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先文,向先嘉,彭民毅,張宏三,彭英海,熊鋼
(1.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畜牧水產事務中心,湖南 吉首 416000;2.湖南農業大學,湖南 長沙 410128;3.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農業產業服務中心,湖南 吉首 416800;4.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動物科技系,湖南 長沙 410127)
湘西地區包括湘西自治州、懷化市、張家界市、邵陽西部的部分縣(市)及永州市的江華瑤族自治縣,地處湖南省西部,境內絕大多數縣(市)屬邊遠山區,草魚苗種多為外購,由于運輸成本高,成活率低等原因,草魚的養殖量小。為解決草魚苗種的供應問題,在屬于湘西地區的懷化市辰溪縣安坪鎮曾家坪村山塘,對購買的草魚“夏花”苗種進行了培育試驗。
2021年6月1日—9月22日。
試驗山塘位于懷化市辰溪縣安坪鎮曾家坪村,面積2 134.4 m,平均水深1.1 m。6月1日將山塘水排至0.4 m深,用450 kg生石灰清塘消毒。6月7日加水至1.1 m深,山塘配備2.2 kW的變頻葉輪增氧機1臺,全自動投料機1臺,定制撈魚網1張。
2021年6月8日,將運魚車里面的水倒入盛有高錳酸鉀的預裝魚的桶中,然后撈出運魚車里苗種放入桶中,消毒5~10 min,再往桶中緩慢加入山塘水,待桶里的水溫和山塘的水溫基本一致,將苗種全部倒入塘中。投放草魚“夏花”苗種200 kg,規格為5~10 g/尾。
從苗種下塘的次日起,每天投喂浮萍約10 kg,并逐步增加顆粒飼料,一周后僅投喂顆粒飼料。前期投喂飼料為新希望的1號飼料,7月中旬開展轉而投喂恒興3號膨化飼料,每天09:00、17:00各投喂1次,日投喂量為體質量的2%~5%。
該山塘位于水庫上游,常年有微流水,但水量小,在培育的前期,20 d注水1次,8月份開始,每15 d注水1次。“先排后注”,每次排水量為山塘水量的1/4~1/3,注水完成后保持水深為1.1 m。
增氧機于晴天中午開,陰天次日清晨開,連綿陰雨半夜開;傍晚不開,陰雨天中午不開。加強早、晚巡塘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8月28日開始出現死魚現象,每天死魚10多尾。觀察發現,大部分死魚體表有紅點,經現場初步診斷,為錨頭蚤病(見圖1)。9月1日,采用成都中牧生物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氟苯尼考粉,每100 kg飼料添加25 g氟苯尼考粉,拌飼投喂,連喂3 d,死魚現象得到控制,到9月7日,未再發現有死魚現象。9月18日,捕撈魚查看,均未發現魚體有類似錨頭蚤寄生的紅點。

圖1 患錨頭蚤病的魚
2021年9月22日,捕撈草魚苗種轉移至大魚塘進行飼養,草魚苗種體質量為130~260 g,共計1 358 kg,平均體質量達到150.8 g。經初步測算,成活率>90%。
生產成本:所購草魚苗種費用為11 200元、飼料8 000元、電費200元、增氧機4 580元、投餌機563元、藥費600元、其他3 000元,合計28 143元。
生產收入:試驗獲得苗種1 358 kg,苗種市場價格為36元/kg,折算共獲得收入48 888元。
生產純收入:純收入為20 745元,每667 m利潤為6 842元,餌料系數為2.1,投入產出比為1∶1.74。
在山塘投入草魚“夏花”苗種,投喂浮萍等進行飼養,經過3個月左右的培育,平均體質量為150 g,達到育成規格,增加了經濟效益。在草魚培育的過程中,出現錨頭蚤等寄生蟲病時,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情進一步蔓延。
由于山塘的清塘和開挖時間較晚,投入草魚苗種為體長≥5 cm“夏花”,購買的市場價格56元/kg,與“水花”700萬~800元/萬尾的價格相比,投入的成本稍高。湘西等山區山塘、水庫等對草魚苗種需求量大,在當地進行草魚人工繁殖的技術和條件不成熟,利用山塘對購買的草魚“寸片”和“夏花”進行培育,育成大規格的草魚苗種,能夠有效解決山區草魚苗種購買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