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曦

崇禮,取儒家“崇尚禮儀”的思想而得名,80%的地區為山地,北倚內蒙古草原,南瞰華北平原,古時正處于游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分界線。
這在北京冬奧賽場得到了切實印證。21歲的美國跳臺滑雪運動員安娜·霍夫曼,在備戰比賽之余,拍到了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旁的壯美景色──就在賽場不遠處,一條發光的燈帶蜿蜒于陡峭的山脊之上,“那不是別的,就是萬里長城!”霍夫曼的言語中充滿興奮。
長城是古代中國留給世界的一個奇跡,現在的崇禮正在創造一個新的奇跡。這座人口只有10萬的塞北小城,正成為亞洲乃至世界雪上運動的新中心。這里不僅會因舉辦冬奧會而聲名鵲起,更將因擁有一批賽后服務冰雪普及的場館、一種源于奧林匹克的體育精神而澤被后世。
在崇禮賽區,“Z01”線班車上可直達云頂,下可與古楊樹場館群接駁。不過,由于是環行路線,初來乍到的記者常常不明就里,一不小心就坐上了反方向的車。
有經驗的記者想了個方法,想去云頂相關場地的對著駕駛室手指向上,想奔古楊樹場館群的以手指地。被關在封閉駕駛室里的司機聽不清記者的喊話問詢,倒是很容易看懂“手語”,一上一下間,茅塞頓開,記者們不至于再走冤枉路。

這一上一下,也基本道明了崇禮賽區的場館分布。
向上走,云頂滑雪公園里是自由式滑雪和單板滑雪項目的所在地,擁有U型場地技巧、坡面障礙技巧、雪上技巧、空中技巧、障礙追逐、平行大回轉六條賽道,共計產生20塊金牌,場地海拔最高處達到2042米。
場地種類應有盡有且設施完備,讓很多走南闖北的外國選手都驚嘆不已。美國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運動員奈基·佩奇走進這片場地后,連聲稱贊說:“我們從未見過如此完美的賽場。花了這么多時間和精力來建造一座美麗嶄新的賽場,我們也深感榮幸。走出賽道被點亮感覺真好,因為它建得好極了?!?/p>
在這里舉行的比賽大多是中國選手的強項,谷愛凌、徐夢桃、蘇翊鳴都在這里大展身手。其中,坡面障礙技巧場地“雪長城”因其獨特的滑行趣味性和觀賞性,得到運動員和全球觀眾贊許。
冬奧會新科單板女子坡面障礙冠軍、新西蘭人辛諾特說:“這真是條令人驚嘆的賽道,‘雪長城’的建造就是冰雪藝術的體現,我從未見過這樣的賽道?!痹凇把╅L城”上做出1800度動作的蘇翊鳴說:“我覺得特別有特點,我們在烽火臺上面完成一些動作,是特別大的樂趣。”
向下走,是古楊樹場館群,承辦越野滑雪、跳臺滑雪、北歐兩項和冬季兩項4個分項31個小項的比賽,產生31塊金牌。
與單板滑雪這類青睞年輕人的新興項目不同,這里舉行的項目大都是冬奧會中的“老資格”,但不是中國的強項。好在,借舉辦冬奧會的東風,中國雪上項目短板被狠狠惡補了一下。趙嘉文成為第一位踏進冬奧會北歐兩項賽場的中國人,越野滑雪實現了全項目參賽,跳臺滑雪第一次出現了男女選手雙雙亮相。
參賽的人數增加,成績也有所突破,比如越野滑雪在一些小項上就刷新了歷史最好成績,但與世界水平相比,差距依然明顯。
中國選手王強7天參加了3項比賽,差點闖入越野滑雪男子個人短距離半決賽,體能消耗可想而知。他在完成男子4×10公里接力之后表示:“場地的海拔高,對體能的要求也會比較高,而且連續比賽,乳酸堆積比較嚴重?!?/p>
國家越野滑雪中心的最低海拔也有1638米,很多冰雪強國的選手都感到吃力。俄羅斯奧委會越野滑雪選手亞歷山大·博利舒諾夫參加了3項比賽,摘得兩金一銀。他對這里的場地條件和接待工作贊不絕口,唯獨對場地難度感到有些頭疼,“賽道的設計很有創意,但難度也非常高,我感受到了挑戰?!?/p>

回到上文提到的“雪如意”,在古楊樹場館群,它絕對稱得上是一座標志性建筑。每當夜幕降臨,場地燈光全開,雄踞山梁之上的“雪如意”美輪美奐,成為矚目的焦點。
