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正蕓
(甘肅省景泰縣水務運營有限公司,甘肅 景泰 730400)
排水管網工程是城市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它是城區生產、生活及發展之需,也是進一步構建和諧社會之需。排水體制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體制,符合目前國內城鎮排水體制發展要求,是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重中之重。甘肅省建立以國家(中央、地方)財政投入為主體的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的投資保障體系,重要的市政公用工程項目納入地方基本建設計劃。全省每年集中城鎮維護建設稅的30%,用于支持重點市政公用工程項目和老、少、邊、窮地區城鎮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景泰縣排水管網改造工程可積極爭取中央和省級城鎮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支持,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縣城現狀污水處理廠位于城區的東側,于2011年開工建設,目前已經投入運營。污水管網管徑300~1000mm,污水處理規模近期為7000m3/d。污水經排水管網收集至縣城東側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達到一級B標準后排入周邊溝渠。通過近幾年實施的景泰縣城區排水管網改擴建、二期及二期延伸工程的實施,縣城現狀污水管網已覆蓋城區的各主次道路網系統,共有排水管網72KM,通過《景泰縣東環路拓寬改造項目》及《景泰縣昌林路提升改造項目》改造,排水管網已完成雨污分流18km,現仍有54km排水系統為雨污合流體制需改造。現狀城區污水管網覆蓋率較高,但部分污水收集管網老化,部分擴建新建建筑無完善的污水收集與處理系統,污水管網收集率為84%。目前景泰縣城區的主要雨水排水系統已基本建立,且隨著近幾年持續不斷的項目建設,整個城區的雨水排水系統向著城區縱深和兩翼延伸,系統不斷擴大的同時也日趨完整。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將關系到景泰縣的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由于受城區地形地勢總體較為平坦的影響,雨水過后,城市北城區的雨水極易匯集至該片區低洼路段,導致雨水無法排放,雨期大量的雨水攜帶泥沙沿著巷道傾流而出,形成內澇現象。部分低洼路段路面每逢雨季過后,就會出現雨水積水過深,排水不暢,長此以往,不僅對城區的市容市貌產生不利影響,對人民群眾的安全出行帶來不利,雨水過后,政府還要組織專人進行清淤疏通排澇搶修維護等工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和城市的發展[1]。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加快,老城區的開發建設,路網項目的實施,改造完成部分主干道雨污分流,昌林路新建雨水管道10.299km,東環路新建雨水管道8.63km,城市排水系統的改造,使得城市內澇有所改善,但是其他各主干路及次干路的排水系統,由于按照污水管道建設時的條件設計,相對現在來說其安全系數較低,當遇到較大的降雨量時,其流量超過景泰縣城市排水系統的承受能力,造成部分街道內澇。這使得城市排水系統的結構和規模,不能適應景泰縣的可持續發展要求。
結合景泰縣城區生活排水基礎設施條件,積極響應國家“十三五”環境保護相關規劃,按照“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原則,采用合流制時,將城市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雨水混合收集,污水統一收集排入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后排放,無論是污水管道還是雨水管道,每年都要定期的維修養護管理。清除檢查井和管道中的污泥雜物和阻水的障礙物,修復損壞的排水設施,對管道進行清掏清掃。只有管理養護到位,才能保證管道的正常排水,但是部分污水管道因養護管理不到位,工作效率不高[2]。
1)污水管網普及率仍較低,目前城區污水管網只敷設部分核心區域,對城區周邊的配套管網建設不足。造成城區內部分污水無法通過管網收集后統一處理,片區內有部分污水私接錯接,環境衛生較差,同時有部分污水排入河道,未達標處理。
2)污水管網敷設不連續,敷設范圍較為凌亂,造成部分管網無法接入城區污水主管道。
