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苗
“項目思政”在大學“課程思政”中的應用與實踐——以山西工商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為例
田 苗
[山西工商學院]
山西工商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在總結“課程思政”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提出了“項目思政”的理論,并付諸實踐?!绊椖克颊睂W生參加的各類課余活動作為一個個項目進行,在項目中深挖思政元素,讓學生通過完成一項項滲透思政元素的項目任務,達到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為規范養成的目標,它是“課程思政”的提升和拓展。音樂舞蹈學院的“德育淬礪”活動就是一個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凝練理論的“項目思政”的典型案例,從中可以獲知“項目思政”的基本做法,也能反思不足以便改進。
項目思政;課程思政;大思政育人;協同育人
高校藝術類專業的學生既有現代大學生的共性,同時又有自身的專業特點,因此藝術類專業學生的思政教育問題一直是高校學生思政工作中普遍存在且無法回避的問題。找出一條既符合藝術類學生專業特點,又兼顧一般大學生管理原則的思政工作之路,是高校教師和輔導員的一個難題。山西工商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在深入思考“課程思政”理論和實踐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項目思政”的理論和方法,以期為藝術生乃至更廣泛的大學生的思政育人工作探索一條可行的道路。
“課程思政”的概念,專家學者已經研究得很深入了;主要形式就是將思政元素潛移默化地融入到各門課程中去,理念是協同育人,結構是立體多元,方法是顯隱結合。[1]它在大中小學的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收到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但也留出了一個空白點,比如大學的育人有相當大的部分是非課堂化和非課程化的,有時是一種實踐性的、課余化的育人。[2]那么,怎樣將“課程思政”的理念延伸到課堂課程之外,以達到“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效果呢?我們提出了“項目思政”的理念和方法。[3]
2018年,山西工商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黨總支首次提出“項目思政”的概念:“項目思政是指將學生參加的各類課余活動作為一個個項目進行。在項目中深挖思政元素,讓學生通過完成一項項滲透思政元素的項目任務,達到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為規范養成的目標。”2020年1月,北京理工大學也提出了“項目思政”的概念:“‘項目思政’是以學生小組為單位,以整個學期為時間周期開展的圍繞思政教學主題的‘做項目’新型教學探索。教師首先根據學期教學周對全班同學進行分組,按照教學進度為各小組分配相應教學主題的內容?!?/p>
山西工商學院音樂舞蹈學院的“項目思政”和北京理工大學的“項目思政”有異曲同工之處,都是側重在課堂外,以學生為主體,針對學生參加的各類課外實踐活動,[4]深挖其思政元素展開。然而,音樂舞蹈學院“項目思政”內涵更加廣泛,不僅注重學生的思政教學主題的課內外延伸,還基于藝術類大學生特點,把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養成也作為“項目思政”的重要內容開展。
當代青年學子,特別是藝術類專業的學生,由于教育經歷、培養方式等方面的特殊性,在思想傾向、行為舉止等方面也有一定的特殊性。[5]因此,在大思政背景下,結合學生的專業特殊性,在課堂內融入“課程思政”的理念,在課堂外融入“項目思政”理念的教育活動,內外結合才能達到好的教育效果。以音樂舞蹈學院為例,雖然“課程思政”效果良好,且在課下也開展了豐富的飽含思政元素的社會實踐活動,然而由于藝術類專業學生的特點如自律性差、文化知識水平較低等,常常出現自制力差、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遲到、早退、衛生差等不良現象頻發,這些都對教師順利開展課程思政形成了阻力。“項目思政”概念,以學生為主體,切實發揮輔導員老師對學生的思想引領作用,堅持“學生在哪,輔導員在哪”的工作原則,側重于加強對學生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個人思想道德修養的提升方面教育?!绊椖克颊钡拈_展,大大規范了學生的日常行為,讓學生能夠保持“手”和“腦”的統一,自覺地遵守各項紀律,提高學習效率,配合老師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讓“課程思政”工作入腦、入心。
