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行業發展部副主任 尚蛟
汽車產業將全面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中汽協會將積極推進行業標準化創新發展,大力組織行業團體標準研究制定工作,為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形成補充,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做好支撐。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明確指出,標準是經濟活動和社會發展的技術支撐,是國家基礎性制度的重要方面。標準化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標準化工作,尤其需要標準化工作不斷創新。
大力推動行業團體標準化的研究、制定和有效推廣實施,是行業標準化創新的主要體現。
中汽協會自2015年以來積極開展了相關的組織、制度建設,有針對性地開展行業調研、工作方案研究和標準化工作綱要制定等工作。
進入新世紀,各行業開始探索標準化創新工作,社會上已經有一些行業組織和行業聯盟在制定“團體標準”。2015年3月,國務院發布《深化標準化工作方法改革方案》(下稱《方案》),明確提出“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團體標準正式被納入國家與政府部門標準化工作管理要求。
深化標準化改革,就是要建立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協同發展、協同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側重于?;?,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側重于提高競爭力。同時建立完善與新型標準體系配套的標準化管理體制。作為改革的落腳點,將現行的強制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整合為強制性國家標準,不斷優化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體系結構,大力培育發展團體標準和放開搞活企業標準。
2017年11月,全國人大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修訂草案)》。新《標準化法》首次對團體標準進行了法律界定,確定了團體標準的合法地位,為開展團體標準化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制度保障,這是行業標準化創新的里程碑。
2015年,《方案》中明確,在標準制定主體上,鼓勵具備相應能力的學會、協會、商會和聯合會等社會組織和產業技術聯盟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標準,供市場自愿選用,增加標準的有效供給。以市場主導制定的團體標準成為國家新型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此也迎來了加速提質發展的新機遇。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簡稱中汽協會)作為行業團體標準試點單位,積極行動。中汽協會自2015年以來積極開展了相關的組織、制度建設,有針對性地開展行業調研、工作方案研究和標準化工作綱要制定等工作。
為了更好、更有效地開展工作,就要找準定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為新時代社會治理機制創新和體系完善指明了方向,也預示了團體標準將在行業管理中發揮愈發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智能網聯汽車也進入產業化發展階段。汽車行業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行業與新興技術融合發展和轉型升級步伐加快,對新興領域和相關領域的標準需求越來越多,同時,行業競爭加劇,企業對產品的質量、品牌等越發重視,這些都為汽車行業標準化創新和團體標準的研究制定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中汽協會的行業標準化和團體標準工作主要是以行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行業組織的組織資源優勢,重點聚焦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和行業企業關注的相關領域,為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撐。
協會的團體標準工作前期主要在標準化創新制定建議和制訂流程方面,同時著手開展標準法規調研和基礎研究,以及標準法規工作規劃的制定等工作。協會自開展標準工作以來,先后制定了《中汽協會標準法規工作綱要》《中汽協會標準法規委員會專業委員會工作指南》《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標準法規工作條例》《中汽協會標準制修訂管理辦法》《中汽協會標準法規工作委員會調整方案》《中汽協會標準法規工作委員會專業委員會管理辦法》和《中汽協會下轄專業委員會設置方案》等相關管理文件,不斷建立健全標準法規制度建設。
2020年開始,依托協會的分支機構,組建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標準法規委員會相關專業委員會。截至2021年11月,協會已經完成了25個專業委員會的組織和建立工作,覆蓋汽車產業各個領域,構建了500余名標準專家隊伍,與會員體系形成立體構架。同時,以產品為劃分,組建了乘用車領域和商用車領域的標準工作組,及時了解行業訴求和需求,研究、應對重點領域的標準法規問題。
