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鵬,石亞運
1.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淮高鎮農業農村局,江蘇淮安 223000;2.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丁集鎮農業農村局,江蘇淮安 223000
從當前生豬養殖逐漸向標準化、集約化、規?;姆较虬l展來講,隨著規?;i場養殖生豬規模的日益增加,豬場在養殖生產過程中,需要承擔的各種養殖風險也在隨之增加。為了獲得更高的養殖經濟效益,有的養殖戶在生豬生產的各個環節中,降低生產投入成本,往往導致不能按照科學規范的生產技術規程進行指導生產,由于飼養生豬數量多,生豬養殖生產過程中很容易出現很多被生產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忽視的問題,必須加以重視,確保規模養殖生豬企業的健康發展。
在實現規?;i場管理期間,首先需要做好豬場建設工作,做到設計合理、科學規劃,保證施工過程中的工程質量,不能偷工減料,這樣建成符合規模養殖需要的豬舍,才能為豬群的生存提供健康良好的環境。如果是剛建設好的豬場豬舍,不能立即進豬,必須要等墻體、地面水泥凝固結實之后,用酸性消毒液進行徹底消毒處理,檢測好環境指標,符合生豬養殖條件,然后才能再進豬。如果急于一時,早早地購進豬,但是初期建設階段水泥未能完全凝結或堿性太大,豬蹄就可能被腐蝕,導致豬蹄裂等相應的問題。在水泥用料問題上,要嚴格控制管理,不能選擇太滑的水泥,在地坪表面要進行毛糙處理,如果地坪表面做得太光滑,很有可能會導致豬站立困難。成年豬的重量較大,若站立不穩,出現劈腿現象,那么就可能導致出現摔傷、滑傷等問題。但是在水泥用料選擇的過程中,也不能做得太過于粗糙不平,這樣生豬行走過程中會扭傷關節,導致關節腫大等病癥出現。
一個成體系的生豬規模養殖場,在豬場建設初期階段,設計者通常會設置母豬舍和保育舍,這兩種豬舍的地面上方會使用漏縫地板,中間是排污的結構。排污結構會將生豬產出的污物,集中流到積污的主溝之中,然后再由主溝向外處理,清理到豬舍之外。但是在豬舍之中設計中間型穿越的排污溝,在清潔以及消毒管理階段相關工作未能有效落實。排污溝的清潔工作,基本上是通過每天定時沖刷而完成的,由于排污溝設置在漏板下,所以利用這種簡單的沖刷技術方法,不能將排污溝內的糞污有效清洗掉,排污溝就成為各種病原體集散的場所。這也是有些豬場出現傳染病后,長期不能根除,卻無法找到傳染源的原因,導致后期進行疫病防護管理出現諸多的困難。部分豬場為預防疫病,會定期進行豬舍的消毒處理,但是未能將規范化的管理工作落實到位,導致消毒藥品耗費大量的成本資金,但是最終的效果不理想,導致疫病預防控制管理的成本增加、效果降低。在排污溝污染問題處理期間,除去經常清潔與消毒管理工作之外,還需要完成徹底的消毒處理。在建設豬場的過程中,可以將豬舍地面做得有傾斜度,讓污物向低處流,把排污溝移動到豬舍的墻外,由此一來便能徹底解決漏板下排污溝消毒管理相關工作。
如果在豬場建設期間沒有設置料槽,尤其是在肥豬舍之中,飼養員在喂養的過程中,直接將飼料用鐵鏟撒入豬圈地面之上,豬在豬舍中是活動的,在投喂豬飼料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導致豬的背部和豬欄邊都是飼料,豬可能會互相舔食飼料,出現生豬打架咬傷現象,還把飼料踩踏到污物內。這種情形之下,不僅會導致飼料浪費的問題,而且殘留在地面上的飼料,如果不及時清理會導致發霉變質,如果被生豬吃掉,影響生豬健康,同時對生豬的生存環境造成污染,豬舍的衛生條件也得不到保障。
通常情況之下,投喂豬飼料要在陰涼干燥的環境之中,而且要保障豬飼料的保質期為2~3個月。飼料應避光保存,且通風良好。如果沒有現配現用,進行飼料用量的規劃,過期飼料繼續使用的情形常常會出現。由于飼料以及玉米等原料存儲環境不佳,可能會出現發霉變質的情形,因此要及時更換飼料,每天清理豬食槽以及豬舍地面,避免出現飼料剩余的情形。
如果在養殖管理期間,要使用濃縮料或預混料的大型豬場,在飼料配合處理期間,要搭配相應的玉米。如果是秋季的玉米,剛采摘的玉米水分含量相對較高,仍然按照飼料廠配比要求配置,就可能導致飼料營養不足的情形。尤其是豬飼料的能量不足,在后期豬群生長過程中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常見的反應是,新玉米配置于豬飼料之中,豬群整體的生長速度較為緩慢。為有效處理這一問題,在飼料配置之前,要提前進行玉米的晾曬或烘干處理,控制玉米中的水分含量。其次是根據季節變化,控制玉米的比例,適當增加飼料投喂量,或者將高能量的飼料加入豬飼料之中。
