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建云
摘要: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指出,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實施新一輪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提高建設標準和質量,健全管護機制,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加大糧食主產區高標準農田建設投入,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舉全黨全社會之力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關鍵詞:高標準農田;經驗;策略
1.1 明確基本原則
首先,應以人為本,保障民生。加大農田水利、田間道路、農田防護林網的建設與投入力度,增強農業抗災能力和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其次,應秉持因地制宜原則,做好統籌規劃工作,應通過針對性的措施展開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第三,以政治、生態、社會、經濟效益并重為原則,通過土地綜合整治,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改善區域生態環境,提高耕地質量,促進群眾脫貧致富步伐,實現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生態環境保護的協調統一。第四,選取規模較大、集中連片區域進行高標準農田建設,形成規模效益,提高投資效益。同時注重與項目區原有基礎設施有機結合,科學、合理規劃布局各項工程,避免重復建設,使各項工程建設能夠做到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能夠達到預期目標。
1.2 推動重點建設
項目應根據農田建設地區的實際情況,根據“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加強基礎配套設施建設。首先,對缺乏灌排設施的地區,進行灌溉排水工程建設;對于農田交通不暢的地區,應做好田間道路工程建設;對于防護林配套不完善的區域,進行新植林,且保障其灌溉。其次,應促進土壤改良,促進土壤育肥改良,強化土壤綜合性能。最后,應強化農業科學技術研究,促進新技術示范基地建設,通過多種形式促進農業技術推廣普及,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效。
1.3 落實保障要點
首先,落實組織保障要點。為提高高標準農田建設水平,相關管理部門應組建高標準農田實施領導小組,由其負責農田建設的管理工作;項目區所在村隊或連隊,成立由黨支部書記為組長,“兩委”成員、群眾代表組成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管理監督小組,負責本項目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監督、管理、協調工作。兩級要積極協調做好項目服務保障和監管工作,維護好群眾的根本利益。其次,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各有關單位要加強資金使用管理,硬化預算約束。嚴格執行專款專用、專項管理、單獨核算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超支范圍和標準開支,更不得截留和挪用項目資金;要建立、健全項目會計核算和內部稽核制度,對項目資金進行全過程的財務管理和監督;要嚴格項目資金竣工決算,規范項目的業績考核和追蹤問效。為保證施工質量,施工過程應嚴格按規范進行,并按施工網絡計劃控制施工進度。建立進度控制的組織系統,按著施工項目的結構、進展的階段進行項目分解,確定其進度目標。即按照灌溉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防護林工程、設備購置等分項工程制定相應的進度計劃。
2.1 強化土地管理及資金安排
首先,應建設完善的農田信用等級評價制度,對轉包環節、互換環節及轉讓環節加以嚴格管控,在確保農田用途不會被更改的前提下,應適當的給予具備高標準農田建設條件的土地承包方制度傾斜,使其在獲取承包資格后,能夠實現高標準農田建設目標,還能夠使承包方獲取更高的經濟效益。其次,相關管理部門應做好統籌協調工作,強化財政支付能力,使涉農資金的投入與農田建設實際需求更加匹配。
2.2 建設完善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體系
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管理部門應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根據現狀糧食生產能力,擬定與當地發展相匹配的建設標準,通過項目建設,進一步優化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統籌協調相關涉農資金,提高各項資金利用效率。根據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實際情況,對農田等級加以劃分,分類進行管理。落實相關組織規劃管控,使相關部門負責基礎設施維護管理工作,適當的給予經濟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