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靖 王一卓
近年來,胰腺癌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且有年輕化傾向[1]。胰腺癌的發病機制目前尚未明了,有研究[2]發現,基因突變在胰腺癌的發生發展中有重要作用。 剪切因子3B亞基1(subunit 1 of splicing factor 3b,SF3B1)基因是u2小核核糖核蛋白復合物(small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snrnp)的一個重要組成成分,是突變最為頻繁的剪切因子編碼基因[1]。SF3B1基因在很多癌癥中表達,導致在3′剪接位點發生核糖核酸異常剪接[2],SF3B1基因突變存在很多癌癥類型[3]中,如乳腺癌、肝癌、增生異常綜合征、白血病等。但探討SF3B1在胰腺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意義文獻鮮有報道。為此,本文分析胰腺癌組織中的SF3B1基因表達水平及與胰腺癌TNM分期及不同分化程度的相關性,以判斷胰腺癌病情的嚴重程度,并指導后期臨床治療,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空軍軍醫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胰腺癌且均接受了根治術治療的48例患者臨床資料,其中男31例,女17例;年齡48~82歲,平均(55.94±5.29)歲;腫瘤分化程度[5]:高分化16例、中度分化15例、低分化12例、未分化5例;TNM分期[6]:Ⅰ期(腫瘤直徑<2 cm,無區域淋巴結轉移)3例、Ⅱ期(腫瘤直徑2.1~4.0 cm,緊靠腫瘤淋巴結出現轉移)11例、Ⅲ期(腫瘤直徑4.1~6 cm,第1站與第3站之間存在淋巴結轉移,胰腺包膜與后腹膜出現浸潤)16例、Ⅳ期(腫瘤直徑>6.1 cm,第3站出現淋巴結轉移,侵犯鄰邊內臟、后腹膜與前述靜脈廣泛浸潤)18例;伴淋巴結組織29例、無淋巴結轉移19例。所有患者在根治術中均切除癌組織及癌旁組織(距離癌灶組織≤2 cm)。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符合《胰腺癌綜合診治指南(2018版)》[4]胰腺癌的診斷標準;②經手術病理標本確診;③術前未行放、化療治療。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②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合并免疫系統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統疾病、肝腎功能障礙等其他基礎疾?。虎凼гL者。
1.2 方法 比較患者癌組織及癌旁組織標本SF3B1基因的陽性表達率,比較胰腺癌不同分化程度、不同TNM分期的SF3B1陽性表達率; 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SF3B1基因陽性率與胰腺癌患者不同分化程度、TNM分期的關系。
1.2.1 SF3B1基因表達檢測 采用熒光定量PCR法檢測SF3B1基因表達水平。SF3B1基因表達陽性:細胞漿、細胞膜或細胞核中有棕褐色沉淀。
1.2.2 切片制備 實驗標本取胰腺癌組織與癌旁組織,所有臨床標本切除后經HE染色病理學確認性質,液氮冷凍后凍存在-80℃超低溫冰箱中保存待用,操作人員嚴格按照免疫組化染色方法步驟進行操作。

2.1 SF3B1基因在患者癌組織、癌旁組織中的陽性率比較 癌灶組織中的SF3B1基因陽性率77.08%(37/48)高于癌旁組織16.67%(8/4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5.179,P<0.001)。
2.2 不同分化程度的胰腺癌患者SF3B1陽性率比較 高分化患者的SF3B1陽性率高于未分化患者(χ2=4.012,P<0.05),中分化、低分化與未分化患者的SF3B1陽性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89,P>0.05),高分化與中分化、低分化患者SF3B1陽性率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657,P>0.05)。見表1。

表1 不同分化程度的胰腺癌患者SF3B1陽性率比較
2.3 不同TNM分期的胰腺癌患者SF3B1陽性率比較 不同TNM分期的胰腺癌患者SF3B1基因陽性率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2.923,P<0.05)。見表2。

表2 不同TNM分期的胰腺癌患者SF3B1陽性率比較
2.4 SF3B1基因陽性率與胰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的關系 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SF3B1基因陽性率與胰腺癌分化程度呈正相關,與TNM分期呈負相關(P<0.05)。見表3。

表3 SF3B1基因陽性率與胰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的關系
胰腺癌是常見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具有高侵襲性,早期容易發生淋巴結轉移。此類患者早期癥狀不典型,多合并黃疸、消瘦、腹部包塊等,多數患者就診時已合并遠處轉移或處于病情晚期,錯過最佳手術治愈時機。因此,尋找確診胰腺癌的生物學指標,分析其與胰腺癌發生、發展的關系,對于疾病早發現、早治療及預后評估具有積極意義[7-8]。有研究[9-11]發現,對于胰腺癌的預后風險評估多基于細胞遺傳學特性。 SF3B1基因在乳腺癌、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癌癥發生、發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促進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促進細胞凋亡[12-14]。本文探討分析胰腺癌組織中SF3B1基因的表達情況及其與腫瘤分化程度、分期的相關性,旨為SF3B1基因在胰腺癌發生發展中的作用提供參考。
RNA剪切對維持蛋白質多樣性起著重要作用,為真核細胞基因表達中重要生物學過程,普遍存在真核細胞中,可促成熟mRNA生成,剪切因子突變變化在基因序列調控,或因產生不同剪接變異體最終會導致遺傳性癌癥,剪接體成分突變、異常剪接活性為癌癥表現的一個標志[15-16]。SF3B1處于染色體2q33.1,編碼U2小分子核糖核蛋白復合體的核心成分[17]。U2-snRNP處于剪接體的催化部位,可識別并限定內含子-外顯子連接處3剪接位點,剪切體經構想改變顯露不同結構域,與mRNA特異性結合,而且參與mRNA前體剪接加工,起到調節剪接變異多樣性[18]。董志雯等[19]報道的SF3B1基因在胰腺癌中的陽性表達率為4%。本研究顯示,胰腺癌患者癌灶組織中的SF3B1基因陽性率(77.08%)高于癌旁組織(16.67%)(P<0.05),表明癌組織SF3B1基因表達顯著高于癌旁正常組織,提示SF3B1基因可能是胰腺癌基因診斷和治療的靶點之一,但國內外并無相關研究,其結果的客觀性仍需臨床研究進一步證實。
本次研究還顯示,TNM分期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的胰腺癌患者SF3B1陽性率分別為100.00%、36.36%、6.25%、0.00%,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未分化的胰腺癌患者SF3B1陽性率分別為31.25%、13.33%、8.33%、0.00%。Pearson相關分析顯示,SF3B1基因陽性率與胰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的相關系數為0.368、 -0.548。表明SF3B1基因陽性率與胰腺癌患者分化程度呈正相關,與TNM分期呈負相關。由此研究提示,SF3B1陽性率越高,則疾病分化程度越高,臨床可根據SF3B1陽性率水平評估患者病情嚴重程度。SF3B1基因作為分子學異常的指標,參與選擇性剪接而誘發疾病發生,與胰腺癌病情嚴重程度相關,這可為后期臨床開展治療提供指導思路。
綜上所述,胰腺癌患者癌旁組織中的SF3B1基因陽性率高于癌灶組織,SF3B1基因陽性率與胰腺癌分化程度呈正相關,SF3B1基因陽性率與胰腺癌TNM分期呈負相關。SF3B1基因可能是胰腺癌的抑癌因子,但本次研究僅對SF3B1基因的陽性率進行了研究,并未對SF3B1基因編碼的蛋白水平進行研究,擬在后續研究中提升改進,以驗證本研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