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凌宇
梅河口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吉林梅河口 135000
綿羊繁殖中采用高頻繁殖技術,實際上就是在養殖中通過有效手段與技術,比如陰道栓誘導發情,打破發情季節性限制,確保在每個時期都能發情。這種情況下綿羊繁殖周期相較于以前,將會顯著縮短,最終使每只綿羊在每年內繁殖效率提升。綿羊養殖實現高頻繁殖情況下,必定會朝著兩年三產、一年兩產、三年五產等發展,養殖效益會大幅提高。
綿羊繁殖中高頻繁殖技術實際應用,主要有四種體系,分別為一年兩產體系、兩年三產體系、三年四產體系、三年五產體系。
綿羊繁殖中高頻繁殖技術應用,可實現一年兩產,年繁殖率達90%以上。綿羊生產力與之前相比提高1倍,效益也會隨之提升,在40%以上。養殖經濟回報會更高,也能促進我國綿羊養殖業發展,使其更具規模性。一年兩產是高頻繁殖關鍵,需要在實際操作中做好母羊發情控制,除此之外還要重視早期妊娠檢查,確保沒有問題,并且要針對羔羊進行超早期斷奶。
綿羊繁殖中如果想要一年兩產,必須要嚴格遵守相關要求,提前制定繁殖計劃,以確保最終能夠實現一年兩產目標。實際操作中既要抓好飼養與管理,又要針對綿羊養殖加強疾病防治與做好保健工作,為綿羊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與繁殖環境。一年兩產有一定難度,屬于技術密集型,只有遵循標準程序展開,以及嚴格執行相關要求,還要確保每個環節技術水平過關,才能實現高頻繁殖目標。綿羊養殖中一年兩產要控制好時間,一般情況下第一產最好在12月,第二產控制在7月比較適合。
綿羊一年兩產需要加強營養保障與調控,對于綿羊發情配種而言,營養沒有直接的影響,但是卻對排卵率有比較大影響,同時也會影響產羔率,故而需要做好營養管控。相關研究中發現,母羊在配種之前體重增加,排卵率也會提高。一般情況下體重增加1 kg,排卵率最少提升2%。這種情況下母羊產羔率會提高,最少上升1.5%。對于母羊排卵來說,取決因素為膘情,而確保膘情達到一年兩產要求,關鍵在于營養調控。飼養中合理確定日糧方案,所供給的蛋白質與能量必須滿足要求,營養要達到規定水平。對于母羊體況一般,或者是體況較差的,可有效提高排卵率。在母羊配種前5~8天,飼料營養需要進一步提升。不過要特別強調的是,配種后日糧營養不宜過高,因為具有一定的導致胚胎死亡風險。營養水平低雖不會造成胚胎死亡,或者是影響非常小,但會使胚胎發育慢,故而一定要科學合理控制日糧營養,以能夠促進胚胎成活,以及有助于發育為主要依據和標準。
綿羊繁殖中要利用好公羊效應,確定好繁殖計劃之后,在不是繁殖期對母羊與公羊采取隔離措施,應確保母羊看不到公羊,聞不到氣味和聽不到叫聲。在計劃的配種期,將公羊混入到母羊之中,促使母羊發情。一般情況下經過24 d,需要配種的母羊基本上都會配種成功。此過程中排卵率與受胎率高,將會更好實現一年兩產。期間為了使母羊發情,還可選擇孕激素誘導,或者是增加公羊的比例,公羊數量是母羊五倍,以此提高受孕與配種成功率。另外養殖中要收集公羊尿液,將其噴向母羊群,操作中要以氧氣瓶為動力,控制好沖擊力度,防止母羊受到過度驚嚇,有利于同期發情率的提高,且能夠有效保障雙羔率。綿羊繁殖一年兩產,在實際推進中需要對羔羊早期斷奶,這是因為哺乳母羊不會發情和排卵,如果斷奶過遲會影響再次受孕。
綿羊高頻繁殖技術應用之中,可采用兩年三產的生產體系,最早在國外進行應用,當前依然在使用。兩年三產并非簡單事情,意味著母羊要在8個月生產1次,應提前做好計劃,包含配種計劃和產羔計劃。可計劃在5月份配種,這樣正好會在10月生產;然后將第二次配種安排在1月,母羊生產將會在6月完成;緊接著在9月配種,母羊將會在第二年的2月生產。
兩年三產要均衡進行,在實際操作中需要合理間隔與分組,采取8個月產羔間隔的方式,堅持錯開的原則。可分為4個組,保證2個月生產1次,實現高頻繁殖與生產。期間需要考慮妊娠時效的狀況,假如第一組有這種狀況,可對母羊在2個月后重新配種。采用兩年三產生產體系,繁殖與生產率會提高,與過去綿羊一年一產相比提高40%。兩年三產繁殖生產體系之中,最為重要技術為發情調控,并要做好多胎處理,也要科學合理進行早期斷奶的要求,此外還應在該過程中提高育肥技術。
