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的春節,一個傳統項目就是“逛花市”。但這兩年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各市區不再按傳統的集中模式開展迎春花市活動。這對花農來說,經營壓力非常大。但正如南國的冬天一樣,暖洋洋的日子總是居多的。像廣州,各區按照“線上為主、線下為輔”原則,啟動實施“云上花市”,各區各顯神通,有的在小程序、公眾號上擺攤,有的在淘寶、抖音、拼多多上直播。線下嚴控售賣點規模、擴大售賣點數量,全市線下售賣點多達342 個。政府盡最大努力方便花農賣花、方便市民賞花購花,真正做到利民便民為民。
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國內大部分低風險區域的人們依然可過一個團圓年。但是有的地方政府片面理解國家政策,無視科學防疫要求,熱衷于“一刀切”。對于正常回家的“勸返”,沒有健康風險的隔離,甚至還扣上“不聽勸阻,惡意返鄉”的帽子……這些做法顯然過于粗暴,是粗放式“懶政”的體現。科學抗疫需要因地制宜、分類操作,不搞層層加碼,而不是一拒了之、一“隔”了之。只有少些官威、多些誠意,才能更加貼近“善政”所需、百姓所向。
“陽光照在海面,我也歸于大海。從這里結束自己的一生,也帶走了這個世界上最美的風景。”1月24 日凌晨,河北尋親男孩劉學州在自己的微博上留下這樣的一句。當天,他被證實自殺,并搶救無效死亡。15 歲的他就這樣結束了生命,讓人唏噓。同時,我們不得不反思他身上所遭遇的——3 個月時被生父母賣掉換彩禮,4 歲養父母過世,在學校中遭遇霸凌,找到生父母后被拉黑……人生的多重悲劇就發生在這樣一個未成年人身上。在當中,其實涉及了眾多關于未成年人保護的部分需要更加重視的,包括兒童買賣、校園霸凌等。但愿國家透過法治建設,透過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更多重視,讓劉學州的悲劇不要再度出現。
最近,沈陽推出一種聯名交通卡,名為張作霖“大帥幣”,引發輿論關注。張作霖是殺害李大釗的兇手。而張作霖為了殺害李大釗等人,特地從法國重金進口的絞刑架,今天靜靜矗立在黨史展覽館內,它也是國家博物館0001 號文物。這些歷史,沈陽方面不可能不清楚,偏偏還要用這種方式為軍閥樹碑立傳,可見歷史觀、是非觀淡化到了何種地步。其實這并非近年來的個案,前些年還有人在報刊上發表文章為馬步芳歌功頌德,實在是數典忘祖。所以,文創的靈魂在于選擇什么“文”,文化來源于正史,來源對精神的提煉。要堅定歷史自信、筑牢歷史記憶,就必須讓正史成為全社會的共識。
編輯/ 余弘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