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浩 江蘇凱進生態(tài)建設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師
在城市綠化方面,道路綠化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城市綠化體系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城市道路上,樹木和鮮花的種植可以將降噪降塵、改善城市氣候等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并滿足城市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性需求。同時,借助調整植物配置、更新樹種等可以使城市面貌得到不斷豐富,不僅可以改善居民的居住環(huán)境,還可以將城市整體形象提升上來?;诖?,加強城市道路綠化施工至關重要,而且城市道路靜態(tài)區(qū)域的綠化景觀工程同樣不容忽視,確保良好的工程建設水平,從而統(tǒng)一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生態(tài)效益之間的關系。
以某城市的—綠化工程為例,綠地面積在20 000 m2左右,項目工期為60 d。分析當地氣候可知,夏季炎熱冬季不寒,雨量充沛,雨熱同季。該項目施工隊為了有效落實綠色通道的主題建設,積極踐行滿足使用功能、減少環(huán)境污染等目標。
在地區(qū)景觀綠化工程設計中,積極踐行綠化這一宗旨,對于標準、質量等要求比較高,以此來實現創(chuàng)優(yōu)工程思想目標。同時在原則方面,既要求整合綠化、美化以及休閑功能,又側重于鄉(xiāng)土樹種的主體作用,而外來樹種則屬于輔助性角色。同時,積極整合喬木、灌木,保證四季常綠。基于植物造景,再借助園林小品的輔助,以此來將主題思想發(fā)揮出來。在行道樹中,董棕樹和小葉榕分別處于主體和輔助的地位,南向、北向分別以單株線形栽植、叢狀栽植為主,在規(guī)則綠化帶中進行置入,以此來將規(guī)則性、整齊性以及美觀性等發(fā)揮出來,密切融合于道路,從而賦予道路綠化全新的生命力[1]。
在花草樹木生長過程中,土壤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針對土壤中的土粒,構成團粒結構需最佳,適宜植物生長團粒的大小最低為1 mm,最高為5 mm,孔隙應在0.01 mm 以下,以免根毛的侵入。通常情況下,表土的養(yǎng)料較多且土壤團粒結構的價值較高,而在改造地形的過程中需要剝去表土,因而容易影響植物的健康生長?;诖?,應對原有表土予以保存,并在栽植過程中實現高效化應用[2]。在該工程表土的掘取和復原方面,如要避免重型機械壓實土壤,則應在晴天借助倒退鏟車掘取表土,同時在平鋪過程中應不斷提高耕耘的精細化水平。
針對綠化地的整理不能只是簡單地清理垃圾,而是要確保樹木等植物的健康生長,保證植物根部能夠吸收養(yǎng)料和水分?;诖?,在施工過程中應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要確保根域層應有利于根系的伸長平衡,草坪和地被根域層生存的最低厚度為15 cm,小灌木與大灌木對應的分別為30 cm 和45 cm[3]。其次,要確保適宜的土壤硬度,為植物根系地充分伸長以及通氣性等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將土壤板結的發(fā)生概率降至最低。再次,土壤必須確保良好的排水性能和透氣性能,為了不斷提高填方整地效果,應確保團粒結構完善,必要時應加強暗渠等排水設施的設置。最后,確保適當的pH值,在花草樹木生長過程中,土壤的pH 值宜控制在5.5 ~7.0。
整個綠化過程中,地形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實際上土方地形的控制難度較高。
首先,在土方地形塑造方面的計算中,其精準性難以保證,為了最大程度地滿足精準性要求,挖機施工操作中該地區(qū)的綠化管理所積極安排專業(yè)負責人指揮現場情況,通過不斷調整與修改設計,以確保良好的視覺效果。同時針對地形處理工作,要求施工人員從現場地勢和圖紙要求出發(fā)。
其次,在土方數量的估算和應用方面遵循適量原則,同時由于不同單位的利益有著明顯的區(qū)別,因此土方施工單位從利潤角度出發(fā)而注重土方的增加。
再次,在地形的塑造方面要對未來的實際效果進行充分考慮[4]。一般在初期施工完成后,外運的新土密實度較低,土坡最多會下沉10 cm,土方地形的定形至少需要1 年左右,對此施工單位應樹立整體意識和長遠意識。
最后,在土方回填過程中,如果某一區(qū)域的其他土層回填較多,土壤稀松程度較高,就會不利于植物的扎根,甚至影響樹木種植的成活率,因此要求施工單位在回填后借助推土機進行壓實,進一步確保植物成活。
為了確保城市道路植物造景設計水平的穩(wěn)步提升,應遵循最優(yōu)的設計方法,為規(guī)劃設計提供可行的依據,滿足簡潔性和流暢性等需求。針對該工程的綠化,當地綠化管理所對于道路景觀的動態(tài)效果重視程度較高,積極整合點線面,線形布置,在道路兩側綠化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對于沿路視覺焦點與交叉點的重點美化設計也得到了廣泛應用,成片布置灌木和喬木促使植物塊面的形成,以此加強視覺觀賞效果[5]。在喬木、灌木搭配方面,地域空間利用程度較高,下層、中層以及上層分別布置著灌木、地被、小喬木以及大喬木,為復合型生態(tài)綠化空間的構建提供便捷,而且借助該搭配方式可以實現綠地的高效利用,使植物造景景觀的生態(tài)性得到充分發(fā)揮。
