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或將對中國汽車供應鏈未來走向產生深刻影響的戰略峰會,為2022 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拉開序幕。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介紹了工信部為保供穩鏈所做的努力及下一步重點發力方向。
6 月27 日下午,以“汽車強國目標下的汽車供應鏈新生態建設”為主題的戰略峰會在湖北武漢經開區舉辦,作為2022 中國汽車供應鏈大會暨首屆中國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生態大會的重要環節,這場峰會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擔任主持人,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副司長郭守剛、電子信息司副司長楊旭東、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主任瞿國春等部委領導,湖北省副省長趙海山等湖北省、武漢市和武漢經開區領導,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克強、蹇錫高,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院長趙福全等行業頂級專家,重點整車企業代表,黑芝麻智能、地平線等供應鏈創新企業代表等近百位業內人士與會,圍繞“加快構建供應鏈新格局,全力打造產業鏈新生態,實現汽車強國建設新跨越”相關話題展開熱烈討論。郭守剛在峰會上進行了總結性發言。
在當前中國汽車產業發展特殊而又關鍵的時期,共同探討如何構建安全可控的汽車供應鏈體系和創新生態,恰逢其時、意義深遠。
汽車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產業鏈長、涉及面廣、帶動性強、國際化程度高,某個地區的相關企業出現供給不足甚至暫時停產,都會給產業鏈安全穩定帶來較大挑戰。今年3 月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疊加原材料價格上漲、芯片供應緊張等多重因素,給我國汽車工業經濟運行帶來嚴重沖擊。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有關地方和部門迅速采取行動,組織搭建“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協調平臺”,協同上海、江蘇、吉林等工信部門攻堅克難,累計推動解決企業物流運輸和復工復產問題6000多批次,同時積極引導上游原材料價格理性回歸,著力保障汽車芯片生產供應,營造汽車產業發展的良好環境。汽車和零部件企業積極開展生產自救,努力將疫情等影響降到最低。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國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已經暢通穩定,整車生產全面恢復。
根據機動車出廠合格證數據顯示,6 月1—26日,15 家重點汽車企業集團累計產量達168.4 萬輛,同比增長15.9%,較5 月同期增長48.3%。與此同時,國家層面陸續出臺穩定汽車消費、支持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5 月底,國務院研究出臺穩經濟一攬子措施、明確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 億元等政策;上周,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加大促進汽車消費的支持政策,進一步釋放汽車消費潛力。上述政策為產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相信在各方努力下,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將再創佳績。
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是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在當前形勢下,召開此次供應鏈大會,搭建上下游溝通交流平臺,對促進汽車產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堅持“供需兩側發力”思路,錨定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發展大勢,兼顧效率與安全,不斷增強供應鏈產業鏈韌性,推動新型產業生態構建,努力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快補齊產業鏈短板。持續加強行業運行情況監測分析,及時發現產業鏈供應鏈問題,加強汽車芯片保供和動力電池原材料穩價工作,全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
關于汽車芯片保供。2020 年下半年以來,全球汽車產業受到芯片供給不足影響。近期,隨著國內散點疫情得到控制,整車生產加快恢復,汽車芯片結構性短缺問題凸顯,多數企業反映訂貨周期長達52 周,短缺芯片的品類也相對較多。
