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
肝臟是人體新陳代謝的重要器官,有解毒、代謝、分泌膽汁、造血、儲血和調節循環血量等功能。那該如何做才能保護好我們的肝功能呢?
體重過重會讓肝臟工作更辛苦,罹患脂肪肝的概率也會升高;對肝病患者來說,通過加強營養來修復肝損害是正確的,但應注意營養攝入均衡,食物種類多樣,否則不僅不利于康復,甚至可能誘發肝昏迷等嚴重并發癥。
“酒傷肝”已被醫學界所公認。90%的酒精要在肝臟內代謝,酒精可以使肝細胞的正常酶系統受到干擾破壞,直接損害肝細胞,使肝細胞壞死。
許多人認為只有喝白酒或酩酊大醉時才會對肝臟造成損害,這是不對的。事實上,只要喝了酒(無論什么酒、喝多少),都會對肝臟產生一定影響。而且酒喝得越多,酒齡越長,肝損害就越重。肝損害的程度還與酒的濃度、佐餐食物的多少、種類以及所患肝病的輕重等因素有關。如患有急性肝炎或慢性活動期肝炎的患者,即使少量飲酒,也會使病情反復或加重。
飲食合理,營養均衡有利于護肝。日常食物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要保持相應的比例,同時還要保持五味不偏,盡量少吃辛辣的菜。有的人為求速效減肥,三餐只吃水果,或者是采納“低糖飲食”——即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組合,這些都會增加肝臟負擔;還有的沒事就吃補品,殊不知滋補不當也會臟腑功能失調,危害健康。
此外,還要注意別喝生水,不生食蛤、蠔、貝類等海鮮,因為這類海產品容易受到甲型肝炎病毒的感染。
任何藥物都是雙刃劍,是藥三分毒。在藥物對人體的傷害中,肝臟受到的傷害最大,吃進體內的藥都必須經過肝臟解毒。因此,一定要小心用藥。
勿濫用激素、抗生素,還應避免自行服用藥物,尤其是多種藥物同時服用容易產生藥物交互作用,影響肝臟代謝。有肝病者就醫時,應告知醫師目前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以作為醫師處方時的參考。
乙型、丙型肝炎主要透過血液和體液傳染,避免不必要的輸血、打針、穿耳洞、刺青、和他人共享牙刷、刮胡刀等,以減少接觸可能受到血液污染的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