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原

這是中國與世界的冰雪之約。當奧林匹克之火再度照亮北京的夜空,照亮人們的心頭,一段關于拼搏與夢想、團結與和平的故事將從這里起筆。
2008年的夏天,世界看到了一屆“無與倫比”的奧運盛會。2022年的冬天,當奧運之火再次燃亮“鳥巢”,當奧林匹克運動發出“更團結”的召喚,中國,以一屆如期開幕的冬奧盛會,向世界展示著“言必行、行必果”的擔當。
立春,冬奧開幕日;虎年,虎虎有生機。
從歡快的廣場舞到“過年好”的祝福,中國送給世界的溫暖與友誼,還藏在一個個細節中。每個引導員所戴的虎頭帽,圖案各不相同;演唱開幕式主題曲《雪花》的孩子們,穿著傳統剪紙圖案的服裝,上面寫著“和平”與“福”的字樣;迎接代表團入場的志愿者所佩戴的口罩,印有中英雙語的“歡迎”……
一年之計在于春。當北京冬奧會的大幕徐徐拉開,草木萌發,綠色漸漸染遍大地。一朵巨大的蒲公英在場中綻開,孩子鼓起小嘴,吹散了白色的種子,隨風飛揚……
焰火騰空而起,隨即幻化為漫天流星,傳揚美好的期待和希望。

在冬奧賽場,與世界共度一個中國年。絢麗的焰火再度綻放,空中出現了中英文“立春”和“SPRING”(春天)的字樣,帶來春的訊息,發出春的邀請。
場地中,一個孩子手擎小號,吹響億萬人熟悉的旋律——《我和我的祖國》。高山、河流、村落……在這片生機盎然的土地上,每個人都在寫下屬于自己的故事。所有的故事匯聚為一首贊歌,迎接來到場地中間的五星紅旗。
各行各業、先進模范人物、56個民族的代表分列兩行。五星紅旗,在他們中間手手相傳。無論何種身份,他們都是奮斗在各自崗位上的普通人,更是奮進中國的一分子。這一刻,拳拳愛國心,激蕩起家國情懷,從心底里流淌出的歌聲,回響在神州大地。
“燕山雪花大如席”,古人的浪漫與想象,穿越時空,映照古今。
“黃河之水天上來”,場地中矗立的大屏,由一滴冰藍色的水墨展開一幅浩蕩場景,大河奔流,玉龍飛起,如巨幅潑墨。浪濤翻騰間,漸漸凝結為剔透的冰晶。
場地中,升起一個巨大的“冰立方”。在24道激光的“雕刻”中,展開從1924年開始的冬奧之路。一幕幕閃回,直到定格在“2022中國北京”,全場掌聲雷動。
從2008年的“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來”,中國積極參與奧林匹克運動,堅持不懈弘揚奧林匹克精神,是奧林匹克理想的堅定追求者、行動派。
此時,6名冰球運動員出現在場地中,他們擊打著“影像冰球”,不斷撞向這塊巨大的“冰立方”。冰屑滾滾散落,晶瑩的冰雪五環破冰而出。這是屬于奧林匹克的時刻,這是以奧運精神將世界團結在一起的時刻。

