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桂枚 嚴汪龍 李 敏 阮三平 儲新生 朱傳波
模擬醫學教育是近年來傳統醫學教育模式的轉變和發展,其憑借現代計算機技術和虛擬仿真技術等手段,創設出臨床場景和標準化病人,通過訓練能夠全面提高學員的臨床思維和診療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患者的診治安全,逐漸成為醫學人才培養發展的主要模式[1]。模擬醫學教育的建設涉及教材編寫、課程開發和師資隊伍建設等,其中師資隊伍建設是建立醫學模擬教育體系的關鍵一環,是保證和促進醫學模擬教育全面、科學發展的關鍵所在,師資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水平直接影響醫學人才的培養質量[2]。因此,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是保證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基礎。本研究旨在對2020年某省37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及助理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以下簡稱“培訓基地”)臨床技能訓練中心(以下簡稱“技能中心”)模擬師資隊伍的建設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為其未來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1.1 研究對象 將2020年某省全部37家培訓基地作為研究對象,對其技能中心發放問卷進行師資隊伍建設情況調查。研究對象均符合國家認定標準[3-4], 包括31家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和6家助理全科醫生規范化培訓基地。
1.2 調查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網絡問卷對各技能中心的管理人員進行在線問卷調查,所有調查結果由中心負責人整理并匯總,調查內容包括師資隊伍建設規模、現行機制,師資待遇等。總共發放問卷37份,回收有效問卷37份,回收率100.00%。
1.3 質量控制 被調查者需按要求認真填寫姓名、科室、聯系電話等信息,問卷答題嚴格設置答題時間。對錯填、漏填、完成時間過短者進行電話回訪,以修正、完善網絡問卷資料,對問卷質量符合要求者給予一定獎勵,以提高問卷調查質量。
1.4 信效度檢驗 采用KMO檢驗方法對問卷進行結構效度檢驗,KMO值為0.802,效度良好;采用Cronbach α 系數進行信度評價,α 系數值為0.811,信度較高。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錄入,應用SPSS 24.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頻數或率表示,運用Spearman等級相關進行相關性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37家培訓基地技能中心模擬師資隊伍建設情況 37家培訓基地對模擬醫學教育的重視程度總體不高,其中持一般態度的為22家(59.46%),重視態度的為10家(27.03%),非常重視的為5家(13.51%)。37家培訓基地技能中心模擬專職師資嚴重匱乏,其中30家專職師資<2名(81.08%),6家專職師資2~3名(16.22%),僅有1家專職師資人數>3名(2.7%);此外,兼職師資人數<40名的有29家(78.38%),40~80名的有7家(18.92%),>80名的有1家(2.7%)。見表1。

表1 37家培訓基地技能中心模擬師資隊伍建設情況
2.2 37家培訓基地技能中心模擬師資機制建立情況 37家培訓基地技能中心模擬師資遴選機制尚未充分建立,已建立模擬師資遴選機制的有28家(75.68%),未建立的有9家(24.32%)。37家培訓基地技能中心模擬師資考核機制尚不完善,已建立師資考核機制的僅有15家(40.54%),尚未建立的有22家(59.46%);已將模擬師資納入績效考核的有13家(35.14%),尚未納入的有24家(64.86%)。37家培訓基地技能中心將模擬師資教學納入職稱晉升考核的有14家(37.84%),尚未納入的有23家(62.16%);專職師資晉升難度大、晉升機制不完善,其中僅有3家對專職師資晉升持容易態度(8.11%),5家持一般態度(13.51%),而認為專職師資晉升困難的有29家(78.38%)。見表2。

表2 37家培訓基地技能中心模擬師資機制建設情況
2.3 37家培訓基地技能中心模擬師資待遇情況 37家培訓基地技能中心模擬師資待遇總體不高,不同職稱的師資待遇區分不明顯。正高級職稱師資帶教費每學時<100元的有24家(64.86%),100~200元的有8家(21.62%),>200元的有5家(13.52%);副高級職稱師資帶教費每學時<100元的有26家(70.27%),100~200元的有6家(16.22%),>200元的有5家(13.51%);中級及以下職稱帶教費每學時<100元的有26家(70.27%),100~200元的有7家(18.92%),>200元的有4家(10.81%)。見表3。

