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河
臨床用藥,不同劑型的藥品,其用法也不盡相同,只有正確合理使用,才能確保藥品能發揮最大的藥物作用并取得最佳效果。以下介紹幾種特殊劑型藥物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項,以確保合理用藥。
1.緩釋、控釋與腸溶制劑緩釋制劑,指服藥后能在較長時間內持續緩慢釋放藥物,達到長效作用的制劑。控釋制劑,指藥物能在預定的時間內自動按預定的速度釋放,使血液濃度長時間恒定維持在有效濃度范圍以內,以達到藥物利用最大化的制劑。這兩類藥物在服用時一般應整片或整丸吞服,不得咀嚼或碾碎服用;服藥一般有固定時間,每天1~2次。
腸溶制劑即通過在藥物表面包裹一層特殊外衣,使藥物在胃內酸性環境中不被溶解,而到達腸道后在堿性腸液中才溶解釋放藥物。一些對胃黏膜有刺激性的、有效成分易被胃酸滅活的藥物常制備成腸溶片或膠囊。因此,服用腸溶制劑亦不能掰開、嚼碎。
2.口含片與舌下片口含片又稱含片,比如西瓜霜潤喉片等,具有局部消炎、殺菌、止痛等作用。口含片使用時應含在口腔中讓其慢慢溶解來發揮藥效,不要咀嚼。藥物溶解后一段時間內,不要吃東西或飲用任何液體。
舌下片則是由舌下黏膜直接吸收而發揮全身作用的片劑,如硝酸甘油舌下片。與口服藥物相比,這類藥物吸收更快、更徹底。服用時不能用舌頭在嘴中移動舌下片以加速其溶解,不要咀嚼或吞咽藥物;服用后至少5分鐘內不要喝水;藥物溶解過程中要保持安靜,不宜多說話。
3.分散片與泡騰片分散片是指在水中能迅速崩解并均勻分散的片劑,多用于難溶性藥物,常見分散片有阿奇霉素分散片、頭孢地尼分散片等。分散片放入水中可分散成均勻的混懸液,一般3分鐘內可完全崩解,適用于老人、小孩和有吞咽功能障礙的患者服用。分散片服用時,可加水分散后口服,也可將分散片含于口中吮吸。
泡騰片是指含有泡騰劑的片劑,多用于可溶性藥物,如阿司匹林泡騰片、維生素C泡騰片等。因片劑中含有泡騰劑,放入水中會產生大量氣泡(二氧化碳),并使其迅速崩解。泡騰片服用時應先將其溶于100~150 毫升涼開水或溫水后,待其完全溶解或氣泡消失后再口服。嚴禁將其直接含服或吞服,否則藥片進入咽喉處和食管,會大量吸收周圍的水分,產生二氧化碳,很容易導致窒息及食管黏膜損傷。
4.咀嚼片常用于維生素類、解熱藥和治療胃部疾病的藥物。服用時在口腔內宜充分咀嚼,咀嚼后可用少量溫開水送服。用于中和胃酸時,宜在餐后1~2小時服用。
5.軟膏劑、乳膏劑涂敷前應將皮膚清洗干凈,對有破損、潰爛、滲出的部位一般不要涂敷。涂敷部位有燒灼或瘙癢、發紅、腫脹、出疹等反應,應立即停藥,并將局部藥物洗凈。部分藥物,如尿素軟膏,涂后采用封包可顯著提高皮膚角質層的含水量,并增加藥物的吸收,可提高療效。涂敷后輕輕按摩也有提高療效的作用。
6.含漱劑含漱劑中的成分多為消毒防腐藥,含漱時不宜咽下或吞下。對幼兒及有惡心、嘔吐者不宜含漱。使用前按說明書的要求稀釋濃溶液。含漱后不宜馬上飲水和進食,以保持口腔內藥物濃度。
7.滴眼劑用藥前須清潔雙手。將頭部后仰,眼向上望,用食指輕輕將下眼瞼拉開成一鉤袋狀,將藥液從眼角側滴入眼袋內,一次滴1~2滴。滴藥時應距眼瞼2~3厘米,勿使滴管口觸及眼瞼或睫毛,以免污染。滴藥后輕輕閉眼1~2 分鐘,用藥棉或紙巾擦拭流溢在眼外的藥液,并用手指輕輕按壓眼內眥,以防藥液分流降低眼內局部藥物濃度及藥液經鼻淚管流入口腔而引起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