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耀良 賈勇
《大江南北》常熟聯絡站的王文洪同志,于2022年2月9日10時許逝世,享年88周歲。噩耗傳來,不禁令人扼腕嘆息!這位讓人敬佩的長者離世,我們的發行員隊伍少了一位踏實肯干的好戰友。
王文洪是位有著50年黨齡的老黨員,1950年3月9日入伍,在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學習,畢業后任長春航空大隊地勤教員,復員后在常熟汽車站工作至1989年退休。現在王老駕鶴西去,但當年與王老閑聊時的情景又浮現在我們眼前,他對加入《大江南北》聯絡站的情況一直記憶猶新。他說:“1998年的一天,朱英同志叫我去開會。因為朱英是常熟當地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英雄人物,為蘇常太地區的民族解放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我久仰大名,但我們素未謀面,叫我去是有什么事呢?見到朱老時,才知道是為了《大江南北》的發行工作。朱老說:我們過去打仗是打江山,靠的是槍;現在發行《大江南北》也是在打仗,打的是保江山的仗,每征訂1份,就意味著占領了1個宣傳陣地。受到朱老的鼓舞,我欣然接受了在虞山鎮開展發行工作的任務,通過到一家家單位走訪,當年訂出了93份,此后逐年穩步增加。我也由朱英和原常熟黨史辦公室副主任黃忠作為介紹人,推薦加入了常熟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一邊宣傳發行《大江南北》,一邊建立宣講團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王文洪為傳承革命傳統、培育合格的下一代傾盡全力。2013年夏暮秋初的一天,我們又在常熟新四軍研究會遇到王老,當時他滿頭大汗,剛從外面回來。我們得知王老風雨無阻地跑遍了常熟地區所有的學校,推介《大江南北》雜志,心中非常感動,也被他的勁頭所感染。由于學校普遍偏重于升學率,對訂閱雜志興趣不高。王老也不氣餒,聯系了一些企業家,采取企業贈送一部分、學校自訂一部分的辦法推廣發行。在王老鍥而不舍的多次走訪努力下,當地學校開始逐漸接受《大江南北》并陸續訂閱。目前,常熟地區的絕大多數中小學校和幾所大專院校都做到了《大江南北》雜志的全覆蓋,每個班級都確保5份左右,這其中有學校自費訂閱的、企業贊助訂閱的,還有王老自己出資贈閱的。
王老說,社會主義事業需要合格的接班人,我們要特別注重學生的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特別注重革命傳統的傳承和發揚,我愿意為這項事業盡己所能。那一年,常熟地區的發行數已經達到了3000多份,但王老還不滿足,又聯系了碧溪新區的黨委書記。在書記的關心下,新區一家企業一次就為當地小學贈刊328份,這讓王老十分振奮。他說,看到領導的支持,看到《大江南北》在下一代成長過程中真正發揮了作用,覺得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自己的工作很有意義。王老還拿出一本訂戶清冊,這本全部手寫的清單上記載著近120家學校的訂閱情況和與學校相對應的捐贈企業的情況。這張清單不也記載著王老辛勤的汗水和灼熱的赤誠之心嗎?
作為常熟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革命傳統宣講團的宣講員,王老最多的時候一年要進行80多場宣講,多年來累計聽講人數達20多萬人次。他有意識地結合雜志的內容給學生講紅色故事,開展政治思想品德教育,讓學校對學用紅刊更加重視,常熟也由此涌現出了一批如唐市中學這樣的學用雜志特別突出的學校。近幾年來,常熟聯絡站的工作已有人接班,但王老不顧年事已高,還是不辭辛勞奔走在城鄉之間,每年征訂紅刊仍有800余份,也從來不計較報酬。有些單位執意給他的講課費和征訂紅刊的手續費,他也總是悄悄地用于訂閱雜志,贈送給這些中小學校。
王老堅定不移地宣傳學習和繼承新四軍的光榮傳統,體現了一個老共產黨員、退伍軍人的革命本色。他無私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我們這些晚輩需要去學習和傳承的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