針對綿羊繁殖采用高頻繁殖技術,可選擇三年四產生產體系。在提前制定繁殖計劃之中,應當以9個月為間隔,具有一定的適用性,一般適合用于多胎母羊繁殖之中。通常情況下在母羊生產以后,應當在4個月的時候再次進行配種,后面配種要在生產后第3個月展開。
養殖中所有母羊生產,間隔將會是6、9個月。期間既要科學制定繁殖與生產計劃,又要做好喂養管理,確保營養供應充足與合理,同時還要做好發情配種、早期斷奶等管理。
綿羊高頻繁殖可選擇三年五產體系,能夠促進全年產羔。這種產羔體系需要將羊群分組,一般情況要分為三組。第一組母羊在第一期生產,然后在第二期對其進行配種,第四期生產,第五期繼續配種。針對第二組母羊,將第二期確定為生產期,第三期對母羊配種,第五期母羊進行生產,然后在第一期繼續配種。母羊繁殖中針對第三組,第四期配種和第一期生產,第二期對母羊繼續進行配種。
三年五產模式下,母羊生產間隔為7個月,假如在生產中母羊產羔數量為1,那么一年內產羔為1.67只,還存在一種情況一胎生產2只羊羔,母羊一年可生產3.34只羊羔。三年五產與高頻繁殖模式相同,既要做好發情調控與妊娠檢查,還要將疾病防治、保健、飼養、管理等一體化,確保各個方面嚴格依照相關要求展開,為高頻繁殖做好保障。
前面提到過,哺乳母羊不會發情,也不進行排卵,故而想要促進高頻繁殖,需要針對羔羊做好早期斷奶。操作中可選擇一周齡斷奶,合理選用代乳品,用水對其稀釋,一般情況下采取的是四倍稀釋方法。將稀釋后代乳品喂給羊羔,每天喂4次,喂食時間為3周。也可根據羊羔體重確定斷奶時間,比如重量達到5 kg斷奶,對斷奶羊羔喂食顆粒飼料,需要確保蛋白質含量為8%,也可在此過程中讓其采食青干草。羊羔斷奶期間比較脆弱,故而要確保代乳品營養齊全與充足,還要包含維生素與抗生素,保持飼養環境良好,以此促進早期順利斷奶,使母羊更好再次進行繁殖。
母羊產羔各個方面消耗大,在生產之后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對其采取優飼。根據高頻繁殖計劃,合理確定早期斷奶時間,在完成后針對母羊需制定好日糧方案,調控好營養水平。必須要確保日糧中充足的微量元素,還要包含蛋白質,這樣母羊體質會更好,各個方面快速恢復,膘情也會達到中等以上。有助于母羊排卵,還會使發情更加整齊,母羊配種成功概率會更高,而且能夠使產羔率提升。
高頻繁殖技術實際應用之中,為了讓母羊在生產后的一個月集中發情配種,可采取以下手段。首先要制作孕激素陰道海綿栓,確定好要使用的孕激素,通常可用氟孕酮,控制好量,提前準備海綿,利用酒精將其注入到海綿之中,在上面拴干凈的細線。采取埋植的方式,繁殖期為13 d,不在繁殖期則要埋14 d,還要針對母羊使用復方孕酮制劑,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在埋拴到期以后,在下午16;00撤掉,然后肌肉注射PMSG,根據母羊實際狀況確定量。40~72 h之內,對母羊進行輸精,次數為3次。這里要強調的是牽扯到陰道栓塞,在實際進行中需要嚴格執行殺菌規定,同時要做好消炎工作。對植物油殺菌主要是潤滑作用,也可以用醫用潤滑劑。還要控制好浸入,通常情況下浸入1/3就可以,這是因為如果太多將會出現栓脫落的情況。撤拴中一旦遇到出血,或者是母羊分泌物太多,需要依照要求使用生理鹽水沖洗。
高頻繁殖技術應用之中,一定要把握好技術要點。如果采取自然交配,需要針對母羊同期發情處理情況。自然交配有不足,主要體現在不能確定排卵時間,需要加強研究。高頻繁殖采用人工授精的方式,無法做到一個一個檢測排卵情況,雖然可讓公牛試情,不過存在效率低的問題。這種情況下可選擇好公羊品種,一般選用性欲旺盛的,比如白莎公羊,精子活力強,可以及時嗅聞,配種效果會更好。配種中公羊與母羊比例要合適,通常情況下可采取1:6或者是1:8比例。
綜上所述,綿羊繁殖具有自身特點,發情通常情況下在8~11月份,具有很強的季節性和周期性,導致繁殖效率非常低,每年只能生產一胎,嚴重影響養殖效益。高頻繁殖技術應用下,可使綿羊在一年四季任何時候都可發情配種,從而實現高頻繁殖。養殖中各種設施會得到最大化利用,還能控制養殖成本和提高經濟回報,有助于推動綿羊規模化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