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龍
后疫情時代提升線上在職學歷教育實效性的理性思考
許 龍
[朝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
在分析后疫情時代提升線上在職學歷教育必要性、顯著特色以及優勢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了搭建特色網絡教學平臺、編寫特色網絡教學教材、創新特色網絡教學管理機制的幾點舉措,以期全面提升加強后疫情時代提升線上在職學歷教育的實效性。
后疫情時代;線上在職學歷教育;特色網絡教學
在職學歷教育既是學歷教育的有益補充,也是完善在職人員繼續教育快速提升綜合素質的有效途徑。一場疫情的突發,給在職學歷教育帶來了眾多意想不到的影響,特別是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要求以來,對線下在職學歷課堂教育沖擊較大,這也使得“網上教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更加凸顯,而且愈來愈受到推崇。[1]因此,提升后疫情時代線上在職學歷教育實效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有效預防疫情的蔓延,同時還要不斷提升在職學歷教育效果,線上教育就成為較佳的教育方式。此種教育模式更能適應后疫情時代的要求。
疫情防控,關系重大。因此,防疫要求每個人都要在做好自我防控的前提下,做到不聚集,不扎堆,少接觸,少碰面,拉開距離,減少面對面交流,這使線下在職學歷課堂教學產生了巨大的壓力,而線上教育則可有效解決這個難題,因為它通過充分利用網絡進行直播或錄播進行教學,避免了線下教育方式需要學生到教室上課,師生面對面接觸式的教學活動。所以說防疫中以及防疫后的每個特殊時期的現實都要求并促使我們必須遵循疫情防控規律和尊崇疫情防控大局要求,最大限度地改變傳統的以線下學習為主的教學模式。[2]
雖然線上教育方式無法完全取代面對面的教育方式,但線上教育方式的實施卻大大推動了學歷教育改革的快速發展,進而改變了原有的教育模式,加速由線下轉為線上的教學形式改革。[3]從某種意義上說,從線下教學到線上教學就是一種思維方式的變革。這種思維方式的變革在改變著教者的備課方式、教學形式以及師生互動模式,更改變著大家的心理態勢。因此,只有順應形勢,主動求變,銳意創新,才能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新要求。
在傳統的線下課堂上,互動時間較緊,教者所提出的問題,在同一時間內只能有一人回答問題,由于課時內時間有限,每堂課只有部分學生有機會進行間斷性的作答。而在互聯網云端里的這種線上教學活動過程中,就可以做到同一問題多人同時回答,互不干擾,而且每節課一人可以多次回答問題,師生互動的頻次瞬間提升,這種互動不僅使教者能夠實時了解所有學生的學習狀態與效果,而且還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先發言學生的觀點對后面發言學生思維的影響。因此,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創新能力,而且還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新時代的線上教育模式與傳統的線下教育模式相比有明顯的差異,除最為基本的教育形式不同外,對學生的基本要求、課上的自由程度以及開展教學活動的應用成本等均有不同。無數教學實踐表明,線上教育比線下教育具有更加明顯的特色及優勢。首先體現在線上教育具有廣闊空間的特色及優勢。[4]線下教學時,學生主要是在學校課堂上接受教育,那么在學習空間上受到很大的限制,因為必須是統一進度,齊頭并進,這無疑會影響到教學進度規劃的實施以及個性特色的充分發揮,甚或影響到因人施教方法的運用。而線上教育可以在任何地點,只要有網絡就可開展教學活動。其次,線上教育具有相對充裕時間。線上教育可以“見縫插針”,把較為零散的時間充分利用起來,時間較為充裕靈活。而且在線教育還有課后重溫優勢,它能非常真實地還原解讀某個知識點的全過程,只要有網絡即可。所以說在在線教育過程中,時間寬泛無限制,這更有利于學習者對學習時間的有效安排。再次,線上教育對知識掌控更強。由于在線教育通過小程序等相關工具即可進行在線試聽、回放學習,在有網絡的前提下可更加便捷地達到教與學的目的。所以,隨著在線教育的不斷發展及有效運用,不但能夠較好地滿足人們對知識的大容量需求,而且能夠做到隨時索取,按需索取。
雖然線上教育優勢明顯,但線上教育也存在著教者監控作用較弱、教學評價較難等弊病。只有采取強有力措施,才能取得預期效果。
