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里瑪·努爾要拉
【摘要】在改善和保護生態環境工作中環境監測是一項重要手段。本文對環境監測的作用和意義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提升環境監測質量的措施,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環境監測;生態環境保護;污染治理
保護生態環境是當前經濟發展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問題,同時也是世界各國需要共同解決的問題,為了更好地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就必須對環境進行長期監測,以獲取重要的相關數據信息,通過對數據信息進行分析以掌握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只有通過環境監測及時了解生態環境的現狀,才能制定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因此,我國應高度重視環境監測工作。
1 環境監測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作用
1.1控制污染
環境監測就是對環境中的各種污染因素進行有效的監控,根據國家相關標準對生產企業的污染排放情況進行嚴格管理,對違規違法排放的生產企業給予嚴厲打擊,以有效治理污染環境問題,對企業生產行為進行規范,促進節能降耗以及產業升級。對超標排放的生產企業采取征收重稅、罰款等措施督促其主動治理,建立規范的市場機制。環境監測能有效應對臨時性、突發性的嚴重污染事件,尤其是發生有毒有害嚴重污染事件時,可及時采取預警措施,避免因污染擴散而產生嚴重后果。
1.2改善居住環境
環境監測可對人民群眾的居住生活環境科學監控,消除人們生活居住環境中存在的危害和污染因素,保障人民愉快、健康地生活和學習,避免因環境污染影響到人們的身心健康。環境監測有利于政府科學決策城市規劃,為科學規劃城市環境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增加城市綠化面積,優化城市水源、空氣等。環境監測還能對城市建設施工中存在的污染問題有效監督,盡量降低建設、施工對居民生活的干擾。促進居民提高環保意識,使居民的生活環境更加優美。
1.3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環境監測能夠對自然生態環境的狀況作出準確判斷,對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通過數據信息進行科學分析判斷,進而為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決策提供準確依據,促進經濟和環境實現協調發展,保證經濟發展決策具有科學性。對檢測中掌握到的嚴重污染區域,通過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提高污染治理力度,采取有效的環保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在保證發展經濟的基礎上積極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2 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環境監測存在的問題
2.1 法定制約管理機制不完善
建設單位需要在環保項目的建設投資管理比較廣泛,由于管理體制不完善,管理方法不先進,不注重環保項目的基礎制約,工程中的環保往往只是一種模糊的概念。在環保項目的招投標管理方面并不十分規范,仍存在較多問題。需要建立一套完善有效的法定制約管理機制,提高環保管理水平,部分建筑企業在施工中忽視了環保工作,沒有有效的法定制約管理機制來保證,只注重經濟效益,在建設、施工過程中采取一些表面措施應付檢查,形同虛設。
2.2 環保設施建設不規范
相關部門在工作中采用標準和規范化的手段對環境進行監測和分析,可以有效掌握當地生態環境的實際狀況,及時發現影響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是否造成嚴重污染等[1]。環境監測作為一種技術手段,可以根據監測的具體內容靈活地進行調整。能夠有效地從物理和化學方面對生態環境進行監測,通過數據信息及時采取各種有效措施對生態環境進行保護。在環保工程建設中不能重視對環保工程的生態環境監測,主要是在思想觀念上缺乏對環境保護工作的正確認識,尤其是在一些偏遠地區和經濟不發達地區,由于受到財政的限制,在環保項目中仍存在技術落后和污染問題,在監管方面不能嚴格按照規范和標準進行監管。
2.3 監測滯后
通過企業內部上下級配合進行環境監測和維持環保項目運行是不夠的,政府要加大環保監督力度,對環保建設項目進行監督。為環保項目建設提供改善方向,并指導企業規范有序地開展內部環保管理工作。但在實際環境監測方面存在滯后現象,因此,并沒有發揮出監測指引應有的作用,導致在環境監測方面存在較大的漏洞。主要原因是;(1)不符合監測的條件,延長監測期限,在環保項目監測中未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監測標準,未按照監測的真實數據結果編制環保監測報告。(2)正常工作條件并符合設計生產規模是保證環保監測數據真實的前提條件。但環保監測經常受到條件變化調整的影響和制約,延長了環保監測期限。
3 環境監測在環保工作中的發展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法定制約管理環節
完整有效的環保制度,對經濟的健康發展和社會秩序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定制約管理環節法規和正常運行機制,結合政府頒布的政策和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并不斷完善環保項目管理措施。加強員工的技術培訓,自上而下都能了解環境保護法及相關規范標準,提升環保工作中建設環保項目設施的落實效率。環境污染問題必須從根本上進行解決,因此,在當前環保形勢極為嚴峻的情況下,必須從大局出發,在發展經濟的基礎上,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制定出科學的法定制約管理環節運行機制,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搞好環保工作。
3.2 提高環保意識
所有的環保工作都需要通過工作人員去完成,因此,環保工作的有效開展根本在于相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是否能夠嚴格按照法律法規重視環保項目設施的運行和環境監測管理。因此,為了保證對環保建設項目的生態環境監測工作達到預期的效果,就需要對相關工作人員積極組織開展環保知識教育培訓工作,增強人員的環保意識,在日常工作中能夠對環保工作予以高度重視[2]。
4 結語
總之,隨著環境的日益惡化,環保形勢十分嚴峻。由于環保工作的主要手段就是對廠礦企業、社會共用環保項目進行環境保護監測,是對所有社會環保項目運行過程全面進行測試和檢查,是一項關系民生的重要基礎工作,測試內容包括;環保設施的運行效果、污染物排放及設施管理等進行全面檢測和調查,對違規排放造成重大污染事故的單位及人員依照法律進行嚴懲,通過嚴格的環保管理措施,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為人民提供出良好優美的生活居住環境,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瑛. 對我國生態監測發展的幾點建議[J]. 環境研究與監測, 2018, 31(1): 59-64.
[2]王強, 胡旭虎. 熒光碳點在環境監測中的應用研究[J]. 中南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 (4): 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