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廈門市五顯中學 林彬彬
伴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水平的迅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也在日新月異的不斷前進,人們已經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互聯網的表現形式之一就是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各個領域中都有著積極的影響,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也為我們高中數學教學打開一扇窗。但是現階段教師對信息技術的認識僅限于PPT 的使用和資料的查詢,那么,如何使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高中數學教學,如何借助信息技術提高數學教學效率是個值得探究的問題,下面將就此問題進行解析。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一定的優化和改進,而且合理引入信息技術可以化抽象難懂為通俗易懂,讓高中數學以一種直觀與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眼前,高中數學教學有效融合信息技術能夠提升教學的活力、趣味與有效性。科學融合高中數學與信息技術,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來開展教學活動,比如,在講授圓錐曲線的內容時,用多媒體直觀的呈現幾何圖形的變化狀況,學生們將可以以直觀的方式觀察到橢圓軸與焦距變化的規律,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度與提高學習效果,高中數學將變得更加具體與簡單。
在以往的高中傳統課堂上,高中數學的教學大多數時候都是就知識講知識,教師只關注知識內容本身,而忽視了與現實生活實際的關系,然而只需要做出一點改變,就是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借助信息技術,就可以大大地提升教學模式的豐富性,既能使課堂的形式、內容更加多姿多彩,也可以讓學生在更加“真實可見”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從而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進而激發出學生更多的親切感、參與感和主動學習的意識。
信息技術不僅可以豐富教學模式,還可以為學生們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無形中發揮了優化教學形式和課堂內容的作用。二者的有效結合可以滿足學生的認知特征,有效引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比如,針對《橢圓及標準方程》課程,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手段為學生們呈現行星的運行視頻,隨后在引入要學習的概念。可以為教學節約時間,還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科的邏輯性,數學教學形式與內容都將得到有效整合與優化,教學效率也可以得到大幅度提升。
很多心理學家表示,作為一個個體,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而學生的學習也是具有個性特點的,他們的許多行為意向都是從興趣出發的,所以人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反之,如果在學習中匱乏興趣,將無法提升學習效率,反倒失去學習的信心。興趣是驅使學生積極從事學習的內驅力,興趣可以幫助學生形成一種內驅力,激發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
在教學過程中,生動又具有情境的問題對學生更具有吸引力,而傳統高中數學教學一般是以書面冗長文字來進行傳授知識,此種教學模式很難激發學生潛在的學習能力與興趣,甚至可能會出現厭學的不良現象。那么,借助信息技術,以圖文并茂的教學方式代替冗長單調的文字,讓課堂教學展現的方式變得更加立體和豐富,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性,可以有效規避學生課堂注意力不集中的不良現象,有效提高學生們對高中數學課堂的積極性,保障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果和效率。
如果有效結合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數學將改變以往抽象難懂的特征,數學知識將以一種直觀與形象的全新形態出現在學生眼簾,學生的眼界可以得到擴展,借助信息技術有利于教師攻克教學中涉及的難點知識,學生們將更加深入的理解數學知識,理解能力也隨之得到有效提升。針對幾何圖形知識,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教學手段以視頻的方式來展示立體圖形,與書本的插圖相比較,立體圖形可以讓學生們更加容易了解到圖形的結構特點和性質。
借助信息技術能夠擴展數學課堂容量,為教師教授數學知識、習題與例題提供便利條件。教師可以借助PPT 課件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教會孩子以不同的視角來考慮問題,逐步培養學生們形成數學思維。尤其是變式訓練比較適合運用信息技術來開展,可以培養與提升學生的思維活躍性,讓學生們更加深入的理解數學知識。除此之外,高中數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效融合還能夠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如果教師一直采用單一的教學形式,勢必會降低學生們學習興致,信息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效結合可以豐富數學教學模式,大大提升學生們對數學課程的興趣。教學形式將變得既充滿趣味性又多彩多姿。
眾所周知,在這個知識不斷迭代升級的年代,時代在進步,教師也要與時俱進,緊跟現代教育發展的步伐。然而,我們不難發現許多老師只會在公開課或者其他大型講座上才會使用信息技術,只有極少數的教師會在教學內容需要或學生學習需要時使用。這表明大部分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上數學課缺乏主動性與自覺性。甚至大多數老師的信息技術水平都不高,許多老師都是網上直接下載資源,生搬硬套的講解,這不僅不符合校情學情,還違背了課改的初衷和教學原則。所以,掌握信息技術,并且在日常教學中將信息技術完美地融合于課堂教學之中,對教師的成長是有極大幫助的。
為了適應課程的改革,要求我們每一位老師在教學中也要與時俱進,緊跟改革的腳步,所以作為一名教師,我們更應該不斷地學習,具備先進的教學理論、信息技術等等,教師可以通過參加各校各級的教研活動、教學培訓等等來豐富自己的理論知識,還可以借助網絡,在網絡上觀摩優質課程的方法來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如今的網絡四通八達,信息十分豐富,不用出門,在家就能搜索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所以每一位教師要學會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借助信息技術查詢所需資源后,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來制作相應的課件,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取得超出預期的教學成果。
