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陜西永嘉信律師事務所 王曉星 陜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西長分公司 張東波
伴隨高速公路里程增加與大件運輸政策不斷推進,大件運輸在適應社會發展的同時,通行高速公路的頻次明顯增加,其中也包括具有違法屬性的大件運輸車輛,進而加重了高速企業對于違法大件運輸車輛的核查義務與責任,也因此需要在法律法規與技術標準層面的進一步完善。

高速公路路政執法人員對大件運輸車輛進行許可前的實質性審查。
梳理高速公路管理企業(以下簡稱“高速企業”)對于超限大件運輸車輛的法定義務,不僅有利于準確定位自身義務內容與邊界、提升高速公路管理水平、加強大件運輸車輛通行效率,減少爭議矛盾,更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保暢通、保安全、保穩定、促發展”決策部署要求、持續推進公路貨運重點領域達產增效和安全監管的有效舉措之一。對此,本文結合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就高速企業對超限大件運輸車輛的入口核查義務(以下簡稱“核查義務”)進行梳理和分析。
《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在收費公路上行駛的車輛不得超載。發現車輛超載時,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應當及時報告公安機關,由公安機關依法予以處理。”行政法規明文規定了高速企業具有發現超載的義務,按照對“超載”一詞的通常理解,“超限”內容也應包含其內,因此推定高速企業具有發現超限運輸車輛的義務。
《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提出,收費高速公路入口應當按照規定設置檢測設備,對貨運車輛進行檢測,不得放行違法超限運輸車輛駛入高速公路,對已在其他收費公路實行計重的車輛,當檢測設備發現存在違法超限運輸行為時,有權拒絕其通行。此外,《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規范高速公路入口治超工作的通知》(交辦公路〔2019〕29號)也作出“收費站合理布設入口稱重檢測設施(設備),安裝標志標識,設置電子抓拍等措施,引導貨車進入稱重檢測車道接受檢測”的要求。結合以上內容,可清晰歸納高速企業在超限運輸中的核查義務:一是在高速公路入口按照規定設置檢測設備;二是按照“貨車必檢,超限禁入”的要求,檢測貨運車輛;三是通過稱重檢測設備發現超限運輸車輛。
以“治理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條例”“公路條例”為關鍵詞,在2013年至2022年間,全國共13個省份檢索到有關條例信息。縱觀其規定內容,一是高速企業應對貨物運輸車輛裝載情況或運輸車輛進行核查;二是核查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與超限實際情況是否符合。簡單來說,高速企業的核查義務就是核查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與運輸車輛和貨物是否相符。
鏈接
部分地方性法規對高速公路管理企業核查持證超限大件運輸車輛義務的規定

鏈接
部門規章結合地方性法規得出的高路公司法定核查義務
一是采用稱重檢測設備對運輸車輛進行檢測;二是采用輪廓尺寸檢測設備對運輸車輛進行檢測,雖然沒有明文規定,但按照一般理解宜包含在內;三是核查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與超限實際情況是否符合(對于該項義務導致爭議較大,且造成行政檢查義務與高速企業核查義務重疊交叉、邊界不清的情形,將在核查義務履行中的重難點分析中詳細分析)。
通過了解全國范圍內高速企業對持證通行大件車輛核查義務履行情況,基本分為兩種模式,一是高速企業自行核查,未發現違法行為的可放行,發現違法行為的無需通知交通綜合執法機構,直接拒絕其通行即可;二是高速企業就一類、二類持證大件運輸車自行核查,將三類持證大件運輸車交由交通綜合執法單位予以核查。
系統業務流程 《高速公路稱重檢測業務規范和技術要求》規定的入口稱重檢測流程:入口檢測數據包括入口稱重檢測數據和入口稱重圖像數據,其中入口稱重檢測數據包括檢測時間、收費站名稱、稱重檢測設備編號、車輛號牌、車型、車貨總質量、最大允許總質量、超限量、超限超載率、車輛軸數、是否為大件運輸車輛、是否準予通行等,已選配車輛外廓尺寸自動檢測設備的,還應包括車貨總長度、總高度、總寬度數據;入口稱重圖像數據包括車輛正面照、尾部照、側面照3張檢測照片和長度不少于5秒的視頻記錄等。
《交通運輸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大件運輸管理服務工作的通知》(交辦公路函〔2022〕160號)規定:對經審查及核查符合要求的大件運輸申請,要及時準予許可并頒發《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配合跨省系統部級平臺將許可名單,即《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信息(含準確的入口、出口收費站名稱和編號)推送至高速公路聯網收費系統部級平臺,由其轉發至收費系統升級平臺;指導收費系統省級平臺負責下載許可名單,并實時精準下發至對應的高速公路入、出口收費站。許可名單從發證到下發至收費站時間,原則上不得超過2小時。
人工查詢流程 主要以人工掃描《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以下簡稱《通行證》)二維碼獲取有關信息,按照信息內容比對現場車貨實物及護送車輛情況為主,對未安裝外廓尺寸自動檢測設備的車輛,由人工實施尺寸測量工作。

