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冬源
(河南工業和信息化職業學院,焦作 454000)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建筑室內設計行業也隨之蓬勃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在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當下,其對室內空間環境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室內空間環境設計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不容忽視。為滿足現代室內設計要求,在實際設計過程中應當有效運用形態構成,相關設計人員需掌握扎實的形態構成理論基礎,了解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靈活運用各要素,以提高室內設計效果,創造良好的空間文化,保證生活環境質量。需不斷地創新室內設計表達手法,明確各要素在室內設計中的表達方式,改變陳舊的室內設計觀念,以促進建筑室內設計的可持續發展。
所謂“形”指的是事物外在表現呈現出的輪廓,是其在現實生活中展現的自然形態,具有一定的自然特征;“態”則是依附于形態表面,如自然形態、認為形態等,是特定時間、特定環境下,給特定觀察人員的一種印象。“形態”這一次在現代室內設計中有了新的闡述,對其的概念研究主要偏向于物體視覺元素、物體結構之間所呈現的狀態。“構成”從廣義上來說是一種較為理性的思維邏輯,狹義上則是指按照一定形式美的法則來組織造型元素,使之達成預期的形態造型,是一種行為方法[1]。
基于此,在理解形態構成的時候,可以從兩方面來闡釋:一是從廣義上來說指的是形態造型改變的構想;二是從狹義上來說,指的是從形體要素中抽取點、線、面、體等元素來進行創造。形態構成學科較為復雜,其能夠突出建筑室內空間的氛圍,使之美觀性得到提升,可滿足于人們的審美需求,并呈現出室內空間獨有的氣質。
平面構成是一種二維形式上的造型設計,從室內空間上來說,平面構成的應用十分重要,其指的是在二維空間設計中,通過加工創造的方式使其所呈現出的空間形態有新的形象和造型,要注意的是其是以原有的空間形態為基礎來進行二次創造,可給人一種全新的感受。在二維平面中設計師需要將復雜的形態簡單化、抽象化,遵循相關的規律來重新創造,突出物體的本質,需要靈活運用點、線、面等基本元素,從整體角度來呈現平面。人們對于秩序美和打破規則的美都有一定的研究,在進行平面構成設計的時候,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
3.1.1 一是對稱與均衡
常見的圍繞中心點的左右對稱、上下對稱等。均衡是強調一種平衡感和秩序感,常見表現形式有反射、移動、擴張等[2]。
3.1.2 重復與群化
是將醒目、簡練的圖形符號進行反復排列,以形成持續連接形象,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3.1.3 節奏與韻律節奏指的是在設計過程中按照一定的規律來進行排列組合,如相同間距變化;而韻律則是在統一原則下,利用重復、漸增等方式來吸引人們的視線。在室內設計和平面構成設計中,節奏和韻律方法的運用,主要體現于重復研究室內環境,利用線條裝飾、家具擺設、重復裝飾圖案等方式,予以人統一和諧的視覺效果。或是對室內連續線條、疏密性以及漸變進行研究,利用各類室內裝飾元素來設計,從而展現室內平面構成設計中的不同節奏、韻律。
3.1.4 對比與調和
指的是利用對比手法來呈現事物間的不同,并通過清晰、模糊等方式來給人以不同的觀賞體驗。在室內設計中,可以通過色調的變化來使用對比手法,如臥室以暖色調為主,衛生間以冷色調為主等。同時,需要根據室內空間的實際情況,利用調和的方式來解決空間中的不和諧之處,使空間整體感更強,提高空間的舒適度。
色彩構成指的是在特定物體上進行色彩布局,通過不同色彩屬性的比例搭配,使物體的整體色彩更加和諧。不同的色彩,在屬性上有所不同,但彼此之間有著一定的內在聯系,具有相互呼應、相輔相成的特點。在室內設計中色彩構成,指的是基于不同的室內空間環境,對其進行靈活設計,合理搭配色彩組合,呈現出生動的空間效果,不照搬同一套模式,而是根據空間的實際情況和業主需求來進行設計[3]。
室內設計中的色彩構成應當遵循以下原則:一是要遵循目的性原則。指的是在室內色彩設計過程中要先確定主色調,要有明確的色調目標,一般情況下私人空間的色彩可以豐富一些,但是公共空間的色彩十分重要,需要根據其主題、功能來進行選擇和設計;二是遵循協調性原則。指的是在室內色彩設計過程中,顏色不可以過多,否則會顯得凌亂、沒有秩序,無法凸顯空間中的主色調,不同的色彩在搭配上要有一定的協調性;三是要遵循采光性原則。應當根據室內空間的采光情況來選擇適宜的色彩,做到因地制宜,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四是要遵循傳統性原則。指的是在室內色彩設計過程中,要尊重不同地域的文化,民族文化,根據其風俗習性來進行設計,尤其是對于一些民族的禁忌顏色要格外注意。
立體構成指的是在空間環境中由長、寬、高組成的某物體的構成,需要通過適宜的材料,利用力學原理,來打造美好的造型,不僅僅是點、線、面的運用,更是各種造型元素的靈活組合。室內設計中的立體構成運用,對設計師的要求非常高,其應當對各類材料、色彩、圖形、紋理等元素有充分認識,并且有一定的審美性,能夠將各類元素進行良好的規劃和布置,創造出滿足于使用者精神需求的作品。在立體構成設計過程中,需要確定好適宜的空間比例。室內空間形狀的大小,將決定家具的數量、大小以及擺放位置。與此同時,還要控制好家具陳設之間的關系,保證視覺上的平衡感,給人以舒適、愉快的感受。與此同時,可以通過重復構成、漸變構成、特異構成、對比構成、發射構成等方式來進行設計,明確立體構成的特性,并對其元素進行有效研究。
