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晴
新時代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徑探析
李若晴
[作者:遼寧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理想信念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深度融合與貫通,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進入新時代,面對風云變幻的復雜國際執政環境和國內改革發展的系列風險考驗,需要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學習,加快理想信念教育內容的創新,采取靈活有效的培訓方式并用好紅色資源,健全理想信念教育制度,筑牢中國共產黨人為賡續達成偉大中國夢的理想信念之基。
新時代;理想信念;教育;有效途徑
理想是在人們實際活動中形成并且極能夠成為現實的,對未來生活的社會和個人發展的憧憬與追求。信念是人們在對特定思想和事物非常相信的基礎上,通過實際行動表現出來的內心的想法和思想狀況。習近平總書記曾著重指出:“形象地說,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1]這一觀點很好地闡釋了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性,同時也闡明了缺少理想信念會帶來嚴重問題。從黨存在依據的角度來看,新時代堅持理想信念就是堅持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這是我們黨與其他政黨在本質上的區別。我們黨一直把達到無產階級理想的社會制度作為自己的最終目標,因為有了最終目標,才有我們黨生存成長的基礎,支撐著我們黨戰勝一切艱難險阻。
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并不是一個口號,內容的傳播需要有一定的載體,應該將理想信念教育理論貫徹到實踐中去,要尋找有效的途徑來實現理想信念教育。途徑是指方式、路子,就是兩個事物發生聯系。掌握好的途徑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毛澤東曾給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例子:“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我們的任務是過河,但是沒有橋或者沒有船就不能過......不解決方法問題,任務也只是瞎說一頓。”[2]其中,“橋”和“船”就是用來完成“過河”任務的途徑。我們提出了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的重大任務,就要通過挖掘有效的途徑來實現。理想信念在中國共產黨不斷成熟的過程中乃至在我國的建設發展中都是重中之重,只有不斷探索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途徑才能使中國共產黨人在面對各種風險挑戰時,依然能夠堅定立場,保持黨的先進性。
當代中國迎來了新時代的新篇章,中國共產黨人擔當著領導全國人民為實現偉大中國夢而不斷努力的歷史使命和責任,但也要清晰地看到,少數黨員干部出現了思想動搖的情況,淡化了實現共產主義的偉大目標,出現了精神懈怠、思想渙散的情況,對實現共產主義的信心不足。甚至許多黨員干部的價值觀和自身的道德素質嚴重滑坡,理想信念教育出現痛點,理想信念教育途徑亟待創新。新時代理想信念教育的對象、內容和要求等要素都有了新變化,要想達到新時代的要求和目標,途徑創新是必然的。
習近平總書記曾深刻闡述理想信念不堅固對黨是最大的障礙:“一個政黨的衰落,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3]黨在風雨飄搖中得以執政并領導廣大人民群眾取得革命勝利,就在于黨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
偉大的中國夢是我們黨的唯一主題,理想信念作為不可缺少的思想之本,要保持它不動搖,最根本的路子就是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可以作為價值指南使理想信念得以實現,它還是宣傳理想信念的載體。在培育和實踐的過程中,黨員干部作為帶頭人必須先形成完整無誤的“三觀”,才能以身傳教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地位的不動搖還來自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黨要在扎實學習經典馬列理論的同時,吸收優秀傳統文化來豐富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內涵。還有當今強調的紅色資源,它是黨百年奮斗歷史、革命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意義的集中體現。這三個方面是當前新時代中黨員干部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動的主體,這些主要內容并不是空洞的理論,而是通過實踐證明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理論創新。
當代中國迎來新篇章,我們黨還要繼續保持高度的警惕,因為新篇章會帶來新問題和新挑戰。盡管我們黨一直嚴于律己并且經常性地進行教育和整頓,但黨內思想、組織和作風中的雜質還是存在,還需要進行徹底的解決。在新時代新形勢下確實出現很多先進的集體和個人,也有很多值得尊敬和學習的先進模范。但是,仍然有少數的黨員干部出現了精神散漫、思想不純、信念不堅定的情況,以及對實現共產主義的不自信。還有一部分黨員干部過度強調短期目標,為了改革發展而改革發展,淡化了實現共產主義的遠大目標。目前黨員干部還有很大的一個問題就是理論學習不扎實不系統,而且在經濟全球化的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下,許多黨員干部的價值觀和自身的道德素質嚴重滑坡,這是導致其理想信念動搖的內在原因。對黨員干部思想動搖的剖析必須放在當前的世情、國情和黨情之中來分析,只有找到新時代理想信念教育的痛點,才能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途徑。
黨對理想信念的教育一直未停止過,但從很多黨員干部的現實表現來看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一般,應該說一些卓有成效的教育活動在新時代已失去了其效用性。探究其失去效用的原因總共有三點。
一是教育的形式過于單一。新時代的理想信念教育比較側重于說教和正面教育,這樣會使黨員干部產生麻痹的心理,久而久之,教育只會止步于形式主義而不會再有任何成效。而且在教育形式上很少用到新穎的宣傳手段,用的還是比較傳統和固定的方式來進行宣傳,時間一長會使大家選擇性的“失明”。