通過對當地氣候條件進行分析,冬春季節(jié)為最適宜綠化施工的季節(jié)。但是該地區(qū)太陽直射紫外線最強是在9 月,為了維護正常的工期,并保證植物的成活率,該地區(qū)采取了以下實施舉措。一是廣泛應用袋苗或盆苗;二是在種植過程中不定期開展修剪;三是大樹應用大穴栽植;四是白天、夜晚分別進行整土、栽植苗木工作,施工不間斷。
城市道路綠化施工是城市道路靜態(tài)區(qū)域綠化景觀工程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骨架與核心,其主要包含土壤改良與苗木選擇和處理兩個方面的內容。
3.1.1 土壤改良
不同土壤成分的養(yǎng)分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土壤養(yǎng)分是苗木種植能否順利成活的重要影響因素,而且關系到種植后的生長發(fā)育。同時苗木品種的不同,對于土壤成分及養(yǎng)分的要求也有著極大的差異。在種植回填土中,存在淤泥、砂土等雜土成分,因此要求從土壤組成、待種苗木的營養(yǎng)需求出發(fā),控制土壤改良的幅度,將土壤的成分改善至最佳,同時保證其肥力,從而為綠化工程的順利推進奠定基礎。
3.1.2 苗木選擇和處理
選擇市政道路綠化植物時,應確保品種具有良好的滯塵性和防風性等,在道路綠化工程項目中,既要確保植物品種與道路環(huán)境條件相一致,又要具備良好的生命力與抗病蟲能力等。要想確保綠化種植施工的順利進行,必須積極落實即挖即種,為栽種苗木的成活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需要明確一點,在道路綠化方面應提高對喬灌木等移植施工的重視程度,分析移植過程中植物枯死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苗木根部所吸收的水分不足,再加上莖葉較大蒸騰作用的影響,導致難以確保苗木中水的平衡性[6]?;诖耍诜N植一般喬灌木樹苗的過程中,應合理修剪苗木的根、莖等部分,以此來提高種植的成活率。
首先,注重工程進度管理。為了促進工程施工的順利進行,應加強進度控制,將工程工期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并將企業(yè)資金投入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在這一過程中,基于施工管理人員角度,應從合同規(guī)定要求出發(fā),給予工程進度控制一定的制度性保證,同時要合理劃分承包單位的進度計劃,并嚴格檢查施工過程的順序,以此來不斷提高施工設計標準水平。除此之外,施工管理人員還應樹立高度的預防意識,既要合理維護工程進度,又要及時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從而發(fā)揮出促進整個工程順利進行的作用,工程進度管理流程如圖1 所示。
圖1 工程進度管理流程
其次,注重安全施工管理。在市政、綠化等交叉施工作業(yè)的影響下,再加上交通人流密集、車流量大等因素的存在,對于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所以施工安全管理不容忽視[7]。尤其在中央分隔綠化帶施工中,因為處于車行道路之間,所以加強安全措施勢在必行。此外,在挖掘種植穴施工前期階段,單位相關主管人員應將場地的地下管線以及設施的埋設分布等告知有關主管單位,防止在施工過程中損壞地下管線和設施,同時應注意與兄弟單位的協調交叉施工。
在綠化景觀工程施工過程中,要想提升施工中的技術含量,保證相關施工技術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就應加強施工技術管理,并將其與市政道路綠化景觀實踐過程結合在一起。首先,在選擇施工技術中應充分考慮施工技術的適用性和經濟性等,并積極落實相應的管理工作,保證綠化景觀施工技術的實際應用,進而確保施工技術實踐應用水平的穩(wěn)步提升[8]。其次,應從施工區(qū)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基于工程管理不斷強化施工技術管理工作實施效果,嚴格管理和控制綠化景觀施工技術應用過程。
相比于建筑工程,綠化工程擁有明顯的特點。在工程施工完成后,應積極開展養(yǎng)護管理工作,以此來有效延續(xù)和拓展綠色植物的生命。對此,在苗木栽植完后應加大養(yǎng)護管理力度,保證各種苗木的成活率,并與生態(tài)環(huán)境景觀的要求相一致。為了促進綠化施工過程的順利進行,種植和澆灌應同一天進行,以便于新填泥土充分吸收水分,密切整合苗木根系與土壤,確保良好的結合效果,進一步保證苗木成活。此外,在苗木栽植后為避免被大風吹倒,應落實打樁支撐作業(yè),同時在扎樹干時應加強草繩或麻包袋的應用,在澆濕后對于苗木的水分流失具有一定的預防優(yōu)勢。
傳統(tǒng)綠化景觀設計過程中,單一樹種、大面積草坪比較常見,這兩種形式對于綠化的重視程度較高,但是缺少對于生態(tài)與環(huán)保的重視。因此,在城市道路靜態(tài)區(qū)域綠化景觀工程施工中,必須要加強生態(tài)環(huán)保理念的滲透。其中,應將種植形式的多樣性發(fā)揮出來,促使復層種植形式的形成,主要包括喬木、灌木以及地被等。該種植形式有助于多層次植物群落的形成,不斷增強景觀設計的美觀性。同時還可以給予生物多樣性一定的保證,借助有效的綠地空間,確保綠化景觀的價值得到充分展現。
在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和發(fā)展過程中,加強城市道路靜態(tài)區(qū)域綠化景觀工程建設勢在必行。對此,應積極開展施工活動,借助規(guī)范化的施工全面改進現有城市道路綠化景觀面貌,進一步強化城市生態(tài)適應能力,切實維護人類生存和發(fā)展的穩(wěn)定性,同時還可以實現良好道路環(huán)境的構建,將我國城市建設提升到全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