“雪如意”是中國首座符合國際標準的冬奧會跳臺滑雪場地,頂部與地面落差達130多米,參賽選手置身其中,美妙的體驗感讓他們難以忘懷。日本選手小林陵侑在跳臺滑雪男子個人標準臺比賽中奪下金牌,他對“雪如意”評價非常簡單直接:“特別酷?!?/p>
從2月12日開始,一場降雪不期而至。13日雪量增加,短短幾個小時,崇禮賽區內的崇山峻嶺已是銀裝素裹。
北京冬奧組委副主席楊樹安表示,從13日凌晨5點開始,張家口動員了1000名在閉環內的工作人員掃雪。早上7點,云頂滑雪公園就忙碌起來,一臺大型鏟雪車正在U型場地內作業。為了確保當日的比賽順利進行,保障團隊工作人員排成一排,推動手中的雪鏟,快速將地面的積雪清出賽道。
“比賽場地對雪道的滑度、硬度和摩擦力都有影響,我們正在做的,就是把覆蓋在表面的新增雪層鏟出去,將賽道恢復原來的面貌。”正在現場作業的保障團隊工作人員李強介紹,對于跳臺區等關鍵部位,還采取“吹雪機”的方式,“將較為蓬松的‘新雪’從跳臺區‘趕跑’?!?/p>
多項比賽受到降雪影響,谷愛凌在崇禮的亮相也延后了一天。除了她參加的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技巧之外,原計劃2月13日晚上進行的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資格賽,14日上午舉行的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礙技巧女子決賽、男子資格賽,以及15日上午舉行的男子決賽,都順延一天舉行。
張家口賽區云頂場館群后勤副主任束文介紹:“降雪對比賽場地產生較為明顯的影響,濕滑場地、蓬松構造的‘新增積雪’會影響賽道的雪溫和雪質,同時使得賽道表面摩擦力加大,不利于選手競技動作的發揮。此外,降雪帶來的大風天氣也會對比賽安全產生影響?!?/p>
不過,對冰雪天然親近的運動員毫不在意漫天飛舞的雪花。2月12日上午,單板滑雪障礙追逐混合團體決賽后,金牌獲得者林賽·雅各貝利斯談到降雪對場地影響時認為:“我和其他選手的距離都很近,每一次跳躍和著陸都要特別小心,但實話說,比賽的過程中我很享受?!便y牌獲得者米歇爾·莫奧利則說:“我更喜歡今天的比賽環境,場地被處理得很好,也許下雪的時候我會滑得更快。”

冬奧會歷史上,受天氣影響而推遲或取消比賽的情況并不鮮見。1984年薩拉熱窩冬奧會上,突如其來的暴雪幾乎耽擱了近一周的賽程。1998年長野冬奧會,雨、雪、霧和閃電交加的天氣,同樣使得比賽安排頻繁更改。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溫暖的天氣及降雨使得高山滑雪、單板滑雪和跳臺滑雪等多個項目的比賽改期。4年之后的索契冬奧會,相對過高的溫度導致山間產生濃霧,影響了在此進行的冬季兩項和單板滑雪等項目。上屆平昌冬奧會,時速超過60公里的強風令跳臺滑雪和單板滑雪等項目的選手無法安全落地,比賽只能改日進行……
及時對雨雪和極端天氣做出預報,是應對的有效手段,不過,山地氣象預報是國際公認的難題。海拔落差每100米,氣象環境就有很大差異,而崇禮全境的最大海拔落差達到了1300米。張家口市氣象臺臺長黃山江介紹:“張家口賽區復雜的地形地貌形成了顯著的局地小氣候特征,精準精細預報的難度極大,堪稱歷屆冬奧會之最。”從2017年開始,由中國氣象局組織的35名骨干預報員建起了冬奧會張家口賽區預報服務團隊,每年冬季都進駐賽事核心區,開展長達數月的集中冬訓,已能夠實現復雜地形下100米分辨率、逐10分鐘快速更新的冬奧關鍵氣象要素預報。
正是精準的提前預報,讓云頂場館群從2月11日就啟動了應急預案,除了專門的鏟雪除冰團隊,還配備了1300人次的應急團隊人工除雪作業,16臺鏟冰除雪機械、50臺吹雪機也在24小時不間斷“查漏補缺”,山地運行、場館周邊等各領域的工作人員緊急出動,連夜清掃降雪,確保場館正常運行。
一場突然起來的大雪,除了幾個順延的項目之外,崇禮賽區一切井井有條,志愿者各守其職,班車準時準點,新聞中心正常運轉,沒有任何意外情況發生,越野滑雪、冬季兩項等項目也在雪中比拼出了別樣的精彩。
