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旭軍




阿木老師剛進教室,就看到班里四大“調(diào)皮王”站在前面。原來,他們推來推去,撞到了花盆,花盆倒地摔成了八塊。“我們真不是故意的,我們愿受罰!”四個“調(diào)皮王”誠懇地說。
阿木老師哈哈一笑:“就罰你們當臨時演員吧!”于是他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題目:四個學生,每兩個學生一組,共有多少種不同的分組方法?
在同學們嘻嘻哈哈的笑聲中,四個同學排來排去,排暈了。“老師,我們剛剛排了幾種了?”阿木老師讓他們回到位子上,然后嚴肅地說道:“無序思考,會事倍功半!”大家這下安靜下來,細細地思考起來。過了一會兒,一位同學舉手表示完成了,然后,他把思考過程寫到了黑板上。
阿木老師點點頭,在黑板上畫了一條線,讓大家數(shù)一數(shù)共有多少條線段。
“數(shù)學王子”看機會來了,得意地說:“我畫個圖說明一下。”
“因為線段沒有方向,即線段AB與線段BA是同一條,所以共有3+2+1=6(條)線段。”
同學們恍然大悟:“這兩道題目其實是一樣的呀!”阿木老師笑著不說話,又出了幾道題。
右圖中有幾個三角形?
數(shù)圖形,要做到有序思考,常用的方法是枚舉法。
先數(shù)單個的三角形:△OAB、△OBC、△OCD,有3個。
再數(shù)由2個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OAC、△OBD,有2個。
最后數(shù)由3個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OAD,有1個。
共有3+2+1=6(個)。
因為本題中的每個三角形都可以由頂點O和線段AD上的任意1條線段確定,所以只要數(shù)出線段AD上共有幾條線段就可以了。
線段AD上有4個端點,以A點為其中1個端點的線段有:AB,AC,AD;以B點為其中1個端點的線段有:BA,BC,BD;以C點為其中1個端點的線段有:CA,CB,CD;以D點為其中1個端點的線段有:DC,DB,DA。
去掉重復線段,共有3+2+1=6(條)線段,所以共有6個三角形。
大一點兒的正方形,最起碼是由4個、9個、16個(平方數(shù))……小正方形組成的。
枚舉法:
最小的正方形:9個。
稍大的正方形:4個。
最大的正方形:1個。
共有9+4+1=14(個)。
數(shù)線段求正方形個數(shù)。
每條邊上,邊長為1的線段有3條,所以邊長為1的正方形有3×3=9(個);
每條邊上,邊長為2的線段有2條,所以邊長為2的正方形有2×2=4(個);
每條邊上,邊長為3的線段有1條,所以邊長為3的正方形有1×1=1(個)。
共有9+4+1=14(個)。
最小的基本長方形共有12個,長邊有4個端點,寬邊有5個端點。
試著考慮枚舉法。最小的基本長方形有12個,由2個基本長方形拼成的有……
過程繁雜,不太適合用枚舉法。
一個長方形就是一種長邊和一種寬邊的組合,所以可以利用數(shù)線段的方法。
如圖:
長邊有3+2+1=6(種)線段;寬邊有4+3+2+1=10(種)線段。
根據(jù)排列組合的乘法計數(shù)原理,共有6×10=60(個)長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