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在建項目白南高速創新采用SLAM技術為處治大面積采空區工程提供技術方案,解決了國內首例高速公路穿越下伏不穩定石膏礦采空區難題。
采空區處治工程為白南高速公路關鍵控制性工程,線路全長1.28公里,設計空腔體積約20.8萬立方米,線路地質屬于“下部采空區+上部軟巖”的復雜“二元結構”,對處治效果的保障及后期沉降監測預警帶來挑戰,國內尚無成熟經驗可參考。為解決這一難題,白南高速建設者創建了以國內地質專家為班底的技術攻關小組,經反復比選試驗,首次采用SLAM技術。此前,SLAM技術一直運用于采礦行業。
據相關專家介紹,SLAM技術就是將一個機器人放入未知環境中的未知位置,機器人通過一邊移動一邊逐步描繪出該環境的完全地圖。而所謂完全地圖,是指不受障礙行進到空間可進入的每個角落。完成的這個過程就是SLAM技術測圖,同時通過測圖對自身進行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