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0日,北京冬奧會全部比賽結束,最終挪威隊的成績單為16金8銀13銅,列冬奧會獎牌榜之首。在以往23屆冬奧會中,挪威有8次登上獎牌榜榜首,占據冬奧會中獎牌榜第一位。若按人均計算,挪威的成績更為驕人。該國約有530萬人口,在上屆平昌冬奧會,挪威曾獲得39枚獎牌,相當于每100萬挪威人中就獲得了7.3枚獎牌。
挪威國家旅游局市場經理馮燁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實際上,‘ski(滑雪)’ 就是個挪威語詞匯,源于古諾爾斯語中的‘skid’。而挪威國名的含義便是‘通往北方的路’。”資深能源市場分析師秦炎在挪威旅居多年,她對此也感受頗深。高山滑雪等運動需要專門的場地,即便她居住的小鎮并不大,周圍也有好幾個雪場。有一個距離她家里車程僅10分鐘,另有兩個車程30~40分鐘。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該市的地鐵便可通向各個森林和雪場。
但自然因素只能部分解釋挪威在冬奧會上取得的成績,畢竟人們很容易舉出反例:無論是同樣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鄰國,還是毗鄰阿爾卑斯山脈、落基山脈的法國、意大利、加拿大等國,都沒有取得如此驕人的成績。那么,除了大自然的饋贈外,還有什么是挪威能在冬奧會上演繹“冰雪奇緣”的秘密?
時至今日,秦炎仍對初到挪威滑雪時的場景歷歷在目。讓她最為震驚的一幕是上至八十高齡的老人,下至剛會走路的寶寶,都踩著滑雪板從森林里和高山上飛流而下。這不由得讓她想起那句在挪威廣為流傳的話: “挪威人生來就會滑雪”。多年過去,秦炎周圍的滑雪氛圍有增無減。在她居住的小鎮上,幼兒園門口的農場都是壓好的越野滑雪雪道,小朋友們可以帶著滑雪板在課間滑雪。如果遇到下雪天,他們更是可以直接滑著雪去上學。在秦炎看來,“從娃娃抓起”“全民參與”正是挪威在歷屆冬奧會上取得佳績的第一個秘密,這大大提升了該國參加冰雪運動的人口基數。
據挪威體育聯合會主席特維特介紹,體育俱樂部對促進青少年參加冰雪運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挪威約有1.1萬個體育俱樂部,約93%的兒童和年輕人都參加過俱樂部的體育運動。如果青少年在其中展現了運動天賦,他們就會被帶向Olympiatoppen精英體育中心——這里正是挪威培養奧運冠軍的搖籃。
特維特表示,俱樂部不必為錢的事情發愁,因為背后有挪威政府和企業的支持。挪威國家彩票公司Norsk Tipping每年都將約64%(約35億挪威克朗)的彩票收益用于體育事業。不僅是運動員,即使是普通民眾也能感受到挪威體育制度的激勵。(據中新社 2.23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