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榮,黎益圖
(1.廣西壯族自治區武宣縣桐嶺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廣西 武宣 545900;2.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廣西 來賓 546100)
豬高熱綜合征四季均會發病,可發生于各年齡、各品種的豬,育肥豬與保育豬患病后癥狀顯著,其傳播快、死亡率高。該病潛伏期一般是3~7 d,病程一般在5~20 d 左右,出現臨床癥狀的5~7 d,豬大量死亡。
患豬出現全身癥狀、呼吸道癥狀、神經癥狀等。
2.1 病豬全身癥狀 畏寒扎堆,體溫達40~42.5 ℃,高熱持續1~2 d后,病豬皮膚、耳緣發紺,腹部、四肢皮膚還會出現紫紅色斑塊。部分病豬流鼻涕、打噴嚏及咳嗽,眼角分泌物增多,有的有淚斑,有結膜炎。病程長的豬全身蒼白,伴有貧血現象,其被毛雜亂,無光澤,部分豬后肢無力或不能站立。患病母豬懷孕后期(100~110 d)流產或產死胎、弱仔、木乃伊胎。
2.2 病豬呼吸道癥狀 主要為呼吸頻率加快,喜臥,嚴重氣喘,呈腹式呼吸或不規則的呼吸。
2.3 病豬神經癥狀 主要為精神狀態不佳,食欲下降,嚴重的食欲廢絕,四肢逐漸麻痹。病情惡化時,患豬陷入昏迷或死亡。
2.4 其他癥狀 除上述臨床表現外,病豬還會出現尿量減少,尿色變深甚至呈褐色,糞便干燥等癥狀,成年公豬可出現死精、無精等現象。
病豬皮下廣泛性出血,出現肺炎,肺腫脹且變硬,呈橡皮狀肺,間質性肺炎癥狀較為明顯,肺部呈斑駁狀或大理石樣病變,部分患豬肺部出血,肺間質增寬,氣管和支氣管內出現大量的泡沫;淋巴結廣泛性腫大、出血,尤其是腹股和肺門淋巴結;肝臟腫大、瘀血和有壞死灶,呈黃土色,其質地變脆;心冠狀溝脂肪及心內外膜等伴有出血點;出現多發性漿液纖維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胸腔及腹腔有纖維蛋白滲出,部分病豬心包膜被一層黃色內容物包裹。
以清熱祛濕、消腫解毒、止咳化痰、補脾益氣等為主。病豬發病初期可用銀翹散、桑菊飲;病癥中期可用麻杏石甘湯或大承氣湯、白虎湯、葛根芩連湯、白頭翁湯;病癥后期,出現斑疹,可用玉女煎和化斑湯;病重期患豬皮膚又紅又紫,而且伴有出血癥狀,可用犀角地黃湯、導赤散。
疾病早期還可用黃連、穿心蓮、桔梗、炙黃芪、地榆、蒼術、甘草、雄黃,加清水浸泡2 h 后文火煎煮40 min,待煎液稍涼后加入燒干蟾、冰片,給病豬灌服,每頭豬每天服1 劑,早晚各服用1次。諸藥調和,能夠達到抗病毒、抗炎的功效。
疑似病豬每天煎服梔子、金銀花、板藍根、大黃、石膏等,可起預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