3)城區污水管網管網擴建后,收集的污水量將成倍增長,現有的處理能力不能滿足污水的排放量。
4)沒有排入污水處理廠,污水隨意排放污染嚴重,嚴重的制約了城鎮經濟的發展。
5)雨污合流體制使得排水系統混亂,無專用雨水管道,汛期造成雨污混流,在管道管徑較小地段和低洼路段造成淤堵溢流,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不經過任何處理向河、溝、渠直接排放,造成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城鎮周圍環境極差。
6)泰縣城區大部分片區缺乏雨水排放系統,目前仍沿用雨污合流管道,管道沿線地塊以中學、大型居住小區、企業為主,隨著地塊的開發建設,地塊雨水、污水均匯流至雨污合流管道,管道超負荷服務,下游管道管徑與服務面積匯流水量不匹配,導致降雨期間管道排水能力不足,致使下游雨污水從檢查井中溢流而出,污染環境,嚴重影響下游居民正常的生活、出行。雨期雨水大量進入合流管道,導致大量匯集雨污水,導致改區域污水管道超載,積水嚴重,產生內澇。
景泰縣城區排水系統不完善,雨水排放專用設施欠賬較大,影響了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速度,建設城區雨水管道工程宏觀上有利于改善城鎮居住環境,促進城鄉景泰縣城區雨水管網建設項目統籌協調發展和區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有利于加快和諧社會建設進程;有利于景泰縣盡快形成一個經濟繁榮的良好區域格局和空間發展態勢。對于改善區域基礎設施服務水平,保護環境、提高居民幸福感是十分必要也是當務之急。系統分析并逐步完善雨水排水系統的建設,補齊短板,從點開始實現雨水排放的合理化、有序化,進而貫穿區域的雨水系統,使城區的綜合環境和投資環境得到改善,對吸引投資、發展經濟、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將會產生極大的環境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力的促進縣域的經濟、社會發展。該項目的建設有如下必要性:
城區的容貌雖然得到大力提升,但美中不足的是城區雨水排水體系尚未建立健全,雨水的排放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阻礙城市發展的一個癥結。雨污水無法排放,造成該點區域污水橫流,呈現臟、亂、差的景象。雨天泥濘,晴天塵土飛揚,嚴重影響了城市環境。而作為城市環境治理中最為重要的雨水排放治理,是提高城市生活環境的重中之重,是人民群眾心之所盼,也是政府努力解決的工作。多年來,通過市政基礎設施的建設,居民出行及城市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環境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城市形象也得到了提升。由此可見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有助于滿足人民對出行便捷、和諧的生活環境和條件的要求。加強城市雨水管網建設工作,進一步提高城市綜合排水能力,確保人民群眾的人身、財產安全,改善城區長期以來的積水內澇現象,對城市環境治理、城市面貌起到一定的推進作用。
雨水管網項目的建設對改善城區人居環境、投資環境起到重要的作用,有力提升城區基礎設施配套設施的服務能力,。作為城市建設發展最為基礎的排水設施,牽動著其他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是提高沿線地塊的利用價值,促進城市經濟快速發展的基石。
城市要發展壯大,必須要有強力的人口和經濟支撐,而對應的人口又是經濟發展的基石,要擴展城市人口,則需要同步擴展城市范圍,城市周邊及城中村臟亂差的環境,嚴重制約著城市的擴展,影響居民致富奔的步伐,通過對雨水管線的建設,能極大的提升城市環境,助力城鎮化發展。
由于沿線新小區的建成,導致區域匯流面積增加,合流制排水體制無法滿足短時期排出大量雨水的需求;片區目前未建設雨水排放設施,雨水主要依靠路面散排等方式排放或者通過污水管道進行排放。造成污水排放系統負擔增加,導致許多路段雨季容易積水,積水嚴重時長時間不能蒸發或不能及時排入收集管網內,在路面上形成污水,發黑發臭,影響城區環境;且天熱時易滋生蚊蠅,傳播病菌,對居民的生產、生活產生不利影響。本項目的建設可以極大地緩解片區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環境狀況。