在室內設計中運用形態構成的時候,應當充分發揮平面構成、色彩構成和立體構成等元素的運用效果。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是在應用平面構成的時候,室內設計人員需要根據室內空間的實際情況,合理布局,優化室內陳設設計。需具備一定的創造能力,將基礎造型進行改造,基于形式美法則,選擇適宜的裝飾材料,確定藝術風格,規范工藝流程,制定完善的設計方案,繪制設計圖紙。平面構成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吊頂設計、室內墻面、地板設計等方面,可在白墻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元素,設計不同的造型、紋樣。要注意的是各單位圖案、紋樣造型有一定的差異性,無論是大小還是擺放位置都不盡相同。設計地面、墻面、天花板的時候,則需要有效運用點、線、面等元素,通過特異、重復等手段來進行設計。
二是應用色彩構成。在室內設計中運用色彩構成的時候,需要合理安排色彩,既要考慮色彩的視覺效果,又要考慮色彩對人們心理的影響。一般情況下,要遵循色彩運用的基本規律,符合現代人的審美觀。在組合搭配色彩的時候,可以用同色調的色彩,營造和諧統一之感,也可以使用不同色調之間的對比,來呈現強烈的視覺效果。在室內裝飾過程中,需要先確定一個明亮的主色調,然后科學規劃其他色彩所占比例,用明、暗等方式來呈現空間的層次感,給人以鮮明的色彩感受。如若室內空間中只有單一的色彩,則會顯得過于呆板,十分單調。
三是應用立體構成。在室內設計中運用立體構成,應當基于三維空間的可塑性,結合人機工程學來進行再創造,使空間立體造型感更強,通過對室內界面的把控和裝飾,來呈現良好的空間形態。一方面,可以利用基本元素來進行設計,如圓球體空間和造型、矩形體空間和造型等;另一方面,還要合理布置室內空間中的家具、家電,根據不同家具、家電的類型、功能,設計相應的空間造型,通過排列組合、對比調和等方式來合理安排各個裝飾元素。
在室內設計中應用形態構成的時候,可采取以下方式來進行設計:
一是注重空間和立體構成。首先,要科學設計室內的固定空間。私人空間中的固定空間一般指的是廚房、臥室、衛生間等,部分公共建筑是按照固定空間來進行劃分,如博物館、體育館等。如若只是進行空間設計,會缺乏靈活性,而對空間內部環境進行再改造,則能夠使整體設計更加靈動,也更能滿足人們的實際需求。比如說,在私人空間設計的時候,可以通過拆墻、砌墻等方式來改變原有的空間格局,根據業主的需求合理規劃各個空間的面積大小,滿足業主對臥室、衛生間等空間的功能需求;在設計公共建筑的時候,如展覽館,則可以撤掉展板,利用設計好的收納展板來隔出空間,更好地呈現各個作品。其次,在處理室內可變空間的時候,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適宜的分隔方式,重新劃分固定空間,使空間形式更加多樣化。如利用隔墻、家具等劃分不同的空間功能;最后是室內動態空間和靜態空間的設計,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基于靜態空間和動態空間的特征,來實施有效的設計。動態空間如利用自然燈光、人工燈光的變化,來調整空間的整體氛圍;靜態空間如用溫馨、淡雅的色彩,來呈現靜態空間的寧靜、私密。
二是注重界面與立體構成。首先,要注重室內頂面設計。需要選擇優質的頂面基礎材料,要具有一定的保溫性、隔熱性。如若是公共建筑,那么在裝飾頂面的時候,要劃分區域功能,做好管道埋線工作。可根據頂面類型來確定吊頂的高度、吊頂的材質。比如說,在室內設計中對于一些層高偏低的空間,可以直接利用石膏板來進行裝飾,避免吊頂高度過高,以免讓人感到壓抑。也可以利用一些裝飾材料、花紋來分界頂面和墻面進行簡單的線條裝飾;其次,在設計室內墻面的時候,則要保證墻面的隔熱、隔音和保溫性。不可敲動室內的承重墻,但可以改造非承重墻,重新進行空間分隔。可使用適宜的材料來裝飾墻面,考慮人們的實際需求以及建筑功能要求;最后,在進行室內地面設計的時候,可鋪設地板,或是瓷磚來裝飾。可選擇的地板、瓷磚類型非常多。
三是注重陳設與立體構成。陳設是室內設計中的重要內容,通過陳設物品的合理擺放,能夠營造不同的室內氛圍,裝飾空間,而且也具有美化環境的效果。在擺設室內家具,設計照明等內容的時候,可在點、線、面設計的基礎上,運用設計構成基本原理來進行精心安排。比如說,在進行室內空間設計的時候,可將家具、植被、裝飾物品看作是抽象中的點元素,然后合理擺放這些物品,也可以將其看作是線元素,對其進行排列設計,或是將其看作是面元素,通過靈活的組合搭配,使之形成不同的造型特點,強化室內空間的視覺效果。
除此之外,在進行陳設設計的時候,不僅要關注于其美觀性,還應當注重實用性。家具、燈具、家電設備等的陳設,要滿足于其基本功能需求,然后在此基礎上再進行美觀性設計。比如說,在選擇燈具的時候,燈具類型繁多,如吊燈、落地燈、臺燈等,陳設這些燈具的時候,要使之造型、色彩與空間整體相融合,并且能夠滿足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對于一些面積較小的空間,可以多使用吊燈、吸頂燈這類不占使用空間的燈具;而一些面積較大的空間中,則可以設計落地燈、臺燈等燈具。
總而言之,在進行建筑室內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充分利用形態構成,需從平面、色彩、立體等部分進行考慮,不斷地創新室內設計手段。與此同時,還要關注于空間、界面和陳設與立體構成的關系,需根據空間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設計,從而提高室內設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