在線教育的關鍵就是如何搭建一個符合學生需要的網絡教學平臺。如何更加貼合在線教育課堂場景需求,構建覆蓋面廣實效性強的多功能網絡教學系統,全面實現在線教學及管理目標呢?由于線上教育主要通過視頻完成教學任務,上課時老師不在學生身邊,所以一方面更考驗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另一方面還需教者的激趣有效引導以及相關規章制度的精準執行。線上教育由于可以在專用在線教育平臺的課堂上直接和老師進行有效溝通,因此,所搭建的平臺要有開通即用的支持直播課堂功能。同時還要全力支持屏幕分享、PPT課件演示、音視頻互動、電子白板三分屏、互動問答等功能,還應能夠在App/微信/PC端等多終端之間進行自由切換,支持一對一以及一對多等多形式課堂體驗,切實做到還原真實課堂場景。在線教育可設置名師公開課、直播或錄播教學、復習題庫練習、學分實時管理、教師教學管理等欄目,切實把在線直播精品課程、在線答疑等納入網絡教學之中,同時要兼顧建立完備的學員管理系統,搭建在線直錄播完善的網絡教學管理平臺。
教材是開展在線課堂教學中必備的輔助工具只有做到將教材上的知識點與在線課堂教學中的內容融為一體,才能為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打下堅實基礎。電子教材編寫與使用要注意以下問題,一是強化教材內容要適時更新。隨著時代的進步,新知識、新理論日新月異,電子教材要定期適時更新,這樣才能緊跟時代步伐,引導學生有側重的進行重點知識學習。二是強化教材要有專業特色。每一個專業本身都有自身特色,因此要充分體現自身專業特點,還要通過對編寫內容知識點的高質量突“重”克“難”以及強化翻新現代化的科學排版編輯,促使學生快速抓住教材中的精髓。三是強化教材要符合現代學生的心理特點。教材中的內容要以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為基礎建立知識框架,可聲情并茂、聲圖并存(與紙質教材相比這是電子教材的又一特色),大容量,多趣點,學生自然興趣盎然。四是強化教材的案例列舉,典型案例的作用不可小覷,因此必須把較為典型的例題及作業題納入教材之中,以利于在學生自學時充分運用,并引發獨立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及綜合分析等多項能力。
創新特色網絡教學管理機制,首先,要更新理念。要全方位樹立新時代管理理念,勇于接納新型應用范式,擁抱特色網絡教學管理新機制。要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教育行為。其次,要積極探索信息技術環境下特色網絡教學的新模式、新方法,建立一套完整的線上教學管理模型。要通過強化教學專業人員的技術培訓,學會科學構建章節目錄,強化目錄與文檔或視頻中任務點的對應性。要學會編輯任務指導語,引領學生自主線上學習。要建立專門的課程QQ群,以保證與學生互動群聊系統的穩定性,使師生能夠充分利用更加開放靈活的網上學習平臺,真正發揮網絡教學管理的作用。再次,要創新特色網絡教學管理制度。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符合學校及學生特點且精準管用的特色網絡教學管理制度。在此過程中,“構建基于大數據支持的多元評價體系”[5]至關重要。同時更要強化規章制度的有效執行,切實發揮制度的剛性作用。
總之,電腦、智能手機等應用工具的普及,直播、錄播等技術方式的快速發展,為線上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在后疫情時代,線上教育將成為在職學歷教育常態化的主要形式,未來在線教育也會在教學服務中占有越來越大的比重。因此,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加以重視,并力爭取得最佳的效果。同時,還要在進一步強化網絡品格教育、網絡智慧教育以及網絡社交能力教育等方面拓寬探索渠道,以達到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實用性人才的終極目的。
[1]何淑通.高校管理人員在職學歷教育狀況之調查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 2020(06):98-105.
[2]徐劍波.淺析傳統媒體從業者職業倦怠感的干預策略——以在職學歷教育調查為例[J].新聞記者. 2012(10):88-90.
[3]黃術芳,劉建湘.職業院校開展在職員工學歷教育初探[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3(1):142-143.
[4]孫榮貴,王永明,吳華.關于在職人員學歷教育的探討[J].職業與健康,2000(10):4-6.
[5]龐維成,邵麗.后疫情時期提升區域教師在線研修效能的思考[J].現代教學,2020(10):70-72.
(責任編輯:趙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