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泉
以智慧手段提升校園快遞服務水平——以浙江農林大學為例
夏 泉
[浙江農林大學]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作出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要論斷。目前,隨著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的高速發展,高校學生作為網絡消費的主力軍,使得校園快遞量顯著提高。大學生對快遞服務的要求也明顯變化。文章緊密結合浙江農林大學校園快遞的服務實際,對校園快遞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探索并提出校園快遞發展路徑,提升校園快遞的服務水平,為高校后勤發展提供參考。
高校后勤;校園快遞;智慧手段
校園快遞行業是高校后勤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高等教育事業蓬勃發展,高校“雙一流” 建設以及綠色校園建設、平安校園建設蒸蒸日上,對高校快速發展的快遞行業運營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校園快遞必須要依靠科技進步,積極引入新理念、新技術,促進傳統校園快遞向現代校園快遞轉型,必須要打造業務素質高、智能水平高、創新能力高的新型校園快遞體系,為高校后勤新一輪改革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自2012年開始,浙江農林大學校園快遞出現了初期的形式,各家快遞公司人員“亂擺亂派”“占道經營”等快遞亂象頻發,不僅給校園管理秩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且師生的快遞安全也得不到保障,取錯快遞等情況時有發生;為改善校園環境,2013年與申通、韻達等部分快遞公司實行合作駐點的模式,開始探索快遞初期的集中受理和統一管理,在一定程度上規范了快遞服務,提高了校園綜合管理的安全性。
為規范學校快遞服務,整合校內快遞資源,加強快遞安全監管,2016年暑期,浙江農林大學校園建設與公共管理處根據校園建設發展的總體規劃進行了快遞集中整合點的選址、審核和批準,成立了校園菜鳥驛站,并委托由學校后勤服務中心引入阿里巴巴菜鳥驛站平臺對我校快遞進行統一管理,要求所有快遞企業進校后須服從學校管理,且所有進校快遞必須進入菜鳥驛站。
浙江農林大學菜鳥驛站位于浙江農林大學東湖、衣錦校區生活區內。經營場地固定獨立,總體風格與校園文化和環境相協調,經營面積合計近1000平方米,功能區設置符合實際需要,包含有申通、韻達、順豐、EMS、圓通、中通、極兔、唯品會、京東、蘇寧、德邦等快遞服務商,交通便捷、取寄件方便,且人流量相對集中,服務師生數約1.6萬人。驛站日均派件量約為10000件 ,最高單日派件量為2.8萬件。
伴隨校園快遞統一管理的推行,學生宿舍周邊分布的“四通一達” 等小規模的快遞代理點逐一取締。由于校園資源的限制,不可能每個區域都設統一管理點,造成師生寄取快遞的不方便。
統一管理的校園快遞中心一般采用快遞先進行整理分類,然后進行編號,最后通過平臺發短信或電話通知收件人到指定地點取件。在取件的時候,快遞人員通過人工查驗身份信息,沒有嚴格按照流程查驗身份,容易造成象征性詢問,完成快遞的領取,快遞的領錯和丟失時有發生。
校園快遞的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快遞公司從業人員從思想觀念上沒有服務的意識,服務散漫,缺乏基本的服務用語,而且態度蠻橫。經常會出現快遞員和學生爭吵,或貨物丟失、貨物破損、快遞員和商家相互推諉責任的情況。
由于學生主要以學業為主,每天基本上都有課程,所以在取件時間上受到很大限制。大多數學生只能在中午或下午下課后領取快遞,所以在這個取件高峰期往往需要排很長時間隊領取。
送貨上門一直是校園快遞的軟肋,這一服務至今無法很好的解決,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學生數量巨大,實現送貨上門的配送阻力很大。二是學校出于對學生安全考慮,不允許外來人員進入宿舍樓。
