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網安徽省電力公司金寨縣供電公司 鄧啟兵 石李兵 劉 俊 劉興貴 金 秋 王 宇
鄉村振興是黨中央的重大戰略。《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文件明確提出,構建農村現代能源體系。現代能源體系可優化農村能源供給結構,可推進農村能源消費升級,大幅提高電能在農村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加快推進鄉村電氣化建設,是構建農村新型用能體系、推進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
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是全縣深度貧困村之一。近年來,大灣村利用自身優勢,在各級政府和企事業單位的傾力支持與悉心指導下,一躍成為脫貧攻堅的示范樣板。
金寨縣供電公司緊緊圍繞全電化建設及鄉村振興指導思想,堅持“數字引領、多元共建、資源整合、優勢互補,技術引領、創新驅動”的工作原則,以建成“全電化小鎮”為整體目標,以智慧數字賦能為技術支撐,以企業內循環帶動客戶外循環為核心理念,以外賣點餐式服務為重要抓手,搭建雙向溝通渠道,建立與本地域經濟社會相適應、發展相平衡、與電力精益運維精準服務相匹配、覆蓋內外雙循環管理全過程的全電化智慧雙向管理體系,助力“綠色生態、數字智慧、零碳消費”的全電化智慧示范鄉村。
明確指導思想,確定遠景目標。金寨公司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全面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力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大力踐行“忠誠、實干、創新、爭先”文化理念,共同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遠景目標。
健全組織體系,建立協同工作機制。金寨縣供電公司通過梳理業務流程,理清各自職責,明確接口關系,融入制度要求,實現流程、職責、制度三位一體。基于流程按照部門定位重新優化職責,基于崗位在流程中的角色和承擔的責任,分解制定崗位職責,組建專項工作隊伍。加強多方協同聯動,形成管理閉環。建立健全項目組織制度及評價體系,階段性地對各支部負責的項目推進情況進行評估,并納入支部績效考核中,以硬性制度推動項目的剛性執行。
提升電網彈性,為鄉村建設賦予新動能。近年來,公司全力推進大灣村“全電化”智慧示范景區建設,組建專業技術團隊,組織相關部門人員現場實地收資調研,深化分析,細化方案,堅持規劃與鄉鎮規劃、特色鄉鎮規劃相結合,加大電網的彈性。
加大改造投入,精準治理電網薄弱環節。在“十三五”初期,大灣村村域桿塔老舊,10 kV主干線徑細,配變臺區老舊,容量小,線路供電半徑長,街道布線呈蛛網狀,末端易出現低電壓,電網現狀較為薄弱,嚴重影響居民用電體驗。金寨縣供電公司據此制定專項規劃,實行“一變一策”,對全村8個配變臺區進行專項診斷治理,按照“密布點、短半徑”“先布點、后增容”原則,更換老舊設備,縮短供電半徑,切實滿足居民用電需求。
搭建溝通渠道,驅動內外交互整合化。搭建“公司—客戶經理—客戶”的雙向溝通渠道,實現點對點精準服務。通過完善客戶經理與線路、配變等設備的對應關系,搭建“公司—客戶經理—客戶”之間的溝通渠道。構建“外賣式點餐制——送餐制”服務體系,由黨員服務隊員化身“外賣小哥”,以用電服務為“餐品”,設立“點餐、配餐、送餐、加餐和評餐”5個環節,旨在幫助大灣村不同用戶群體解決用電方面急難愁盼的問題。
激發“點餐服務”環節的主動性,克服傳統服務盲點。主要是拓寬獲取“用餐需求”渠道,“零距離”上門服務;構建和完善服務網絡體系,建立“一卡式”常態服務機制。
聚焦“送餐服務”環節的精準性,攜手政府優化服務。根據客戶訴求,針對性制定各工作組工作計劃及內容。緊緊圍繞大灣村的年度重點工作、重大項目、重大活動、季節性特點,每月15日左右,攜手大灣村政府聯合確定須要工作組服務的內容,18日發布服務月度需求表。
牢抓“點餐送餐服務”環節的及時性,整體提升服務質量。圍繞“供電+能效服務”,抓住卓越服務提升工程這一主線,在服務不同客戶群體上持續發力,確保精準、及時、高效地解決客戶“用餐需求”。
2.1 兩組患者結石取凈率對比 對照組腎結石患者結石取凈率為64.00%(32/50),觀察組患者為98.00%(49/50),觀察組患者結石取凈率顯著增高,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χ2=18.778 4,P<0.05)。
注重“點餐送餐服務”環節的增值性,用心用情深入基層。打造大灣“數據賦能服務”典型案例,深入分析用戶特征,完善客戶標簽體系,精準支撐服務大灣高質量發展。
聚焦“點餐送餐服務”反饋,閉合循環持續改進。建立完善的評價和反饋體系,依托內外循環機制,融合采用自我評價和客戶評價,實現對客戶訴求全過程管控。
為更好地開展智能化精準服務,金寨公司以數字技術支撐為重要抓手,為特色“外賣點餐送餐式”服務賦予科技動力。通過建設供電服務一體化融合平臺、“鄉村發展電力指數”看板、CPS智慧能付系統、智慧財務管控體系、電力驛站智慧中心,“電力+發展指數”、全電量指數、“電力+返鄉指數”“電力+綠色出行”“電力+減排指數”……一個個閃耀著智慧火花的數據包,讓能源互聯網大數據與鄉村發展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
金寨公司通過全面開展精益化運維和差異化運維,為打造大灣村“5G+全電化”零碳智慧示范景區提供強力“保護傘”,為實現零碳示范區保駕護航。
建成智電民宿,支撐110間客房供熱供暖的空調冷熱能源站,建成支持日最大用水量19.8 t的空氣源生活熱水設施,同時把10間客房改造成零碳能源主題客房,通過安裝智慧感知、用能環境感知終端,實現用能智能化管理。
建成全電廚房,分別新增電炒鍋、電油煙機、電蒸鍋各一套,替代原有瓶裝液化氣等爐灶廚具,分別新增能耗采集和環境傳感設備各一套,對廚房用能和環境進行實時監測。
實現綠色出行,在大灣村新增6臺120 kW直流雙充充電樁、3臺7 kW交流單充充電樁,3臺3 kW交流10路充電的電單車充電樁,充電樁總容量750 kW。
建成用能場館,通過構建場館的智慧用能監測系統,收集各設備用能消耗情況,進行用能診斷分析,提供能源托管服務,保證場館安全用電和智慧用能,拓展智能代運維服務。
建成智慧路燈,在大灣村上灣下灣出入口、主村內道路、電力驛站處共建設11根光儲一體智慧燈桿,通過云平臺滿足燈桿遠程管理,實現大灣村分布的智慧燈桿的多級聯動、統一管理。
實現電制炒茶,在大灣村進行電炒茶全電改造,安裝蝠牌茶旅電炒茶鍋,替換原有燃氣炒茶鍋,投入12臺兩聯鍋、4臺三聯鍋,8 kW單鍋。
傳統單一送餐制轉型為外賣點餐送餐式服務,實現“政府放心、村民省心、游客舒心”服務新局面。
電力是人民生產生活中的必需物,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電力對于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意義非凡。電力企業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指導,著力做好鄉村振興的全電化服務工作,肩負起鄉村振興的電力先行官職責。在鄉村振興建設的實踐中,各地都涌現出各具特色的發展模式。電力企業充分利用行業特點、資金優勢、技術優勢等,為全電化服務打開一條新思路,開發出一條頗具特色的鄉村振興全電化智慧雙向服務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