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
2021年8月,美國和北約從阿富汗倉惶撤軍,其對阿富汗長達20年的軍事干涉在“喀布爾時刻”中黯然收場。20年中,美國打著“民主”“人權”旗號對阿富汗軍事干涉,以“打恐”“平叛”之名在阿各地濫殺無辜,給阿富汗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10多萬阿富汗平民在美軍及其盟軍槍炮下傷亡,1000多萬阿人淪為難民。但這并不意味著美在阿“善行”的終結。美撤軍后,凍結阿中央銀行近百億美元海外資產,并對阿富汗實施嚴苛的金融管制與封鎖,令阿經濟民生困境雪上加霜,制造了新的人道危機,阿難民潮風險陡升,正可謂“舊孽難消又添新債”。
阿富汗難民問題由來已久。上世紀70年代,美國和蘇聯從冷戰出發,加劇對阿富汗的爭奪。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逃亡巴基斯坦、伊朗的阿富汗難民兩年內達到約370萬。1992年,阿富汗內戰爆發,引發新一輪難民潮。1996年,阿富汗塔利班首次執政,舊政府官員、教師、醫生等受教育層次較高的精英階層大量外流。2001年,美國發動阿富汗戰爭,當年便有數十萬難民外逃。這40多年間,形勢時有好轉,部分難民回歸,但阿富汗難民問題始終沒有解決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到2020年底,聯合國難民署授權保護的阿富汗難民約有260萬。外界普遍認為,實際規模遠超這一數字,僅在巴基斯坦和伊朗的阿富汗難民就超過550萬。阿富汗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難民來源地之一。
阿富汗歷經40多年戰亂動蕩,同美對阿政策難脫干系。美出于地緣政治和謀霸維霸需要,在阿大搞“代理人戰爭”,只顧自身利益,不管他人死活。除阿塔首次執政期間外,美在阿其他歷次難民潮中均扮演了“推波助瀾”乃至“始作俑者”的不光彩角色,背負著不可推卸的歷史責任。
2021年,阿富汗形勢突變,催生新一波難民潮。據聯合國難民署發布的報告,2021年1月到7月,有超過55萬人因戰亂被迫逃離家園,阿境內流離失所者超過300萬,如情況持續惡化,將有超過50萬難民流亡境外。隨著嚴冬到來,阿民眾面臨的“糧荒”“錢荒”問題日益突出。

阿富汗國土總面積約65萬平方公里,高原和山地約占80%,可耕地面積只占12%,全國年平均降水量240毫米左右。自然條件不佳,農業技術落后,導致阿富汗農業生產效益低下,糧食常年不能自給。2021年夏天,受局勢影響,大批民眾逃亡,夏糧收割被誤。部分地區遭遇嚴重旱災,大量小麥歉收。2021年全年糧食產量預計僅460萬噸,較去年銳減20%,缺口280萬噸以上。世界糧食計劃署報告顯示,98%的阿富汗人面臨吃不飽飯的問題,約60%(約2300萬人)面臨重度糧食不安全狀況,其中1407萬人重度缺糧,874萬人嚴重缺糧。
此外,阿民眾還面臨著嚴重的“錢荒”。美凍結阿海外資產,其他西方國家和國際組織因忌憚美“長臂管轄”,隨之停止向阿金融系統注入美元,使阿富汗淪為“金融孤島”。由此帶來至少三方面不良影響:一是阿富汗臨時政府無法使用外匯進口糧食等緊急物資;二是阿富汗銀行系統運轉困難、現金流動性短缺,經濟運行嚴重受阻;三是國際社會向阿富汗提供援助、助力經濟重建受到限制。

據聯合國難民署發布的報告,2021年1月到7月,阿境內流離失所者超過300萬。圖為阿富汗霍斯特難民營的難民。
相較而言,“錢荒”比“糧荒”造成的問題更加嚴重,而解決“錢荒”的鑰匙掌握在美國手中。美國凍結阿富汗人民救命錢的做法遭到越來越多國家反對,現在迫于壓力“擠牙膏”式地、姿態性地放開部分金融管制措施,其效果猶如“關掉水龍頭,卻佯裝用瓶裝水幫助救火”。說到底,阿富汗人民的救命錢在美國手里只是其實現利益最大化的工具。
解決阿富汗難民問題既要救急,也要救窮;既要輸血,也要造血。當務之急是向阿富汗提供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幫助阿盡快緩解人道主義危機,穩定和恢復經濟,避免出現新的難民潮。作為阿友好鄰國,中國一直積極采取實實在在的行動,向阿民眾“雪中送炭”。中方向阿富汗提供價值近三億元人民幣緊急人道主義援助,受到阿人民歡迎。中方開啟“松子空中走廊”,是貿易惠民的有益嘗試。巴基斯坦等地區國家也紛紛對阿富汗伸出援助之手。解決阿人道和難民問題應正本清源。造成阿當前困局的國家更有義務率先行動,承擔主要責任。美尤其應調整對阿政策,解除單邊制裁,為國際援阿行動掃清障礙,提供助力。
同人道和難民危機相比,阿富汗的經濟危機更具根本性。長期來看,要解決阿難民問題,最終還是要靠發展。幫助阿恢復經濟和發展才是解決阿難民痼疾的根本之道。回首過去20年,美對阿進行“民主改造”,國際社會也投入大量援助,卻使阿患上“外援經濟”依賴癥,仍是世界最貧窮國家之一。這再次證明,外國發展模式可以借鑒但不可移植,外部援助可以接受但不可依賴。唯有自力更生、自我造血才是正途。國際社會也要同阿新政權保持接觸、積極引導,幫助阿臨時政府維持政府機構正常運作,維護安全穩定,推進經濟社會恢復和重建,支持阿富汗找到一條符合國情的發展道路,實現自主發展,融入地區發展格局。這樣才能使阿難民問題治標又治本,不再是阿富汗和國際社會的夢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