近年來,浙江農林大學菜鳥驛站通過服務創新、設備添置、管理升級等手段,積極探索互聯網+的不斷延伸,一定程度解決了以上問題,得到了廣大師生和學校的高度認可。
1.智慧快遞探索延伸
自成立以來,浙江農林大學菜鳥驛站積極探索智慧手段的不斷升級,先后引入并推廣校園快遞服務高拍儀等新設備和新技術,逐步改變原有純人工取件模式,真正實現了輕松取件,秒級出庫,方便快捷。
2.線上服務全程開通
浙江農林大學菜鳥驛站設施設備齊全,快遞系統先進,實現了一鍵查詢各類收寄件,日常操作可視、可控;開通寄件線上下單,支持支付寶、微信等線上支付模式,滿足校園快遞服務對象的各項需求。
3. 24小時取件無時限
隨著無人便利店等的興起,浙江農林大學菜鳥驛站為方便師生取件開通了24小時全天候無時限取件服務。白天來不及取件的師生,即使在驛站服務時間結束后,仍可以通過刷門禁,全程暢通進入驛站拿到自己的快遞。
1.無人派送精準高速
取快遞是高校師生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由于浙江農林大學校區面積大,有的學生公寓離快遞站點比較遠,不方便,有的同學因為課程多沒有時間領取,也有的同學因為快遞重拿不動。浙江農林大學菜鳥驛站針對“送貨上門”的訴求,引進了快遞無人派送車“小蠻驢”,師生可通過手機預約,由無人車將快遞搬運到寢室樓門口,憑取件碼領取快遞。
2.自助寄件方便快捷
為更好地滿足廣大師生日常寄件需求,浙江農林大學菜鳥驛站引進自助寄件機,在各學生公寓大廳投入使用。寄件時,只需使用菜鳥裹裹APP、支付寶等相關軟件,掃描寄件柜二維碼,即可根據語音和交互屏提示進行簡單操作,寄件全程僅需1分鐘,并且每個寄件機都會提供專門的快遞包裝材料,方便包裹驗視,保障寄件安全。
1.對標找差,提高水平
2018年11月,為進一步落實《校園快遞站建設與服務規范》團體標準,更好服務師生,浙江農林大學菜鳥驛站還積極申報參評中國教育后勤協會新業態及快遞工作委員會主辦的“大學校園優秀快遞服務站”評選活動,通過對標找差,以評促建、以評改建的方式,提高菜鳥驛站的管理服務標準,最終經過各類材料收集申報、資料審核初選、專家現場答辯和勘查評審等環節,成功入選全國“大學校園優秀快遞服務站”單位,浙江農林大學菜鳥驛站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2.改造擴建,保障安全
隨著電商網購和快遞業的極速發展,為積極推進浙江農林大學快遞安全、智能、綠色、高質量發展,適應師生快遞量的不斷增長,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2020年對原有驛站實施了擴建升級,面積從原來的不到400平方增至近1000平方,快遞服務的各功能區域設置更加合理,并真正實現了出入口分離,使校園高峰取件更加有序,也為疫情常態化下快遞服務安全筑牢了安全線。
3.管理服務,生態綠色
浙江農林大學菜鳥驛站裝修總體風格與校園文化和環境相協調,功能布局優化,資源利用合理,且收寄件過程中倡導綠色環保理念,推行電子面單,包裝物循環利用,與學校生態性大學的建設目標實現了有機統一。
為幫助部分家庭相對困難的學生,浙江農林大學菜鳥驛站積極拓寬助學渠道,通過組建“快遞小哥”隊伍,以實踐兼職為抓手,培育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勞動意識。
新時代背景下,高校的服務必須堅持以生為本、育人為先的服務理念;堅持依靠科技、智慧先行的創新理念。高校后勤的工作宗旨是滿足師生日益增長的校園生活需要,也是承擔學校育人的重要陣地,校園快遞的服務與規范都必須以保障師生生活,滿足師生個性化需求為先。作為青年學生聚集的場所,校園快遞更要抓住機遇,堅持創新、依靠科技的進步,走在智慧生活的前列,這樣才能為高校后勤事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1]李熠.談校園快遞“最后一公里”服務的規范發展[J].高校后勤研究,2019(06):9-11.
(責任編輯:趙鵬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