正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致辭中所說,“奧林匹克的使命是讓人們在和平競爭中團結一心。奧運會總是搭建溝通的橋梁,絕不會筑起一道道高墻。奧運會讓我們保留多樣性的同時,把我們團結在一起。”
那歡迎四海賓朋,遙望冰雪五環的“中國門”;那遍覽壯闊山河,展示中華之美的“中國窗”,那祝福吉祥如意,傳遞友愛和平的“中國結”……當中國之美與五環之美相擁,世界看到了一場創意無限、美不勝收的開幕式,也看到了一個生機勃發、自信從容的中國。
冰雪五環高懸半空,伴隨著雄壯的樂曲,希臘代表團第一個走入會場。希臘代表團首個入場是歷屆奧運會的慣例。隨后,各代表團按照中文簡體筆畫順序逐一進場。這是冰雪健兒四年一度的盛大聚會,他們與熱情的觀眾招手互動,奧林匹克新的傳奇,正等待他們去創造。
在《歌唱祖國》的樂曲聲中,東道主中國代表團最后一個入場。迎接他們的是如潮的掌聲。“00后”鋼架雪車運動員趙丹和速度滑冰運動員高亭宇共同高舉五星紅旗,走在隊伍的最前列。
世界上沒有兩片一樣的雪花。
每一朵雪花,都映射出獨特的光華。各代表團引導員手持的引導牌,是朵朵雪花與中國結融匯的造型。入場式后,這一朵朵雪花回到場上,投影于地面,在巨大的地球背景中,漸漸聚合成一朵碩大的雪花光影。
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場地中央,升起一座巨大的雪花臺,與雪花光影重合。
這一朵璀璨的雪花由各代表團的雪花引導牌匯聚而成,體現世界團結,一起向未來,體現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希望通過這朵雪花,來傳遞人類共同的情感。這樣的創意,表達著一個文明古國“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深厚人文情懷。

一棵巨大的焰火“迎客松”,升騰在空中。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此時的鳥巢,奏響了一曲奧林匹克的和諧樂章。
場地中,來自世界各地的76名年輕人并肩向前,他們的腳下,一條由數百張照片構成的影像長河隨之展開。這一年,運動員為夢想拼搏,人們休戚與共、共克疫情……一個個瞬間,講述著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夢想;不同的生活,相通的情感。
在《想象》的歌聲中,4組滑冰運動員滑出長長的軌跡。他們的身后,“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漸漸閃現,引領著6名旗手出場。
6名中國冰雪人,手執奧林匹克會旗穿過場地。羅致煥、李佳軍、申雪、韓曉鵬、張會、張虹,他們代表著一代代中國冰雪運動的開拓與突破。在接續奮斗中,中國冰雪正走向舞臺中央。
此刻,童聲有如天籟,來自河北阜平山區的孩子們,用希臘語唱起奧林匹克會歌。這群天真爛漫的孩子,身著虎頭圖案服飾、腳穿虎頭鞋,以歌聲傳遞情感、矚望未來。
場地中的孩子越來越多,一只只會發光的“白鴿”從他們的手中放飛。孩子們自由歡愉地奔跑,踩出一個個晶瑩閃亮的雪花“腳印”。
伴隨著開幕式主題曲《雪花》,孩子們圍繞雪花臺,站成心形,迎接奧運火炬的到來,期待著夢想和希望的傳遞。

開幕式上的這一幕,尤為令人感慨萬千──從“50后”到“00后”,7位不同年代出生的火炬手出現在場地中,一棒接一棒的火炬傳遞,仿佛濃縮了中國冰雪的奮斗歷程。
1980年初登普萊西德湖冬奧會賽場,中國冰雪運動員還在丈量著與世界一流水平有多少差距;如今張開雙臂,迎接全世界的冰雪選手來到北京,為“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格言,展開全新的中國實踐。
第一個進入體育場的火炬手,是中國第一位冬奧會旗手、速度滑冰運動員趙偉昌。從1980年普萊西德湖,到今天的北京,這條中國冰雪之路,也濃縮著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之路。
最后,奧林匹克之火經過李琰、楊揚、蘇炳添、周洋等中國優秀運動員的傳遞,來到了兩名“00后”運動員迪妮格爾·衣拉木江和趙嘉文手中。他們,是中國冰雪運動的新生代,從前輩手中接過希望之火;他們,正勇敢迎接挑戰、邁向未來。
場地中的雪花臺已化身為主火炬臺。兩名年輕選手共同手持火炬,將手中的火炬嵌入主火炬臺。
這是奧運主火炬首次以“微火”形式呈現在世界面前。
一簇微火,燭照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