某省高速企業的超限大件運輸車輛核查流程
車輛資料收集 收費站在對大件運輸車核查完畢后,所收集資料大致包括:大件運輸通行證,車輛載貨后幾何尺寸、軸載、軸荷分布、車貨總質量等資料。在核查須護送的大件運輸車輛后,還須留存護送方案及體現護送方案落實的相關資料。
反對觀點認為對大件運輸車輛的核查屬于行政監督行為,高速企業作為民事主體,不具備行政職能,自然不能實施所謂的核查。而支持觀點是基于安全生產的視角俯視其超限運輸的行為,其大件運輸通行高速公路的目的是在特別許可的前提下,與高速企業達成高速公路通行服務合同關系,高速企業必然要對締約特別合同的安全性有所考量,可以在有限范圍內核查合同相對方是否屬于經許可后的可控風險。回到現實當中,筆者認為目前大多數高速企業對一、二類持證大件運輸車輛的入口核查,并不超出法律法規所賦予的義務,但是須制定有關技術標準及實施細則,以明確實施行為的內容及邊界,避免出現“社會大眾認知屬于絕對標準,而高速企業認知屬于相對標準”的問題。

大件運輸車輛持《超限運輸車輛通行證》在高速公路入口進行稱重檢測。
大件運輸車輛從許可到持證通行過程中,須經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公路管理機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交通綜合執法機構、高速企業等多個部門或單位配合協作,溝通協調工作繁瑣復雜,涉及面廣。以大件運輸護送車輛到達收費站通行為例,就要涉及超限許可部門數據傳送、系統平臺數據推送、交通綜合執法機構現場核查、高速企業設施設備保障、預通行高速路面暢通情況反饋等多方配合協作。任一流程環節稍有差池,就會造成大件運輸車輛許可延誤或導致通行時間延長、成本增加。筆者認為,“一路多方”聯勤聯動是實踐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系統工作,其核查義務可充分依托信息網絡的便捷性,以程序軟件將整個許可流程串聯起來,一方面達到信息傳送的準確、高效、全面,另一方面可以使流程規定精細化、規范化,保障多部門快速、高效、暢通銜接。
撤銷省界收費站后,我國高速公路“一張網”時代正式到來,作為大件運輸車的特許政策也應保持同步。經了解,大件運輸車輛入口核查工作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一是查驗流程不統一,有的省份制定了規范流程、有的省份按照約定俗成進行,導致大件運輸車輛入口核查程序不盡相同,問題頻出,飽受大件運輸企業詬病。二是“跨省大件審批”程序中護送方案查驗不便,例如,程序中可直接看到車輛信息與照片,但“護送方案”卻不能直接觀看,須進行轉換且利用專用軟件查看,流程復雜耗時較長。針對上述兩項問題,須從上層進行流程查驗的統一,優化“跨省大件審批”程序,以便更為直觀的查詢到護送信息。
隨著我國工業發展,專用作業車,特別是汽車起重機的噸位越來越大,55噸以上的汽車起重機越來越多。此類車輛證件齊全,但通行高速公路時卻因無政策規定,導致收費站不知如何放行,有些省份按照行駛證標定噸位放行,有些省份則對車輛總質量超過55噸且單軸不超13噸的此類專用車輛歸于大件運輸行列,作超限許可。政策不統一,導致專用作業車從A省可以駛入高速公路,從B省卻因超限無法駛入,或從A省駛入高速公路,當在B省駛出時,又因總質量問題產生爭議。在全國“一張網”的整體格局下,同類車輛處置方式的不同,給車輛入口通行工作帶來一定困惑。因此,由區域化政策造成的問題急需解決。
鏈接
G1589-2016對于專用作業車的規定

大件運輸車輛自行護送的實施,是推進貨運行業“降本增效”優化營商環境的有力舉措,從實施情況來看,也超出了預期成效。筆者通過了解獲知,自行護送車輛在入口核查時,出現較多的問題包括:一是大件運輸車輛的編組無要求,出現了大批車同一時間、同一路段通行,對高速公路通行能力產生集中影響,其風險與隱患不可控。二是護送的車輛樣式無要求,部分區域行政機關允許社會車輛實施護送,因此造成高速公路上社會車輛在大件運輸車輛后龜速慢行,造成路上擁堵。三是對于護送對象無數量要求,一輛護送車輛護送多輛大件車輛的情況時有發生。
2019年,中國水利電力物資流通協會《道路大件運輸護送規范》團體標準對大件護送車輛的配置要求為:每批次護送的道路大件運輸專用車輛不得超過3輛,每次護送應配備兩名(含)以上道路大件運輸人員。中國公路學會2020年發布的《公路大件運輸護送技術要求》團體標準對大件護送車輛的編組要求為:行駛在一級公路和高速公路上,大件運輸車輛的總長度在30米以下,或寬度在4米以下,或高度從地面算起在4.7米以下,或總質量在100噸以下的(均不含本數),凡符合其中一項,路況好、交通環境簡單的道路按二組大件運輸車輛配備1輛護送車輛;路況不好、交通環境復雜、橋隧多的道路(百公里橋隧長度超過35%,以下相同)按一組大件運輸車輛配備1輛護送車輛。無論行駛何種等級的公路,大件運輸車輛的車貨總長度65米以上或運輸風電葉片長度超過75米,或寬度7米以上,高度5米以上,或車貨總質量200噸以上,凡符合其中一項,路況好、交通環境簡單的道路按照一組大件運輸車輛配備兩輛護送車輛,同時行駛的二組運輸規格、載質量相同大件車輛配備3輛護送車輛;路況不好、交通環境復雜、橋隧多的道路按每組大件運輸車輛必須配備3輛護送車輛,同時行駛的二組運輸規格、載質量相同大件運輸車輛配備5輛護送車輛。每輛護送車輛應配備不少于兩名大件運輸護送人員(含駕駛員)。因此,筆者建議搭建高速企業核查實施系統時,行政機關應結合行業團體標準應盡快出臺自行護送的相關認定、執行標準,從根源上消除不可控的安全風險與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