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陳詞
人物檔案

王憲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中西醫結合中心主任 。首都名中醫,北京市衛生系統高層次人才。中國民族醫藥學會傳染病分會會長、肝病分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肝膽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肝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150余篇,其中SCI論文49篇。獲發明專利10項,以第一完成人獲省部級科技進步獎5項。

記者問:請你給我們講一下什么叫扶正化瘀呢?
王憲波教授:扶正化瘀是抗肝纖維化的一個中成藥,用于治療肝硬化或者是慢性肝炎伴顯著纖維化的一個中藥復方中成藥,它具有活血祛瘀,益精養肝的作用。
記者問:肝硬化發展為肝癌,現在有沒有相關流行性病學的調查?
王憲波教授:在中國肝癌主要還是由乙肝引起來的,因為80%的肝硬化是源自乙肝病毒的感染,乙肝病毒感染以后會有三部曲,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三部曲。慢性肝炎發展為肝癌是比較漫長的過程,而肝硬化是非常重要的環節,發生肝硬化以后肝癌的發生率要明顯高于沒有肝硬化的患者,已經有相關的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慢性肝炎每年發生肝癌的人約0.5%~1%左右,而如果發生肝硬化,那么每年向肝癌發展的發生率是3.5%~5%,從這個數據來說,一旦發生肝硬化,肝癌的發生風險相比沒有肝硬化的患者風險要提高十倍以上。
記者問:中藥在肝硬化和肝癌中起到的具體作用是什么呢?
王憲波教授:扶正化瘀是一個抗肝纖維化的中成藥,能夠用于治療肝纖維化也能夠減輕、甚至逆轉肝硬化。其具體的作用機制包括抑制肝星狀細胞的活化、降解細胞外基質,對肝功能具有改善作用,所以抗肝纖維化的作用機制是一個綜合的藥理作用,而且能夠降低肝硬化患者肝癌的發生風險。我們有一個研究,是一個樣本量比較大的隊列研究,納入的人群都是乙肝肝硬化而且正在服用抗病毒藥的患者,隨訪5年時間比較了服用扶正化瘀的和不服用扶正化瘀的這兩組人群肝癌的累計發生率。發現在抗病毒的基礎上聯合扶正化瘀的,也就是所謂的“雙抗”治療,既抗病毒又抗肝纖維化,肝硬化到肝癌的發生風險要比單純抗病毒的患者的風險要降低了56%,療效是非常明顯的,同時也發現無論對于a級、b級還是c級的肝硬化的患者降低肝癌的效果都有很好的療效,也就是無論肝硬化的程度,無論是否為代償期或是失代償期患者,只要聯合抗肝纖維化,都能夠降低肝癌的發生風險。

記者問:除了扶正化瘀這個中藥可以治療肝纖維化,那還有其他的中藥可以治療肝纖維化嗎?
王憲波教授:實際上抗肝纖維化的中藥很多,抗病毒無論是聯合扶正化瘀還是其他的抗肝纖維化藥物,在降低肝癌的發生率方面都是有效的。
記者問:那抗肝纖維化具體有哪些藥呢?
王憲波教授:其實抗肝纖維化的藥很多,包括現在常用的扶正化瘀、復方鱉甲軟肝片、安絡化纖丸等等藥物。
記者問:請問您對中醫藥在肝病方面的治療有沒有什么期待?
王憲波教授:中藥在肝病的治療實際上是一個全過程的。比如說肝炎階段中藥有很好的抗炎保肝的作用。炎癥促使纖維化,那么在慢性肝炎過程中肝纖維化是必然要發生的,中藥也有很好的抗肝纖維化的作用,到目前為止,臨床應用的具有抗肝纖維化的藥物只有中藥,西藥現在沒有哪一個藥物明確的說明具有抗肝纖維化而且應用臨床的。如果慢性肝炎發展到肝硬化時,特別是對乙肝病毒感染引起來的肝炎患者在抗病毒基礎上加中藥治療能夠逆轉肝硬化,即使已經是肝硬化只要能“雙抗”治療,就有可能使肝硬化逆轉,中西結合治療或者是雙抗治療還能夠減少肝癌的發生。對于慢性肝病而言,最擔心是什么事情呢?就擔心兩件事,第一件事是患者是否會發生肝癌,第二件事是是否會發生肝功能失代償,因為肝功能失代償以后可能出現嚴重的病發癥,包括上消化道出血、嚴重腹水、肝腎綜合征等等,不僅可以嚴重的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且大大的縮短了患者的生存期。如果中西醫結合治療能夠減少肝癌和肝硬化的發生,就能大大的延緩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那么中醫藥在這方面可以說有大量的臨床和實驗證據都證明在這兩個環節是有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