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思維
因牙齒缺損引發的牙列完整度丟失等情況臨床稱之牙列缺損,會對患者的面部美觀、正常發音以及正常咀嚼等均造成顯著影響,嚴重者的口頜系統健康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1]。目前,臨床多通過固定義齒、可摘局部義齒以及種植義齒等方式對該疾病進行治療,總體治療理念是通過人工替代材料對缺損的牙列進行修復,進而使牙列的生理功能得以恢復[2]。經臨床調查發現[3],該疾病患者多會伴有不自信的心理,患者的日常生活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故為探究何種修復方式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牙體功能,特選取2019 年6 月1 日~2020 年6 月1 日在本院接受治療的牙列缺損患者進行本次臨床試驗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6 月1 日~2020 年6 月1 日在本院接受治療的70 例牙列缺損患者,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5 例。對照組女16 例,男19 例,年齡26~69 歲,平均年齡(48.39±7.47)歲;觀察組女15 例,男20 例,年齡26~70 歲,平均年齡(48.51±7.5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治療同意書已被患者及其家屬簽署,且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納入標準[4]:①非妊娠期女性;②牙槽骨量與種植牙需求相符;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口腔習慣較差者;②合并認知功能、精神疾病者;③存在相關種植修復手術禁忌證者;④頜骨內或口腔內有腫瘤者;⑤伴有心血管疾病、骨質疏松疾病、糖尿病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治療前接受血常規、X 線及CT 等檢查,如患者為女性,則應叮囑其不能在月經期就診。對照組接受固定義齒修復治療,將患者調整為仰臥位體位,先消毒患者的口腔內部以及周圍皮膚,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麻醉藥物選用2%鹽酸利多卡因注射液(山西振東安特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4023221),徹底清除患者牙殘留組織,待拔牙窩創口愈合后,基牙為缺失牙兩側牙,準備金瓷冠以及鑄造全冠的材料,進行印模制作,對模型進行充分灌筑,再進行包埋、鑄造,試合橋體。對患者的咬合情況進行觀察,再進行粘固。
觀察組接受口腔種植修復法治療,將患者調整為仰臥位體位,先消毒患者的口腔內部以及周圍皮膚,對患者進行局部麻醉,麻醉藥物選用2%利多卡因。切口選擇患者缺失牙處,結合患者的影像學結果球鉆定位患者的牙槽骨,再進行打孔,將種植體植入。同時,需相互結合骨性與種植體,完整覆蓋螺絲,對外部軟組織傷口進行仔細關閉。種植體愈合半年后實施后續治療,將螺絲帽通過愈合基臺替代。1 個月后進行取模,同時為患者定制相應色號的烤瓷牙,通過7 d 的試戴,對咬合角度進行調整。確保患者佩戴舒適后進行粘合,完成治療。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SBI 評分、GI 評分、PLI 評分、滿意度。根據Wheeler與Newman 設計的種植體效果評定標準對患者的美觀效果、固位情況、舒適程度、語言功能、咀嚼功能進行評分,分值與效果成正比[5]。其中SBI 評分范圍為0~4 分,4 分為嚴重出血,0 分為不出血;GI 評分范圍為0~3 分,3 分為嚴重牙齦炎癥,0 分為牙齦正常;PLI評分范圍為0~3 分,3 分為牙菌斑沉積明顯,0 分為無牙菌斑[6]。根據本院自制的治療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治療的美觀度、舒適度等主觀感受進行測評,量表滿分100 分,分值與滿意度成正比,>89 分為滿意,70~89 分為基本滿意,<70 分為不滿意。總滿意度=滿意率+基本滿意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美觀效果、固位情況、舒適程度、語言功能、咀嚼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分)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2 兩組患者SBI、GI 以及PLI 評分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SBI、GI、PLI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SBI、GI 以及PLI 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患者SBI、GI 以及PLI 評分比較(,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2.3 兩組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滿意度比較[n(%)]
牙列缺損屬于口腔科的常見疾病,多為外界傷害、頜骨缺損、牙周病所致。目前臨床多通過庫姆分類與肯氏分類對該疾病進行區分,該疾病會導致患者的發音功能以及咀嚼功能受到影響,同時其面部美觀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導致患者的日常工作、社交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現為探究何種治療方式能夠在保障患者的各類功能恢復同時提高治療美觀度,特做此研究。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美觀效果、固位情況、舒適程度、語言功能、咀嚼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SBI、GI、PLI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滿意度97.14%高于對照組的77.14%,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口腔種植修復法的應用效果顯著。究其原因,傳統的義齒修復雖可一次性治療完畢,但其治療局限性較大,使用范圍受限,并在治療期間會對基牙造成損傷,進而誘發牙髓根折、壞死等并發癥的發生,影響患者的預后。而種植修復的治療基礎為牙種植體,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過程中應保障基臺、上部結構以及種植體的高度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口腔與修復體的契合度得以提高,進而提高治療效果。經多年臨床治療經驗發現,該治療方式的美觀性、穩固性、功能以及結構均可媲美天然牙,種植體能夠緊密結合骨組織,進而降低了修復體脫落、牙齒松動、牙齦出血、牙齦萎縮等不良情況的發生,進而使患者的語言功能、咀嚼功能有效改善,牙列美觀效果也顯著提高。且口腔種植是將患部菌落生存條件進行破壞,使牙周炎性程度、牙菌斑指數得到改善。
綜上所述,應用口腔種植修復法治療牙列缺損患者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患者牙體功能顯著改善,美觀度、舒適度較高,牙體健康程度較高,患者對該治療方案的滿意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