大型豬場使用規?;B殖的方式,更注重豬場的防疫與管理工作,豬場需要防疫的病毒種類相對較多。當然在疫苗使用或存放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疫苗種類過多且用量較大,在不同的豬生長期之中,不能有效地安排與管理,由此一來疫苗彼此之間就會相互影響,甚至會出現豬群免疫失敗或麻痹等情形。
大型豬場需要對疫苗需求量、種類進行精細化的統計與管理,避免出現進貨過多的情形。為有效控制疫苗超期的問題,如果疫苗臨近保質期,那么要集中進行管理,避免疫苗效用降低影響免疫效果。在疫苗保存管理的過程中,如果存放場所之中的供電不正常,或者沒有冰塊或發電機等應急措施,就可能會引起疫苗反復凍融的情形?;钜呙缗c滅活苗放置在一起,或者疫苗與食物同放于冰箱之中,疫苗受到紫外線的干擾,都會影響最終的防疫效果。
生豬養殖期間做好管理工作,可以更好地保證生豬健康生長,提升仔豬的成活率。但是在對當前規?;i場管理工作中的相關問題進行探究和分析時,卻發現大部分豬場在管理方面都存在有諸多漏洞和缺陷,其主要表現為管理模式薄弱,各項制度的實施效果不佳,缺乏科學合理的規范化制度,如消毒不嚴格、工作人員在豬場內隨意行走、沒有嚴格遵守防疫制度、進出豬場的車輛沒有按照規定要求消毒等等。針對這一類問題,場主不能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處理,那么生豬的養殖效果必將會大幅度降低,生豬的健康生長將會受到影響和干擾。在解決相關問題時,可以嘗試從以下方面著手:首先對于養殖場管理者來說,其需要正視豬場管理制度的重要性,要結合豬場當前生產經營發展現狀,完善現有的豬場管理制度,保證各項制度能夠有效地發揮效用。做好豬場養殖人員的培訓工作,保證他們對于各項規章制度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在日常工作中能夠嚴格遵守制度進行生豬養殖;其次,需要加強制度落實管理,保證各項與制度有關聯的措施落實到位,例如,豬場大門以及所有入口的位置必須要設立專業的消毒池,消毒液需要定期更換,所有進出的物品或者人都需要按照規定的要求進行消毒處理,這樣可以從源頭上杜絕生豬感染的問題,保證生豬更加健康地生長和發育,減少豬場內的病毒和細菌,為生豬的健康生長提供更加有效的保障;最后要保證各類免疫程序和免疫監測實施到位。生豬養殖過程中許多疫病可謂是防不勝防,即便養殖場制定了嚴密的管理制度,針對養殖期間可能會出現的各類疾病進行了預判,但是細菌以及病毒的來源途徑多種多樣,在養殖制度執行期間,如果某個環節出現問題,養殖的效果必將會受到影響和干擾。因此,為了更好地保證生豬養殖效果,減少各類疾病的發生率,就必須要保證生豬養殖期間,各項免疫程序與免疫監測實施到位。養豬場應當根據本養殖場豬群抗體監測結果以及當地的疫病流行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免疫程序,在對生豬進行免疫,注射各類免疫藥物時,也需要根據規定的要求操作,杜絕多頭生豬在免疫時使用同一針頭的情況,這樣不僅無法有效發揮免疫的效用,而且還有可能導致疫病在豬群內流行,嚴重降低了豬場管理質量,不利于生豬的健康發育和生長,必須要杜絕。
豬群健康管理也至關重要,這是提高豬場經濟效益的核心所在,對于部分規模比較小、資金并不是十分充裕的豬場來說,其普遍存在豬群健康管理措施落實不夠全面,豬群存在亞健康的問題。針對這一類問題,如果不能及時地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必將會導致豬場的經濟效益大幅度降低。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加強仔豬管理,提高仔豬成活率。仔豬是豬場的希望所在,仔豬越健康,成活率越高,那么豬場的經濟效益也就越高。仔豬管理過程中保育是至關重要的,保育工作實施到位,仔豬的免疫力比較強,其后期患病的概率將會大幅度減少,而要做好該項工作,在母豬分娩期間就必須要做好各項防疫消毒工作,安排專業人士為母豬接產。仔豬在成功分娩后,需要及時地為其清潔消毒,并且要第一時間安排仔豬吸食初乳,母豬的初乳中有充足的抗體,仔豬及時充分地吸食了母乳,可以獲得抗體,增強自身抗病能力,保證自身健康的生長發育;二是要做好分群工作。生豬養殖期間分群工作至關重要,分群不當的情況下,生豬容易出現打架斗毆以及搶食等現象,出現應激反應,所以說豬群的分群工作也需要落實好,做到公母、大小分開,控制好豬群密度,保證生豬健康生長。
總之,在豬場管理階段從建設豬場選擇場址開始,就要層層嚴格按照技術要求把關,要做好建設環境、飼料、疫苗等相關因素的集中管理,科學的制定并貫徹落實各項免疫程序,嚴格執行適合豬場的衛生清潔和消毒程序,階段性的飼料科學對待等,最大限度的避免因飼料營養不足或環境的消殺管理工作不到位,影響豬群健康生長的安全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