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閣 安澤縣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局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工程師
安全和質量貫穿于建筑工程全流程中,兩者均是工程的重要發展方向,且彼此間有微妙的關系,即安全的環境有利于建設工作開展,從而保證質量;而各結構的質量達到要求后,又將營造安全的生產環境和日常使用環境,即需要同步提升安全和質量,相輔相成。建筑工程的建設環境復雜,可能存在各類干擾因素,因此有必要探討可行的監督管理方法,由專員有效落實到位,給建筑工程項目的開展提供保障。
建筑是我國的支柱型產業,在社會經濟良好發展的環境中,建筑企業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也需與時俱進,逐步朝著現代化、信息化的方向邁進。建筑行業的競爭日益激烈,市場參與者增多。這種情況下更加凸顯出提升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水平的重要性,此舉是企業增強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途徑,除了增加經濟效益外,還可帶來可觀的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
現階段,科學技術水平日益提高,廣泛應用于各行各業,建筑行業的發展也受惠于科學技術的進步,在互聯互通的環境下,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也需要拓寬范圍,與各領域或各行業形成互動的關系,例如引導建筑行業與經濟行業協作,共同促進彼此的發展。此外,建筑行業中存在多數的私營性質企業,因起步遲、經驗有限、人才資源不足等緣故,缺乏完善的內部監督管理機制,或是建立的制度形同虛設,均會影響監督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自然也難以給建筑的質量和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此時,提升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水平則顯得尤為重要,無論對于建筑企業、建筑行業乃至整個社會而言,均有顯著的現實意義。
建筑工程的建設規模較大,覆蓋范圍較廣,導致質量安全的監督管理工作也有其明顯的復雜性。因此,需要嚴格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行業規范開展相應的管理工作,及時識別威脅到安全、質量的各項因素,并及時進行有效處理,從根本上規避異常狀況的發生,為建筑工程的發展提供有效的推動作用。在建筑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中,需遵循全面化的基本原則,充分考慮材料、機械設備、人員、施工技術等方面,統籌兼顧,切實做好管理工作,發揮出各項工程資源的應用價值,給建筑工程助力[1]。為了更好地落實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需要建立適宜的安全生產制度,以此為導向,由專員將相關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落實到位。
(1)盡可能增強監督管理工作的適應性,以便經過相應的監督管理后有效滿足廣大群眾對建筑提出的各項要求,保證建成的建筑具有安全性、穩定性、功能多樣性等多重特征。
(2)為了保證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有效性,需要加強對各項施工工序的協調,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密切關注工程施工中的各項數據,以此為參考,合理地優化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持續提高工作水平。
(3)包容性也是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應具備的特征,該項工作需要貫穿于建筑工程始終,要求整體流程、各道工序均處于可控的狀態,從而營造良好的工程環境,促進各項工作的高效開展。
(4)拓寬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覆蓋面,例如材料、設備、技術等均是監督管理中需要著重考慮的對象。若識別到某些不利于建筑質量或安全的因素,則要及時指出,并進行妥善處理。
若建立新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需配備2個監督小組,由監督組長引導日常工作的開展,同時還包含備案室、辦公室及財務部,開展協同作業。監督站委派監督小組開展監督管理工作,由其根據報備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相適應的監督計劃,合理協調組內成員,以科學的方法做好安全監督和控制工作。
報備監督流程必須具備完整性,才能順利開展監督管理工作。監督小組是主要的參與主體,其中,監督組長起引導作用,負責項目監督管理工作的總體把控,監督員將自身職責范圍內的工作落實到位(實時監督和常規化檢查),在層次化的工作模式下,將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落到實處,保證工作成效,彰顯出其對建筑工程發展的促進作用。監督管理體系具體內容如圖1 所示。
圖1 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圖
監督站的工作任務繁重,監督小組每年平均需承接200個項目,具體的工作事項繁多,除了組織安全性判定外,還需要加強質量監督管理,通常每日需完成檢查的工地數量達到3個以上,而遇到特殊時期時,工作量進一步增加,所需監管的項目更多,同時,住戶投訴也是監督站小組需要重視的問題[2]。總體來看,監督站的管理工作量大、壓力大,而監督小組人員配置有限,存在需求旺盛而人才配置不足的矛盾,在此局面下,易出現質量安全監督管理不到位、不全面等問題,進一步導致質量問題和安全問題。
部分施工單位以非常規手段參與項目招投標,對整個招投標的流程化推進造成不良影響,例如刻意壓低價格,以期通過低價的競爭優勢創造效益。過度壓縮價格導致項目難以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不利于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相關工作的開展。部分企業在以過低的價格中標后,為了盡可能減少項目建設階段的成本投入,往往只能降低成本迎合項目需求。雖然針對項目采取了相應的安全措施,但礙于成本的制約,質量和安全的監督管理效果較差。事實上,施工企業刻意降低成本的情況較為常見,其會直接威脅工程的質量和安全,也會導致工程監管體系流于形式,甚至導致建筑行業呈現出扭曲的發展局面。