音樂舞蹈學院是山西工商學院三個藝術類院系之一,全院共計學生780余人,分為舞蹈編導和音樂表演兩個專業。基于音樂舞蹈學院學生的特殊性,為了切實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項目思政”必不可少。
以“德育淬礪”活動為例,具體做法如下。
德育淬礪是以山西工商學院德育答辯為依托,結合藝術類專業學生特點在實踐中演變而來的。2018年以“德育評鑒”命名,2019年,經校領導提議改為“德育淬礪”,意在“不斷淬火磨礪學生的思想及各方面日常行為習慣”,現已經成為音樂舞蹈學院的品牌活動。
德育淬礪活動開始之初,學院召開黨政聯席會,成立項目工作小組,并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和具體實施辦法,召開動員會、推進會,通過各種平臺向學生傳達學院會議精神,闡明活動方案充分討論,教學和學生管理雙管齊下,切實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達到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效果。
根據德育淬礪工作實施辦法,專業課教師會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加強德育淬礪參演舞劇或者曲目的指導,做到如下幾點:首先,在開課前要求老師們在接受新的教學任務以后,自教學設計、教案編寫開始,就要把德育淬礪工作中所表現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滲透進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去,不斷磨課、研課,做到心中有數;其次,在教學過程中要求注意與學生的互動,要時刻觀察、了解學生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更新教學案例,深挖教學中滲透的思政元素,讓學生真正學有所獲、學有所得;最后,在期末考核時,要求形式多樣化,在教學評價中要充分考查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而不是只重視專業能力。
以音樂專業教師呂京津為例:在開課前,就不斷研學,不斷磨課,選取了飽含紅色革命精神的曲目《繡紅旗》;在實際教學中,把課堂搬上舞臺,在聲樂課程《繡紅旗》中,舞臺表演與傳統授課相結合,通過舞臺重現江姐同獄友繡紅旗的場景,向學生展示自己此時此刻就是江姐本人。通過共情,讓學生感受共產黨員堅貞不屈的革命精神和鋼鐵意志。期末考核中,呂老師也充分考慮學生在日常的行為習慣和思想政治素質方面的表現,最終給出學生最后的期末成績。
根據德育淬礪工作實施辦法,輔導員老師會在日常生活中,加強對學生的日常管理,注重其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輔導員在德育淬礪過程中,對學生的開題報告進行指導、反復修改,并在日常管理中潛移默化滲透思想政治教育。具體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德育淬礪項目示意圖
“項目思政”的開展,讓教師和輔導員相結合、課堂和課余相結合,大大規范了學生的日常行為,讓學生能夠保持“手”和“腦”的統一,自覺地遵守各項紀律,提高學習效率,配合老師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讓“課程思政”工作入腦、入心,潤物細無聲。[6]首先,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顯著提升。學生們牢固樹立了遠大理想和共同信念,堅定“四個自信”;優化了學風,加強了班級凝聚力,培養了一批嚴謹負責、吃苦耐勞的優秀學生干部、積極分子和黨員;學生違紀現象減少,日常行為得到了規范。其次,學院的各項工作扎實推進。學院近兩年來日常管理思政化,通過網絡輿情、心理健康、思想狀況等系列排查,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防患于未然。再次,各方面社會評價良好。音樂舞蹈學院“課程思政”展演作品于2020年12月17日在人民日報客戶端、學習強國上發布;音樂舞蹈學院于2019年6月獲批“全國民辦學校黨建特色項目建設基地”;圓滿完成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演出《偉大征程》大型情景史詩和山西省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文藝匯演《永遠跟黨走》兩場演出任務,并于2021年7月被山西工商學院授予突出貢獻獎。
音樂舞蹈學院“項目思政”是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內涵的一項創新實踐,是對“課程思政”的拓展,雖然積累了一些經驗,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廣意義,但是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亟待解決。