曾經的崇禮,是一個實實在在的貧困縣,當地人苦于寒冷的環境,紛紛外出尋找活計。1995 年,時任中國滑雪協會秘書長單兆鑒想在北京周邊尋找適合大眾滑雪的場地,看中了崇禮莽莽雪山的自然環境,在那兒建起華北第一家滑雪場。2015 年,已有近20 年雪上運動發展歷程的崇禮登上冬奧舞臺,自此成為國際公認的“全球最適合滑雪的地點之一”。
如今,每逢雪季時,北京通往崇禮的高速公路上,不時可以看到車頂上放著雪板的私家車向山區疾馳,這已經是冬日里司空見慣的景象。京禮高速和京張高鐵建成通車,進一步拉近了崇禮與北京,甚至崇禮與世界的距離。
從北京清河高鐵站坐上京張高鐵,50分鐘之后,就是毗鄰古楊樹場館群的太子城站。走出高鐵站,雪山便映入眼簾。相信這一幕景象,會讓每一位滑雪者心動不已。
冬奧會到來之前,“張家口+崇禮區”被評為2020年中國冰雪旅游十大人氣路線之一。至2020/2021雪季末,崇禮累計承辦舉辦國際、國內冰雪賽事活動300多項(次),參與冰雪運動人數累計突破500萬人次?!吨袊┞糜蜗M大數據報告(2020)》顯示,張家口市已成為中國十大人氣新興冰雪旅游目的地之一。僅上個雪季,崇禮就接待游客246.2萬人次,收入2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83%和87%。
冬奧會之后,云頂滑雪公園將以冰雪運動和山地度假為重點,打造集運動、休閑、會議、度假為一體的山地型旅游度假區。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將打造成集餐飲、演出、展覽、娛樂、高端會議等為一體的商業綜合體和大眾跳臺滑雪培訓基地。國家越野滑雪中心賽后將改建成山地公園,組織冬夏兩季的冰雪文體活動。國家冬季兩項中心滿足國家體育專項訓練和賽事,并建成適合青少年的滑雪培訓和冰雪體驗基地。古楊樹場館群主任郭英表示,賽后,場館群將整合場地、場館和設施設備,開展以山地運動為主的四季經營,實現可持續發展。
崇禮借機全面提升了冰雪場地設施水平。張家口市政府副市長劉海峰說:“全市建成了大型滑雪場9家,擁有高、中、初級雪道177條、總長度164公里,分別占全省的65%和88% ;建成滑冰館20座?!?/p>
北京冬奧會給崇禮留下的,不僅是這些場館遺產。
冬奧會之后,通過廣泛開展群眾性冰雪文化體育活動,將張家口賽區打造成“全季、全時、全域”的冰雪娛樂中心和避暑旅游勝地。可以想見,“后冬奧時代”,冰雪運動乃至冰雪產業將在張家口迎來又一次井噴。
冰雪經濟持續升溫,“冬奧紅利”已經實實在在惠及賽區及周邊群眾。據不完全統計,崇禮目前每5人中就有1人從事與冰雪相關的工作,超過3萬人直接或間接進入冰雪產業和旅游行業,端上了“雪飯碗”,生活質量大幅提高。“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在崇禮得到了完美答案。
留在崇禮的,還有無私奉獻的志愿者精神。
如果說2008年的“鳥巢一代”是用微笑服務融入世界的開放一代,那么冬奧會上的“冰雪一代”則將自信和擔當展現在世界面前。
在崇禮,與降雪相伴而來的是大風與低溫。已近傍晚,國家越野滑雪中心的室外溫度降至零下15度?!盎厝ヅ鸵粫喊伞?,志愿者負責人語氣中幾乎帶了懇求。
兩位在混采區值守的志愿者擺擺手,說:“運動員還沒有走完,我們再盯一會兒?!北M管記者的人數已經因風雪大幅減少,這些身穿藍白外套的志愿者仍堅守不退。
服務崇禮的志愿者大都來自河北地區的高校,這些帶著“00后”標簽的年輕人身上,沒有人們以為的驕嬌二氣和目空一切。他們的熱情主動出于與生俱來的自信和助人之心,他們會主動攀談,會幫忙出謀劃策,用周到熱情的服務為每一位寒風中的冬奧參與者送上暖意。
志愿者精神,幫助崇禮完成了一次軟件升級;志愿者風貌,也正是國家未來的生動側影。
奇跡正在發生,奇跡遠未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