秉著團標先行先試,按需制定,服務行業的原則,中汽協會標準法規委員會穩步做好各項團標的研究制定工作。2018年-2020年,中汽協會共發布團體標準24項。截至2021年12月上旬,共完成了89項團體標準立項,覆蓋節能和清潔汽車、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領域及零部件領域,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及動力電池和燃料電池、充換電基礎設施、智能網聯汽車、專用車和旅居車、甲醇汽車及汽車零部件再制造、“領跑者”標準評價、汽車SOA基礎軟件系列標準的預研和標準制定。2021年,完成了19次團體標準掛網公開征求意見,共涉及66項團體標準;組織專家審查團體標準送審稿50余項,其中報批了48項,發布了45項,2021年底預計還有5項以上團體標準報批發布,2021年發布團體標準數量將超過50項。
中汽協會在開展團體標準化工作中,得到了行業企業的廣泛關注和參與,2019年發布的《電動汽車車用動力蓄電池產品模組規格尺寸》和2020年發布的《氣壓鼓式制動器 制動襯片磨損報警裝置 技術要求及臺架試驗方法》兩項團體標準,正式入選2020年工信部百項團體標準應用示范項目。
2021年,根據標準化主管部門和產業部門有關行業標準化工作的要求,結合行業高質量發展實際,重點關注行業和企業亟需的標準需求,通過協會標準法規工作平臺和專業委員會組織了系列化的團體標準研究和制定。
做好傳統領域和升級發展需求。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印發的《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了輕型貨車“大噸小標”問題治理的總體要求。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公安部正在制定《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產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為了落實國家的有關要求,推動解決城市物流車輛各地進城法規要求不一致的亂象,結合目前產業的發展現狀和行業企業的訴求,2021年5月,中汽協會正式啟動了《城市物流車輛技術規范》團體標準的研究制定工作。從2020年底開始策劃研究該項工作至今,組織了20余家整車、發動機和物流等行業企業,召開過數次標準討論會,希望通過大家共同制定的標準進一步規范城市物流車類型,滿足物流企業對運輸車輛的需求,為城市物流車進城管理提供技術支持,更為政府主管部門制定城市物流車輛通行管理政策提供支持。目前該項團體標準已經完成立項工作,并進行了多輪草案討論。
積極推進新興領域創新發展需求。中汽協會團體標準工作一直秉承適應產業創新的需要,聚焦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以促進新技術產業化、市場化。目前,協會在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動力電池、燃料電池和汽車大數據等領域已經開展了四十余項的標準研究制定工作。在新興領域的標準研究中,協會團體標準更注重標準的先進性和代表性,同時,也作為國家和行業標準的一個有效補充,從而更好更全面地推動行業的發展。
抓準行業細分領域發展需求。協會十分重視汽車相關細分領域的標準化研究,每年都會充分了解各細分領域的標準制定需求,組織各領域的專項研究。在房車領域,2021年協會有2項標準立項,12項標準發布,涉及旅居車的系統、安全、服務等各方面。在再制造領域,再制造作為裝備制造業的新業態和新模式,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國家和政府機關的高度重視。2021年協會有7項標準立項,涉及再制造管理體系要求、產品質量評價和產品技術規范等內容。在開展系列標準研究上,協會也在加大研究力度。如在國家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2017年國務院提出“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2018年,市場監管總局等八部門提出以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為基礎,建立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制度。為了引導企業標準水平提升,引領產品和服務質量升級,結合行業發展現狀,協會組織開展了《“領跑者”標準評價要求》系列標準的研究,研究內容包括汽車用天然氣發動機、乘用車盤式制動器總成、半掛牽引車等汽車行業的各個細分領域。通過 “領跑者”標準,帶動企業標準提升,從而帶動產品質量提升,賦能汽車領域的高質量發展。
經過多年發展,中國已經成為汽車大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代信息技術風起云涌,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和數字化加速產業各領域和各環節的深度變革和創新發展。“十四五”期間汽車產業隨著轉型升級的不斷深化,將全面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結合國務院正在大力推動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簡政放權”等改革措施也在不斷推進。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汽協會將積極推進行業標準化創新發展,大力組織行業團體標準研究制定工作,為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形成補充,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做好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