省上已下發關于排水設施建設中央內預算投資專項管理暫行辦法,其中“為加強和規范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排水設施建設項目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推進中央預算內投資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加強城市和縣城內澇治理,加快補齊排水(雨水)設施短板,根據《政府投資條例》、《中央預算內投資補助和貼息項目管理辦法》(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令 2016 年第 45 號)、《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規范中央預算內投資資金安排方式及項目管理的通知》(發改投資規[2020]518 號)等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排水設施建設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以下簡稱“本專項”)以新型城鎮化戰略為導向,以近年來內澇嚴重城市為重點,支持各級有關城市和縣城排水設施建設項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動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不斷改善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各地方應當這照相關要求編制完成各級有關城市內澇治理系統化實施方案和縣城排水設施建設系統化方意,并確保有關項目通過專家技術審查,安排科學有序,符合有關規劃要求,實施后內澇治理取得明顯成效,老城區雨停后能夠及時排干積水,新城區不再出現“城市看海”現象。”內容法人描述切合本項目的內涵,且國家和省上已安排專項資金進行城市內澇防治工作,使本項目的實施有了對口的財政支撐,可確保項目的順利建設。
在管網設計中,總體布局的合理與否將直接影響工程總投資的大小和污水收納的合理性。本次管網布置按照以下原則:
1)根據景泰縣的總體規劃、地形特點和污水處理廠位置,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將主干管布置在排水區域內地勢較低的地帶,并沿集水線敷設,以便干管能自流接入。
2)污水干管的布置,要便于對納污區域的污水,應服從城鎮總體規劃,盡量避免穿越溝、河等障礙。
3)管線布置簡捷,避免在平坦地段小流量管道長距離平行等高線敷設。
4)管道系統布置充分利用城鎮的地形地勢,盡可能采用重力流形式,避免提升,順坡排水,取短捷路線。
5)管道豎向設計力求減少挖填方量和節省污水提升費用;選好控制點高程,根據城市豎向規劃及實際地形,盡量使區域內污水能重力流入污水處理廠。遵循“高水高排”原則,將提升量減到最小。考慮發展,在埋深上適當留有余地,同時避免因照顧個別地段而增加全線管道埋深。
6)依據地形并結合街坊布置或小區規劃進行納污區域和匯水面積的劃分,對相鄰系統應予統籌考慮。
7)管道的敷設盡量考慮維護方便、耐久,管道的建設盡量少占用居民用地,盡量沿道路進行敷設,使整個工程建設做到盡量不拆遷或少拆遷,減少擾民,減少對附近鐵路和企業的影響,同時,也減少對河流的污染。
8)設計必須符合適用的要求,選擇的管材、線路、附屬設施、設計標準和設計參數等,最大限度地滿足使用的需要。
9)設計所選用的原始數據力求可靠、準確,并保證必要的安全系數。污水經污水管道系統送至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排入水體或利用;雨水通過地面漫流進入不成系統的明溝或小河,然后進入較大的水體。
總之,排水系統體制的選擇是一項很復雜很重要的工作。應根據城鎮及工業企業的規劃、環境保護的要求、污水利用情況、水質、水量、地形、氣候和水體等條什,從全局出發,在滿足環境保護的前提下,通過技術經濟比較,綜合考慮確定,城區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新建的排水系統一律采用分流制。
通過以上分析,結合《景泰縣縣城污水工程專項規劃》(2016-2030),建議景泰縣城區排水體制采用完全分流制。老城區增加污水支管到戶,提高污水管網的收集率。更換城區現有排水不利的污水管道以及管徑不滿足污水流量的排水管道,改造城區現有的合流制污水管網作為污水管網,新建雨水管網。規劃污水由南向北輸送,最終進入縣城東端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雨水管道經過規范布置,收集后分別排入景泰南、北河道。依據縣城總體規劃,完善區域排水設施建設,形成功能完善、設施齊全、排水順暢的雨水系統,提高城市防洪排澇承載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改善區域人居環境、創造宜居條件,提升居民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