降低,生長受阻,且食欲降低,提高養殖成本。此類疥螨會首先在豬體表及地面有較多接觸的腹部位置出現,首先豬會出現紅疹,然后會逐步形成皺褶和龜裂的狀況。
在養豬場內,飼養的環境較為適宜,豬群需要集中來進行飼養,受外界的多類不良因素影響,寄生蟲會快速地繁殖,并且直接傳播,最后導致全群感染。而在豬群免疫力偏低時,豬群內也容易發生寄生蟲病的交叉感染狀況。而在寄生蟲病、病毒疫病等混合感染下,病原體會變得多元化,豬的病情也更為復雜,導致豬的死亡率、發病率會更高,增加養殖的損失。
在養豬場內,以往寄生蟲病往往在夏秋季出現,季節性較為明顯。但在規模化的養殖后,養豬場內的豬群有著較大的飼養密度,豬舍的溫濕度比較穩定,假如飼養環境再受到污染,尿水、糞污等物沒有及時處理,寄生蟲便會在豬舍進行繁殖,并且直接傳播,導致養豬場內四季中都易發寄生蟲病。
當豬感染了寄生蟲后,體內會有寄生蟲的幼蟲和蟲卵,它們會隨著豬的糞便排出,在適宜的環境下,它們會發育成有感染性的幼蟲。若它們污染飲水和飼料后,則豬群內容易出現寄生蟲的重復感染。為此,要每日清掃豬舍,將尿水、糞污清除,將它們運向和豬舍有距離的場地來集中堆積,再通過糞便堆肥等方式,無害化處理糞便,實現資源利用,讓寄生蟲的幼蟲、蟲卵被消滅。
嘗試多點式、分段地隔離飼養,保障“全進全出”,消滅傳染源,避免交叉感染;在母豬分娩前15天,用伊維菌素做好驅蟲,在臨產前4天,用溫水為母豬清洗全身,用百菌消的稀釋液為母豬噴霧消毒,使其前往消毒后的產仔舍來待產;在母豬分娩之后,要清洗圈舍、產床,及時消毒;飼喂營養的飼料,讓豬飲用清潔、干凈的水,不喂變質、發霉的飼料;在豬舍中,墻壁、地面、豬欄等都要定期清掃,確保清潔干燥,清理糞尿積水,定期消毒;在淋浴且更換好衣帽鞋后,各人員才能前往豬舍,在工具使用之后要盡快清洗和消毒;在仔豬已經斷奶后,要為母豬、仔豬進行一次驅蟲。
在豬舍中,要每天清掃,將垃圾、糞尿等物及時去除,讓豬舍干凈干燥、通風有光照。在豬舍外,要將雜物、雜草徹底地鏟除,將積水坑洼盡快填平,讓排污和排水的系統保持暢通。還要對尿水、糞污做好無害化處理,讓中間宿主、吸血昆蟲等沒有繁衍的場所。而豬舍內可以每周消毒,豬舍外可以每月消毒。
在養豬場,應該每年進行兩次豬群寄生蟲檢測,掌握寄生蟲病具體危害程度、種類,便于通過針對性的驅蟲藥,將驅蟲有計劃地開展起來,避免寄生蟲在豬場內的流行。在獸醫臨床中,需要用糞便的沉淀法、直接涂片法等方式,對寄生蟲的幼蟲、蟲卵進行檢查。也可以嘗試IFA、ELISA等試驗進行檢測。上述檢測方式有更強的敏感性、高特異性,且使用方便、可靠快速。此外,也需要根據當地的寄生蟲流行狀況,制定驅蟲的可行程序,便于對寄生蟲病的有效控制,避免因此導致損失。應該建立生物防護的有效屏障,降低寄生蟲出現的概率。還應該自繁自養,若需引進豬時,需要在隔離期對其糞便等方面做好寄生蟲檢查。應該以驅蟲劑做好驅蟲,避免外源的寄生蟲出現在豬場中。而在豬場中,還要避免對其它動物進行飼養,將滅蟲、滅蠅等工作做好,降低中間宿主不斷攜帶各類寄生蟲進入豬場的概率。