前期,工業和信息化部已牽頭成立汽車半導體推廣應用工作組,強化央地工作協同,加強整車、零部件和芯片企業之間的供需對接;實施汽車《公告》管理便企服務措施,促進替代產品裝車應用;配合有關部門調查汽車芯片囤貨居奇、哄抬價格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多措并舉提升生產供給能力,保障汽車產業平穩運行。
下一步,工信部還將持續關注汽車芯片供需情況,進一步暢通芯片產供信息渠道,完善上下游合作機制,支持行業企業自愿進行庫存調配、產品拆借等;梳理急需汽車芯片產品清單,引導整車、零部件和芯片企業協同創新,支持芯片企業加快擴充產能、提升供給能力;編制發布汽車芯片技術標準體系,加快建立完善第三方檢測服務能力,研究設立汽車芯片專用險種,進一步創造良好發展環境。
關于原材料穩價。2021 年起,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進而引發動力電池、新能源汽車連帶漲價。前段時間,工信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組織召開鋰行業運行會、上游材料漲價問題座談會,遏制了碳酸鋰的價格上漲趨勢,但目前鋰資源仍處于高位運行,同時鈷、鎳以及石墨負極用的石油焦等原材料也在大幅漲價,給企業生產運營帶來很大壓力。
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從三個方面做好動力電池原材料保障工作:一是引導上下游企業加強供需對接,通過簽訂長期協議等建立穩定合作關系,協同應對資源供應及價格波動風險;二是加快推進國內資源開發利用,指導地方主管部門做好相關企業生產要素保障工作,持續提升國內資源供給水平,同時支持龍頭企業按照國際規則聯合開發海外資源;三是推動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研究制定鋰等再生原材料標準,完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推動更多可回收資源的循環利用。
工信部將持續用好汽車產業鏈供應鏈暢通協調平臺、“數字工信”運行監測平臺,加快汽車行業大數據平臺建設,發揮大數據技術在經濟運行監測中的積極作用,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動態監測,同時積極推動實現部門相關數據共享共用,夯實行業管理的數據基礎。組織制定汽車產業鏈全景圖、汽車芯片產品圖譜,摸底掌握國內相應技術和應用發展動態,支撐推廣應用、技術攻關、產能提升等工作開展。
面對近期的疫情散發、供應緊張、復雜國際形勢等突發情況,行業企業也要未雨綢繆、提前準備,在現有供應鏈體系中建立有效的監測能力,及時識別供應環節風險隱患,并制定相應的應急措施;加強與供應商的協作和數據透明化,適當建立關鍵材料、芯片等物料的庫存儲備,進一步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提升應對突發情況能力。
關于加大充換電設施建設力度。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配合國家能源局落實《關于進一步提升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的實施意見》,目前正加大高速公路、居民小區、單位內部等充電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推進充電運營企業平臺建設及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充電基礎設施服務保障能力。工信部組織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組織試點城市加強技術研發、開展示范應用、優化產業生態,加快換電技術標準制定,建立換電汽車監管平臺,推動新能源汽車與能源深度融合發展。
關于車用操作系統。操作系統是汽車智能化、網聯化發展的“靈魂”,是未來汽車產業軟硬競爭力的關鍵。當前,國內外整車、零部件和互聯網等企業紛紛加快車用操作系統布局。我國車用操作系統發展雖取得一定進展,但仍面臨企業協同不夠、軟硬件匹配不足、測試評價能力缺乏等問題。下一步,工信部將組織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等行業機構,聯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快突破新一代電子電氣架構、域控制器、核心元器件等關鍵技術,引導聯合攻關智能駕駛操作系統,推動建立產業應用生態,逐步提高操作系統應用比例,加快實現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化發展。
關于車路協同發展。隨著汽車網聯化、智能化加速融合發展,車路云融合發展路徑成為全球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普遍共識。世界各汽車強國紛紛加速車路協同發展路徑探索,美國交通部持續發布“ITS 戰略規劃”五年計劃,歐盟組織行業聯合編制“網聯、協作和自動化出行路線圖”。我們也需要進一步凝聚中國實踐共識,豐富“單車智能+網聯賦能”的內涵,組織編制車路云融合發展推進方案,明確新的發展階段的目標和任務,同時組織開展車路協同C-V2X 發展路徑研究,推動建立支撐C-V2X 發展的標準體系,加大5G基站、聯網終端等部署力度,進一步形成發展合力,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本文根據嘉賓在峰會上的發言內容整理,未經本人審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