表3 37家培訓基地技能中心模擬師資待遇情況
2.4 37家培訓基地對模擬醫學教育的重視程度與專職師資人數、專職師資晉升難度的相關性分析 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37家培訓基地對模擬醫學教育的重視程度與專職師資人數呈正相關(rs=0.713,P=0.005);與專職師資晉升難度呈負相關(rs=-0.668,P=0.002)。
3.1 重視模擬醫學教育的發展 近年來,雖然我國模擬醫學教育在國家衛生及教育管理部門的支持下取得初步建設成效[5-6],但多數醫療單位仍然對模擬醫學教育不夠重視。究其原因,醫療服務作為醫院長效發展的基石,科研實力作為提升醫院多項排名的利器,往往受到醫院管理層的普遍重視[7],而醫學教育受限于投入周期長、見效緩慢等問題,往往在政策傾斜、資源分配上得不到相應的支持,無法充分發展[8]。本次調查結果顯示,37家培訓基地對模擬醫學教育的重視程度普遍不高,專職及兼職模擬師資配備數量總體不足,師資晉升難度較大。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進一步表明37家培訓基地對模擬醫學教育的重視程度與專職師資人數呈正相關性,與師資晉升難度呈負相關性。可見,模擬醫學教育的發展、師資隊伍建設水平的高低與單位管理層的重視程度密切相關。單位管理者應積極轉變觀念,將教學與臨床、科研擺在同等重要的位置[9],要充分認識到模擬醫學教育不是簡單的醫學教育,而是通過模擬的手段高效、高質量地為社會培養合格的臨床醫師,保障患者安全。
3.2 加大專職模擬師資的培養 在醫患矛盾依舊激烈,醫學生在患者身上實踐機會不斷減少的情況下,模擬醫學教育的需求正在不斷增加[10],技能中心需要配備更多的專職師資來完成模擬教學任務,但實際情況是,專職師資在教學配比中嚴重不足[11]。羅文浩等[12]在專職教師培養的論述中指出,專職教師在職業收入、職業晉升難度、社會認可度以及自我成就感等方面遜色于非專職師資,可能是造成專職教師匱乏的原因。本研究結果較前一致,37家參與調研的培訓基地專職師資配備嚴重缺乏,僅有1家單位專職師資配備人數超過3人。因此,為吸引廣大優秀的臨床教學師資專職從事模擬醫學教育事業,需要建立專屬的職業發展通道,如將專職教師優先納入單位編制,職稱晉升時以“累計授課學時”作為考核指標[13],在教學職稱晉升時優先等。
3.3 優化模擬師資隊伍的建設機制 現階段各培訓基地均按國家要求承擔一定的教學任務,但多數培訓基地仍然存在“重醫療、重科研,輕教學”等思想[14],在對臨床師資進行遴選、考核、聘任時,仍然將醫療和科研作為主要參考指標。師資在教學工作中雖然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教學待遇并不高。本研究結果顯示,各級職稱醫師的教學待遇普遍偏低、區分度小,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師資的積極性。因此,各培訓基地應強化管理,加大激勵力度,制定科學的模擬師資遴選、考核、聘任和激勵機制;采用不同的評價體系,在課題申報、職稱晉升等方面對模擬師資予以傾斜,充分調動其積極性。
醫學模擬教學師資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程,目前某省模擬醫學教育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師資隊伍建設仍然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各培訓基地需要加強對模擬醫學教育的重視,強化師資隊伍建設,著力解決師資晉升困難及專職師資匱乏等問題,不斷壯大師資隊伍,以進一步提高模擬醫學教育師資隊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