在驅蟲藥的選擇上,要選廠家正規、質量標準、批準生產的,也要選高效、安全、低毒、殘留低、經濟的,避免對三無藥的選擇;在控制寄生蟲病時,種公豬要在每年的春秋季各進行一次驅蟲,后備的母豬要在配種之前的15 d進行一次驅蟲,母豬在產仔之后,且斷奶時要進行一次驅蟲,在仔豬已經斷奶后也要進行一次驅蟲,在仔豬前往肥育舍前進行一次驅蟲,肥育的中期也要驅蟲一次,且引進豬要在做隔離檢疫的時候做一次驅蟲等等。
在豬體內驅蟲時,可用藥物有伊維菌素、阿維菌素等。以伊維菌素為例,皮下一次注射劑量為0.3 mg/kg,也可以在8 d后再進行一次注射。它為預混劑時,要以合理比例加入飼料中,在拌勻后連續進行7 d飼喂。它能驅殺腎蟲、豬絲蟲、旋毛蟲等,有28 d的休藥期,不能給泌乳期的豬用。在豬體外的驅蟲時,可選雙甲脒、殺蟲脒等藥物。以雙甲脒為例,一般用它的油乳劑,濃度12.5%,要在豬的體表進行涂擦和噴灑,必要時在7 d后可以重復一次。它能殺滅虱、疥螨等的寄生蟲,有8 d的休藥期。而驅蟲藥往往存在毒副作用,在使用時一般無需將劑量加大,在大群豬驅蟲之前,需要做好安全試驗,對小部分的豬以治療藥物做好驅蟲,在證明藥物的有效、安全之后,再用其對大群豬做好驅蟲。
寄生蟲存在特異抗原、自身抗原,可以刺激豬的機體,使其出現保護性的一類免疫應答。在國外,已經出現抗寄生蟲的商用型疫苗,它們的使用能讓動物的寄生蟲病得以順利防治。雖然,豬寄生蟲病暫時無可用的疫苗,但在醫學技術的進步下,相信會有療效好的寄生蟲疫苗投入使用。
在豬場內,豬群需要由種豬進行發展,為此在控制寄生蟲病時,要重視控制種群內的寄生蟲病。種豬群需要由沒有寄生蟲的種群進行發展,在種豬購入時,要了解種豬場有沒有滿足疫控要求,豬群具體健康水平,有沒有嚴格地控制疾病,疾控措施有沒有被嚴格地落實等等。在種群出供種場之前,需要嚴格做好免疫,多做實驗室檢驗的各項目。在購入種豬后,要對其隔離觀察大概4周,以藥物對其驅蟲兩次。
在豬場選址中,要保障和其它的豬群互相遠離,對當地流行的疾病、地形等因素綜合考慮,然后選擇合理場地;要選背風向陽、地勢高、水源充足的地方,也要遠離公路、居民區等區域最少500 m,并遠離垃圾場、屠宰場等場所最少1 km;豬場還要嚴格地和生活區、生產區等分離,在豬場的設計中,豬場的生產區、大門的入口要設置消毒池,在生產區的門口,應該設置換鞋、更衣、消毒的位置;在獸醫室、消毒室等區域的設計中,它們要在下風處設置,嚴格分開出凈道和污道,避免出現交叉感染;而裝豬臺需要在生產區的圍墻之外進行設置。
豬寄生蟲病種類較多,給規模化的豬養殖帶來較大影響。在養豬場內,應該認真做好防治寄生蟲病的各項工作,確保養殖場的環境能夠衛生整潔,降低各種寄生蟲出現的概率,避免健康豬對寄生蟲的成蟲、蟲卵進行接觸,將發病率降到最低。此外,養豬場還要將驅蟲工作嚴格、定期地做好,利用有效驅蟲,對寄生蟲病做好控制,讓規模化的生豬養殖得以長遠發展,提高養殖的整體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