在教育改革的趨勢下,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的結合,已經勢在必行,將兩者有效地融合起來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如何科學合理地將現代信息技術應用到課堂中,如何利用信息技術將課堂中所有的重點難點突破,如何將學生難以接受和理解的內容轉化為“聽得見,摸得到”的東西,讓學習變得不再困難和遙不可及,讓學生真正體會“數學源于生活”,這就是我們一直在探尋的目的所在。
在高中數學課程教學中,首先學習的是函數這個知識點,針對函數的學習最佳方式為數形結合,為幫助學生們更加深入的理解函數知識點與認識函數的性質,教師應利用函數圖形來展開教學。那么,學生們在不認識和不了解函數圖形的基礎上是無法很好地學習函數的,無法正確解答出函數習題。
比如,在解答以下習題的時候,當x大于零的時候,不等式2x·x2≥1 的解集是什么?解決此類問題學生們可以借助畫圖的方式,大部分同學在畫圖過程中不難發現以上兩個函數的交點為A(-2,4),顯而易見,取得這個結果顯然是錯誤的,因學生沒有全面而明確地認識指數函數圖形,從而沒有將指數爆炸這一特征囊入到考慮范圍中。高中數學教師應指引學生借助幾何畫板來進行作圖,再引導學生們對圖形進行觀察。同學們在直觀的圖形中能夠比較容易地觀察到函數圖形的走勢,可以比較深入地了解函數圖像,對此類題都將有個全新與清晰的認識,為后續這類題的解答奠定基礎。
將信息技術引入平面解析幾何教學中能夠提升學生對圖形的認識與理解,在理解能力與感悟能力方面都可以得到有效培養與提升。高中數學教師應根據信息技術的亮點,以直觀的方式為學生們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幫助學生們學會在圖形中搜集有價值的信息,然后再對這些信息進行科學推斷。
比如,在學習《三角函數的圖像與性質》這節課程時,教師首先應以動畫的形式為學生們呈現“沙漏顯示的簡諧震動圖”,三角函數的圖形可以以具體形象與直觀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眼前,學生們不僅可以深入理解三角函數的圖形與性質,還認識到三角函數在其他學科的利用,認識到三角函數圖像的重要作用,了解到學習三角函數相關知識的必要性。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根據他們的認知結構,他們一般采用初中階段學習的描點方法來描繪函數圖像,然而繼續采用描點方法是不能精確制作出正弦函數圖像的,應借助幾何畫板軟件來進行制作,此軟件可以以動態化的方式展示正弦曲線的變化過程。所以,針對正弦曲線應利用幾何畫板軟件的幾何方法來繪制。
信息技術有效融入高中數學教學活動中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與水平,學生們經過親手操作、親自觀察與思考,能夠歸納出高中數學知識中存在的規律、性質與定力,且可以總結出自己的結論。假如仍舊采用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與模式,教師直接向學生們闡述答案與結果,因數學知識自身抽象性的特征,學生們將很難理解其中蘊含的本質。那么,在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合理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來呈現教學內容,學生們將可以比較容易的理解、掌握與接受知識。加之,利用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們在課堂學習中親自探究、體驗與學習數學知識,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還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新的知識。
比如,在學習《三角函數》這節課程時,假如運用以往的教學模式,教師將三角函數圖像畫在黑板上,然后再用冗長復雜的語言來進行傳授與講述,然后引導學生們就黑板上三角函數圖像進行觀察,利用傳統教學模式來教授數學知識,課堂時間都將浪費在板書和作圖上,學生們也沒時間去探索,有時圖像畫的不夠精確,也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讓學生很難上升到數學理論知識。所以,高中數學教師應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幾何畫板軟件,合理利用數學實驗法,為學生們呈現圖像的變化趨勢與規律。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們親自進行實驗操作,讓同學們了解到不同的值與圖像變化的規律。隨后,引導學生們取不同的值,將值的順序進行改變,以此來進行反復實驗,讓學生發掘其中蘊含的規律。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們將有效提升動手實踐能力與分析思考等綜合能力,促進學生們逐步形成數學思維。也大大的縮短了作圖的時間,把更多的時間交給學生去探索討論,讓學生自己去挖掘知識,更能讓學生容易接受。
在以往高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一般借助數學模具來進行幾何教學,幾何圖形的展示工作是數學模具,不能動態化地展示圖形變化過程是此種教學模式的一大弊端,那么,如果有效融合高中數學與信息技術將可以彌補上述教學弊端,可以為學生們呈現動態化的圖形變化過程以及圖形內的結合關系。
例如,在學習《旋轉體與簡單組合體的結構特征》這節課程時,為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關于旋轉體的知識,為了給學生們呈現一個動態化的圖形,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來開展教學,以動態的形式展示直角梯形、直角三角形與矩形圍繞一邊旋轉的變化過程,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且探究將要形成的圖形。當學生們看到圖形逐步變為圓柱形時,學生們會比較深刻的理解與掌握此內容。隨后,教師再講解知識,會有效減小數學知識的難度,可以建立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高中數學與信息技術的合理融合不僅可以豐富教學方式,還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學生們還可以掌握現代技術的運用方法,一舉多得。
由上可知,信息技術與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融合具有重大的教學意義,教學意義主要包括:易化高中數學知識、豐富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理解水平與數學思維等等。那么,高中數學和信息技術的結合途徑為:借助信息技術來動態展示數學圖形、借助信息技術來解析數學的實質、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生理解水平、在數學函數圖形教學中引入信息技術等。借助信息技術,讓學生從“學數學”到“做數學”和“用數學”,這才是真正的深度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