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成有
常見的物業糾紛包括:個別業主因繳費等問題與物業管理公司產生的糾紛,其本質從屬于債務糾紛;物業公司員工因傷病等與物業公司發生的糾紛,其本質從屬于單位內部糾紛;部分業主因繳費、施工以及變電器等小區公共設施阻礙采光或污染等與物業公司發生的糾紛等。
“化解事態第一,多部門聯動,防止出現過激行為”,是處置物業糾紛類警情的主要原則。
【操作規程】
1.科學接警。接警時,要向報警人詳細了解糾紛的內容、形勢、規模、持續時間等情況。報警人提供微信、微博的,要盡量請其發送現場照片、視頻等,為處警做好準備。接警時已確認現場糾紛規模較大的,應及時報告上級,聯系住建部門等主管部門派員到場。
2.按以下次序和優先級選擇攜帶處警裝備:催淚噴射器、執法記錄儀、對講機、伸縮警棍、手槍、警用急救包、手銬、警用強光手電(夜間)等。
3.民警趕赴和進入現場時,不能與任何一方表現出相識、相熟等情況,更不能與任何一方過度寒暄,民警站位和身份角色選定務必凸顯中立性。
4.了解并報告現場情況,第一時間隔離各方。糾紛規模較大、警力有限無法有效控制的,及時呼叫增援,期間以觀察、勸解為主,勸解時應順勢而為并從人群中權威較高或年齡較大的長者入手。
5.糾紛規模不大,現場出現過激行為的,要果斷予以制止。決定制止的,務必要指令明確、態度堅決、舉止威嚴,以避免現場糾紛人員“看人下菜碟 ”進而導致指令無效和產生抗法行為。指令明確但遭遇現場以個別人員推搡、抱大腿等方式抗法的,在口頭警告之后果斷噴射催淚噴射器制服。
6.經了解屬于物業承諾事項未落實、物業管理費用等引發的糾紛,經調解當事人不接受的,要告知雙方到物業主管部門解決糾紛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7.對以車輛堵塞通道、道路等方式擾亂公共秩序的,應立即勸離。勸離無效的,應予帶離,依法對行為人、涉事車輛予以治安處罰、處理。
8.填寫、存儲接處警記錄;按規定提取、封存執法記錄儀視頻;處警結果需要制作法律文書的,按有關規定辦理。
9.將有關情況通報輿情等部門,后者及時開展網上輿情監測、研判,做好引導應對準備,防范輿情風險。
【注意事項】
糾紛規模小,警力優勢大的,勸解與處置并重。決定處置時務必堅決果斷,防止因長時間拖延引發圍觀、聚集和事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