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微微 張琳
妊娠期高血壓作為臨床上一類發病率較高的產科重癥疾病,其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占6%~20%,而在我國產科臨床工作中妊娠期高血壓發生率為9.4%~10.4%,若未能采取有效的方法阻礙疾病進展,則非常容易發生肝腎衰竭、神經功能損傷或者心力衰竭等疾病,對孕婦及胎兒的生命健康均造成直接的影響。在當前臨床工作中,針對妊娠期高血壓的治療仍然以藥物為主,但由于妊娠婦女的特殊性,對其使用的藥物以及藥物劑量均需要引起更多的重視[1,2]。拉貝洛爾作為當前臨床工作中用于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常用藥,其作用優勢在于能夠有效擴張血管功能,并促進全身小動脈血管痙攣的恢復,由此降低患者的心臟負荷,同時還可促進改善冠狀動脈的微循環,降低心肌耗氧量。而阿司匹林作為一種可對環氧化酶活性造成直接抑制的藥物,可用于阻礙花生四烯酸轉換為血栓素A2(TXA2),減少血小板中TXA2的生成,由此對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產生抑制作用,阻礙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的發生及發展[3]。現本院就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鹽酸拉貝洛爾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展開分析,旨在獲得更好的妊娠結局及預后,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8 年4 月~2021 年3 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壓患者90 例,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5 例。對照組年齡22~35 歲,平均年齡(28.54±4.21)歲;孕周24~35 周,平均孕周(30.12±2.66)周;初產婦40 例,經產婦5 例。觀察組年齡23~36 歲,平均年齡(28.66±4.18)歲;孕周25~34 周,平均孕周(30.23±2.57)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均在本院行臨床癥狀及體征檢查后確診,符合《妊娠期高血壓疾病診治指南(2015)》[4]中關于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壓診斷標準;血壓≥160/110 mm Hg;均接受常規孕期檢查;單胎以及頭正位;均知情同意本次試驗。排除標準:合并其他類型的婦產科疾病者;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或者損傷者;在進入研究前1 個月內已經口服過其他類型的降壓藥物者;對本次研究用藥有過敏史者,有藥物禁忌證者;具有精神類疾病或者認知功能障礙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鹽酸拉貝洛爾溶液治療,將50 mg 鹽酸拉貝洛爾注射液(江蘇迪賽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123)加入5%的250 ml 葡萄糖注射液(國藥集團容生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41020039)中充分混合后靜脈滴注,維持劑量為2 mg/min,用藥期間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及血壓水平,若血壓控制情況良好且血壓水平<140/90 mm Hg 時可口服鹽酸拉貝洛爾片(江蘇迪賽諾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6120),100 mg/次,3 次/d。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阿司匹林腸溶片(石藥集團歐意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53035)治療,50 mg/次,1 次/d 口服。兩組患者均連續用藥直至妊娠前1 d 停止使用。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前后血壓水平,血壓包括收縮壓及舒張壓。②不良妊娠結局,包括產后出血、剖宮產、早產、胎兒窘迫、新生兒窒息、新生兒死亡等。③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眩暈、胃腸道出血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收縮壓和舒張壓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收縮壓及舒張壓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對比(,mm Hg)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壓水平對比(,mm Hg)
注:與治療前對比,aP<0.05;與對照組對比,bP<0.05
2.2 兩組不良妊娠結局對比 觀察組剖宮產、早產、胎兒窘迫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產后出血、新生兒窒息及新生兒死亡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妊娠結局對比[n(%)]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妊娠期高血壓作為一類好發于妊娠20 周后至生產2 周期間的常見婦產科疾病,以不同程度的水腫、血壓以及蛋白尿增加為主要的臨床癥狀及體征,若妊娠期高血壓病情未能得到及時的控制,則容易造成胎死宮內及胎盤早剝等多種并發癥,直接威脅新生兒及產婦的預后[5]。據調查資料顯示,在我國范圍內妊娠期高血壓疾病發病率占1.72%左右,針對妊娠期高血壓較為常用的降壓藥物包括血管緊張素專轉化酶抑制劑、洛爾類或者硝苯地平等[6],但單一用藥效果有限,為此,現臨床工作者多主張藥物聯合應用以達到最佳治療目的。
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就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鹽酸拉貝洛爾治療妊娠期高血壓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其中拉貝洛爾作為一種能夠對α、β 腎上腺素能受體均產生較強阻滯作用的藥物,可有效促進緩解小動脈痙攣,達到擴張血管以及降低血管外周阻力作用的目的,同時還可降低患者的血壓,減輕對血管內皮造成的損傷,由此達到增加腎血流量灌注以及改善腎功能的目的,但在近年的研究中發現,單獨使用拉貝洛爾的治療效果較為一般,降壓速度也較為緩慢[7]。阿司匹林作為當前臨床研究中一類較為常用的非選擇性環加氧酶抑制劑,在應用于人體后作用機制在于能夠對血小板的釋放反應產生較強的抑制作用,有效阻礙血小板的聚集,還可促進改善機體的血液循環,有效降低血管壓力,發揮較強的降壓效果[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兩組收縮壓及舒張壓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剖宮產、早產、胎兒窘迫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證實了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鹽酸拉貝洛爾治療妊娠期高血壓可對血壓水平產生較強的改善作用,促使其恢復至正常水平,有效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風險,也說明了通過二者的聯合應用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血液高齡狀態,在根本上避免產后出血時間的發生,以此獲得更好的妊娠結局[9]。另外,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證明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鹽酸拉貝洛爾并未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整體妊娠結局較好,與既往研究報道基本一致[10]。
綜上所述,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鹽酸拉貝洛爾治療妊娠期高血壓可有效控制血壓,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且治療期間未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較高。在以后的研究中可進一步的擴大研究樣本量,增加觀察指標,延長隨訪時間,以此更好的對二者聯合用藥的安全性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