二是教育是持續進行理論灌輸而未觀察大家的接受程度和現實情況,沒有根據實際效果來對教育方式進行調整。這使得雖然大家對經典理論進行了學習并具有一定的基礎,但實際上并沒有對黨員干部起到指導作用,沒有把理論轉化為有效的實踐。
三是理想信念教育理論研究的創新較少,各階段的研究成果沒有形成很成熟的理論體系,后來的理論創新也是片段地從當前的理想信念教育的內容來進行創新,沒有結合歷史經驗,沒有延續歷史理論體系,這使得理想信念教育理論沒有形成一個龐大的成熟的可供黨員干部系統學習的理論體系。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時代中有力的精神脊梁和新鮮的力量來源,是黨的百年奮斗歷史偉大成就和歷史經驗證明了的科學真理。作為肩負著領導和帶領全國人民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并取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決定性勝利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進行理想信念教育途徑探索的過程中,絕不能松懈對馬克思主義的堅持,要適應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和民族復興偉大事業發展要求,豐富支撐和涵養理想信念的科學理論素養,提高各種必備的思維能力,要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指導一以貫之,在新時代繼續堅守馬克思主義不放松。
一是要把握好內容。總書記提出的“按需培訓”,不光是針對各層級或個人的需求,它最先要滿足的是國家和人民的需求,是符合國家發展、黨的發展和人民發展要求的內容。總書記曾著重強調過領導干部必須要學好原著,要將經典理論爛熟于心,只有掌握好理論才能運用自如,才能在思想上不動搖。因此,要將馬列主義的經典著作納入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讀書目,要加強一系列思想及理論體系的學習教育。教育的內容除了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還有就是對黨性的強化,這是黨員干部理想信念的核心。加強黨性教育,首先就是要對黨百年的歷史進行學習,增強黨員干部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其次是要仔細學習黨章,有紀律才有組織;再次是要加強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教育,保障黨作為執政黨不動搖;最后是強化黨內的思想教育,這是我們黨思想不動搖的基礎。
二是要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內容的改進,彰顯時代性。理想信念要成為黨員干部的精神支柱,成為其在客觀世界進行實踐的精神武器,就需要順應歷史的發展趨勢、符合現實世界的特征。于是要不斷地更始理論內容,現有的理論已不能很好的適應新時代的要求。進行理論內容創新首先要進行的就是處理重要理論難點,為接下來的創新肅除阻礙。最后要在革命光輝歷史和當代典型模范中挖掘理想信念新的內涵,一系列堅韌不拔的抗戰精神都是我們黨百年歷史的精神財富,雷鋒、焦裕祿、孔繁森等一大批典型模范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標桿,從這些寶貴精神財富和精神標桿中挖掘理想信念的新內涵。
有效的途徑,可以使達成任務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總書記曾提出:“因人施教,因材施教。”[4]所以要遵循當今干部們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因材施教,尋找新的途徑,強化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性。
一是創新宣傳途徑,開展理想信念培訓。新時代進行宣傳理想信念的方法途徑具有多樣性。之前革命時期黨利用小冊子、黑板報在人民群眾中進行宣講等形式來進行理想信念的宣傳。現如今,互聯網的發達使得理想信念宣傳的范圍比以前覆蓋的更廣、宣傳的內容更豐富、宣傳的速度更快。可以利用制作宣傳視頻、朗朗上口的宣傳歌曲以及紅色專欄節目這些具有生動性和趣味性的方式,使得理想信念宣傳不再是枯燥的口號。
二是用好紅色資源增加培訓理想信念的直觀性。可以將紅色資源科技化,以情景模擬的方式使人們身臨其境以此加深人們的感受,這樣可以得到很好的教育效果。總書記每每考察陜西延安、貴州遵義、江西井岡山等一系列紅色老革命根據地時總會感慨萬千,他表達每一次到達老革命根據地都會受到紅色精神的教育,面對生動的真實場景,想到我黨先烈的英勇奉獻,都會越發勇敢地擔當起共產黨人肩上的責任。
制度的重要性體現在制度對實踐的指導和對行為規范的約束上,制度能夠規范和約束中國共產黨人遵守特定的規則,明晰不能做的事,以及不按制度行事所得到的懲罰,同時鞭策和激勵著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就要持續完善教育制度,用制度確保黨員干部對新時代黨最新的理論創新成果進行學習。在進行思想教育的過程中,充分運用紀律和監督的有效手段,對思想不堅定的黨員干部要進行懲處,使黨員干部意識到理想信念不堅定的嚴重性。將理想信念教育制度化可以很好的保證教育的進行和有效性,對黨員干部也有一定的規范和約束性。
黨的百年奮斗史也是黨持續堅定理想信念教育的歷史,其一直貫穿在黨成長的各個時期,隨著中國共產黨走到了新時代,黨的理想信念教育也迎來了新階段。“行程萬里,不忘初心”,黨百年歷史經驗一直是我們創新理想信念教育途徑的基礎和養分,也是持續不斷的理想信念教育才使得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個世界上最強大的執政黨。理想信念教育沒有終點,它始終是我們黨在成長中克敵制勝的精神之源,探索堅定理想信念途徑任重道遠遠,廣大黨員干部仍需努力。
[1]習近平.黨的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M]//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共文獻出版社,2014:80-81.
[2]毛澤東.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M]//毛澤東著作選讀(上冊).1版.人民出版社,1986:63.
[3]習近平.不忘初心,繼續前進[M]//習近平治國理政,第2卷.1版.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4.
[4]習近平 : 在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座談會上的講話[Z]. 浦東干部學院座談會. 上海. 2010.9.27.
(責任編輯:楊書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