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編輯:張羽
1 Memorial of Everyman 凡人紀念塔
Wutopia Lab
由建筑師俞挺和設計師閔而尼創(chuàng)立于上海,是一所以魔幻現實主義,創(chuàng)造日常奇跡的全球本地化先鋒建筑設計事務所。Wutopia Lab以復雜系統(tǒng)這種思維范式為基礎,以上海性和生活性為介入設計的原點,以建筑為工具,推動建筑學和社會學進步的建筑實踐實驗。
Wutopia Lab 曾 獲 得2020 IF Design Award,入 選2017、2019年 度AD100 榜 單, Archdaily 評 選 的a selection of the world’s best Architects,以及2018 年Architectural Record 評選的Design Vanguard,是2018 年度唯一入選的中國事務所。
俞挺
生活家、建筑師、美食家、作家,Wutopia Lab 創(chuàng)始人,Let’s talk 論壇創(chuàng)始人,城市微空間復興計劃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FA 青年建筑師大獎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2019 年獲得HD-Wave of the Future Honorees ,2019 年度IDEAT Future Award 的理想家年度設計師提名獎,2018 年Frame awards-designer of the year-Shortlist,入選2017 年、2019年《安邸AD》AD100 榜單,2015 年福布斯中國最有潛力建筑師。
設計公司:Wutopia Lab
主持建筑師:俞挺
項目建筑師:穆芝霖
設計團隊:潘大力、徐楠、米柯潔、李子恒
施工圖設計公司:上海筑盟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業(yè)主單位:上海乾藝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上海弘力幕墻工程有限公司
結構顧問:繆濱海
照明顧問:張宸露
攝影:CreatAR Images
出鏡:穆芝霖
地址:上海崇明
時間:2020.4~2021.10
面積:25 m2
材料:鋼、玻璃
2 立面圖 (左);剖面圖 (右)
1 透明的塔頂
2 紀念塔外觀
Wutopia Lab 把光明食品下屬東灘源(前哨農場原12 連)的一個廢棄水塔改建成獻給所有在絕望時刻做出英雄行為的普通人們的凡人紀念館 Memorial of Everyman。
當你絕望,
心跳得很慢,要停下來了!
要喘不過氣了!
出汗,視力模糊,肢體僵硬,大腦一片空白了。
慢慢滑倒,縮成了一團,
空氣像薄膜緊緊包裹著你。
有時悲號,有時叫不出來。
命運最后一擊,就這樣,來吧。
醫(yī)生輕聲講著她[1]的病情。
我就像被拋上時間淺灘的鸚鵡螺,
色澤鮮艷卻正在失去活力,絕望。
陸靜娟[2],跳進了缺口。
冬季的水刺穿了骨頭。
冬季的水要淹沒圍墾的土地。
絕望,
大家,都跳進了缺口。
“人就像波浪,就是大海的樣子。”
拜年潮[3]低了頭,
在小洪壩[4]外嘆著氣。
希望。
2021 年了,
織布廠是酒店了,是會議中心。
邊上的水塔,有些寂寞。
高級套房,
私密的下午茶空間,
它聽到了關于未來的竊竊私語。
絕望。
我卻聽到了大地上回蕩的記憶,
不要忘了,
陸靜娟們。
希望。
凡人紀念堂
陸靜娟們是上海。
是不太為人熟悉的上海,
那個集體主義和個人勇氣的上海
和,讓潮水嘆氣的號子。
不要忘記了吧。
水塔應該是一個紀念館了,
那些在絕望中
奮力一擊的普通人啊。
都值得被記住哪。
英雄的凡人。
4 夜晚的燈塔
3 塔頂眺望
5 水塔中的金塔
Tower into tower,
84 根細細的金桿,
構成了金色的塔。
這是金色的陸靜娟們
以身堵漏,
金塔插在了水塔中。
閃閃發(fā)光的螺旋樓梯,100 級。
從1921 到2021。
普通人,
在荒灘上創(chuàng)造豐收,
才有,
更多的普通人,
在上海創(chuàng)造繁榮。
“上海是我長大成人的所在,
帶著我所有的情懷。”
低頭看,是上海啊。
光在水泥墻壁上,
鑿了個三角。
“萬物皆有罅隙,
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金塔的玻璃頂,
會發(fā)光。
那是光明頂,
水塔是燈塔了,
“生命皆圣潔,活著即喜悅。”
現在,她很好,
現在,她的呼吸聲就像甘霖。
絕望,
她和我一起奮力一擊、
希望。
走100 級臺階,很累,
但頭頂的光線越來越強。
最后站在樓梯的頂端,你喘著氣,
繼續(xù)喘著氣。
然后向著東方看去,
wow,
遠處地平線一條細長圍墾的邊界線,連綿不斷,
仿佛無數人站在水里[5]
那就是“大海停止之處”。
“大海從未拍擊到孤獨之處
從未有別人在懸崖下粉身碎骨“
—— 楊煉《大海停止之處》
注釋:
[1] 閔而尼,俞挺夫人,Wutopia Lab 創(chuàng)始人。
[2] 以身堵漏:1959 年,崇明島數萬圍墾大軍筑壩截流。大壩行將合攏時,水流越來越急。這時,一位名叫陸靜娟的女青年,帶頭躍入了合攏口,百余位民工也紛紛跳入水中。大壩終告合攏。摘自:《崇明圍墾往事》 來源: 解放日報 作者:柴燾熊 時間:2018-10-26
[3] 拜年潮:一年之中海洋及沿海江河中受潮汐影響而漲落較大的水流。
[4] 小洪壩:攔截洪水的建筑物。
[5] 1965年12月26日,燈桿港壩口即將合攏時,“拜年潮”又來了。沈馬西、李邦固、毛明德、胡永祥、朱彩國、吳貽山、黃成輝等28 位青年脫下棉衣棉褲, 跳入急流之中,筑成三道人墻。大壩終于合攏。摘自 :《上海市前哨農場場志》第六節(jié)“斗蛟龍”奮不顧身,1985,P9-10 來源:上海市前哨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