1.缺乏理論支撐
國內外對于“項目思政”的概念還未發現有學者進行過深入研究,僅僅是高校學工隊伍一線輔導員們在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實際工作中所創新出來的做法,因此缺乏理論支撐。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也欠缺合適的教育案例,常常詞不達意,此現象尤其普遍存在于缺乏經驗的新入職輔導員中。
2.缺乏激勵舉措
藝術類專業學生由于高中階段普遍重視專業技能發展而忽視文化課提升,且由于藝術類專業學生常常重視個性發展導致個人素質和行為習慣養成方面都處于較低水平,自律性較差。因此,在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行為規范養成時,輔導員遇到的困難可能會更多,責任也更重大。輔導員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對藝術類專業學生進行各方面的引導和教育,且這個過程可能會反復進行。然而,在職稱評定、升職加薪等方面,往往不會考慮到這一層面,僅僅依靠論文發表等方面要求。激勵措施和保障不到位,從而導致輔導員的工作積極性受到影響,影響其主動性的發揮。
3.缺乏高質量溝通
輔導員和學生的見面機會雖然很多,但是有效溝通卻很少,甚至方法不當,一言不合,就會使學生和輔導員關系變得越來越遠,難以走進學生內心,也更難以對學生進行思想改造。另外,由于藝術類專業學生從小和專業老師形成的默契“師徒關系”,導致出現了只認專業老師“師傅”,不認輔導員“老師”的情況。往往輔導員苦口婆心地跟學生談心,會因為專業老師的一句話而功虧一簣,溝通質量難以保障。
1.深挖思政元素,務必注重教育案例的積累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隨著疫情的不斷侵襲,疫情已成為常態化,線上線下相結合已經成為高校育人的主要平臺和方式。尤其是當代的大學生們,手機電腦不離身,互聯網已經成為了他們的“親密伙伴”。輔導員們如果不掌握這一“流量密碼”,不時刻關注社會熱點以及學生們的興趣點,那么會和學生的距離不斷拉大,溝通將異常困難。因此,可以從培育興趣著手,在各類實踐活動中,感知思政元素,以小見大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以淺顯易懂的道理注入到生動鮮活的案例中,讓學生真正做到心服口服。另一方面,也要做好新老教師和輔導員的“傳幫帶”工作,以老帶新,讓新教師和輔導員們盡快成長起來,不斷豐富經驗,及時積累教育教學案例。
2.完善評價體系,推動輔導員工作考核科學化
對輔導員工作,高校應該研究制定出科學的考核辦法,不僅要考慮到其工作能力、科研能力、師德師風等方面,還要考慮到其日常的工作量、工作實效、學生評價等方面內容。堅持定性與定量考核相結合,全面準確地對輔導員進行考核。堅持以激勵為主,讓輔導員增強職業認同感,不斷從工作中獲得幸福感、成就感,從而提升工作效率,增強主動性。
3.學習溝通技巧,切實提高與學生溝通的有效性
堅持以學生作為主體,切實發揮輔導員的幫扶、引導作用。教育不是單方面的不斷輸入,還需要學生有效的輸出,應該把大學生的內在積極性和主動性調動起來,這才是一種良性的互通過程。因此,輔導員可以通過閱讀相關書籍或者通過互聯網平臺,學習一些和學生的溝通技巧,切實提高和學生溝通的有效性,真正走進學生內心,從而促使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發展、自我內化。
山西工商學院音樂舞蹈學院“項目思政”協同育人的研究還在進一步探索中,對提出的方法策略也有待進一步跟蹤證實。但階段性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成效,可以豐富高校尤其是藝術類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和理論,為廣大教育同仁提供新的工作思路和視角。
[1]李粵霞.“課程思政”實施的理念與路徑研究[D].廣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2020.
[2]李佩文.高?!罢n程思政”實踐研究——以四川省為例[D].四川:四川師范大學,2020.
[3]陸舒湄.“三全育人”格局下高校課程思政實踐路徑研究一一以《大學英語》課稈為例[D].浙江:浙江理工大學,2020.
[4]李岳,藝術院系“第二課堂”活動育人模式構建研究 [J].教育現代化,2020(25):5-8.
[5]陳茜茜.“大思政”育人格局下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創新發展的思考[J].科教導刊,2020(18):105-106.
[6]李穎、岳嬌、袁阿娟.“課程思政”與“線上+線下”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與構建[J].教育教學論壇,2020(52):59-60.
(責任編輯:胡新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