為了順利進行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需要建立一套與實際工程環境相契合的監督管理機制,梳理出清晰的工作流程,確定出具體的措施。縱觀現狀,部分施工企業對工程質量和安全的重視程度不足,由于意識層面的缺失,實際工作未能得到有效落實,易誘發質量或安全層面的問題。根據監督站日常工作反饋可以得知,部分施工企業并未建立相應的部門進行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導致員工日常工作松散,而為了保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監督站員工不得已參與到原本應由施工部門負責的工作中,出現工作錯位的情況。
材料是組成建筑結構的關鍵要素,將質量不達標的材料投入使用后易誘發質量問題乃至安全事故。導致建材不合格的原因較多,例如建筑單位為壓縮成本而選擇不達標的材料,在材料進場時未做好檢驗工作,或是采用假的產品合格證書蒙混過關,均會影響建筑工程的質量,同時也將埋下大量的安全隱患,在某些因素的促進作用下誘發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
建筑行業是社會經濟中的支柱型產業,對于推動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言有重要的作用,加之市場需求的提升,更應當積極突破既有的發展局面,強化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提高建筑建設水平。針對前述提及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問題,需要探尋合適的優化措施,構建更具適用性的管理機制和控制體系,從根本上改變以往盲目建設的具有認識,實現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粗放化向精細化的躍遷,將戰略目標和長遠利益緊密結合,由企業安排專員開展監督和管理工作,保證工程的質量和安全。
建筑施工人員必須貫徹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以正確的意識為驅動,促進工作的順利進行。建筑單位管理人員需要組織培訓,引導員工認識質量和安全對于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樹立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再進一步強化對質量和安全的管理,實現思想意識層面的有效提升[3]。形成正確的認識后,員工之間易凝聚出工作合力,協同推進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進程。隨著質量和安全意識的逐步強化,將建設出一支高度專業的施工隊伍,能以質量、安全等為基礎目標,積極投身于監督管理工作中,滿足建設需求。
建筑工程的復雜性較強,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體系十分必要,且對于招投標建設工程項目而言,該體系更為關鍵。所構建的管理體系需要符合行業標準,也應當針對項目實際進行深度整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
行政監督管理部門是重要的參與者,其需要高度重視招投標建設工作,合理設定招標底價(以保證工程的質量、安全為基本前提),并留有一定的盈利空間,使施工企業可從中獲得收益。對于施工企業,盈利是其投身于工程項目的主要動因,因此需要兼顧好質量安全和盈利的關系,營造適度的利潤空間,以此來建立并維持良性競爭關系,優化建筑發展結構,推動行業朝著規范化的方向持續發展。為此,建筑工程施工單位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合理地參與到招投標項目中。不僅于此,相關部門需建立可行的獎懲機制,促使施工企業積極加強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水平。
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機制的建立應具有針對性,即充分關注建筑工程項目的具體問題,確定切實可行的管理措施,以此來維護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效果。
(1)項目施工前,需以現場情況為出發點,制定質量安全控制方案。具體而言,施工管理部門需成為重要的參與者,深入現場做全面的勘察,高效整合信息,建立契合于工程需求的質量監督和管理機制[4]。對于制定的各項管理條款,其需要充分考慮到具體的需求,盡可能保證工程管控系統的可靠性。質量安全監督管理部門需要建言獻策,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控制措施,確定清晰的方向,以便完成施工流程制定等相關工作。
(2)施工管理部門需要將制定的工程監督機制落實到位,結合質量安全控制驗收措施,對項目整體質量做合理的優化。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需有較廣的覆蓋范圍,不遺漏任何一處,且尤其是容易忽略的隱蔽工程,更應加強對其的驗收與考核。在有效落實監督管理機制外,還需建立系統化的控制措施,在一系列措施的聯合把控下,改善整體監督管理效果,促進工程項目的平順發展,以便更好地實現項目的既定目標。
(3)抽查監督工作需要覆蓋至各建筑工程項目的各環節,客觀判斷實際施工質量,針對其中存在的不合格之處,深入分析具體的原因,制定合適的處理措施,有效解決問題,只有在保證本輪工序施工質量達到要求的前提下,方可根據既定的流程施工下一環節。唯有如此,才可以促進施工體系的完善,發揮出其“ 筑安全、保質量 ”方面的作用。
建筑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具有高度專業化的特征,為了順利開展工作,檢測機構需要積極參與其中,充分發揮出其在質量安全監管中的主體作用。此時,檢測機構的工作水平將直接影響到工程質量。為了提高工作水平,則有必要加強檢測機構的建設。從硬件方面來看,需要配套高精度、高穩定性的主流檢測儀器,保證檢測結構的可靠性;從軟件方面來看,則需要加強人才建設,形成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并合理引入前沿的技術,由人員將技術應用到位。通過軟硬件的結合,取得良好的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效果[5]。相關部門需要發揮出其監督管理職責,例如依據規范監督管理第三方機構,由此類機構根據需求富有秩序性地將工作落實到位,實現對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的雙重把控,提高工程的整體品質。
隨著公眾對建筑工程要求的提高,建筑行業從業者應積極探索,在建筑工程建設中加強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具體可以從制度的建設、人才的配置、軟硬件的結合等方面著手,通過多重措施的共同應用,保證建筑工程的質量和安全,從而建造精品建筑,更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也更為有效地推動建筑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