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利
摘要:長壽區八顆街道屬于淺丘平壩,深丘豐山區,海拔330~800米。適宜種植玉米、水稻、油菜等作物。玉米栽培技術決定水稻產量的多少和品質的好壞,八顆街道玉米的主要栽培采用地膜覆蓋技術進行種植,玉米作為八顆地區除水稻外種植最多的糧食作物之一,已成為家家戶戶種植的必需品。
關鍵詞:玉米;地膜覆蓋;管理
八顆街道位于長壽主城區西郊,東臨桃花溪,西倚明月山,南靠經開區,北傍葛蘭鎮,全街道幅員面積99.25平方公里,轄1個社區及15個行政村,131個村民小組。八顆街道屬于丘陵地帶,非常適宜玉米的生長。玉米喜溫、喜光,對水的要求較低,適合在山地丘陵種植。八顆街道地區農戶普遍采用地膜覆蓋技術進行種植。
一般選擇高產優質的玉米品種。

玉米根系發達,需要良好的土壤通氣條件,要求土層深厚、疏松透氣、結構良好;土壤有機質與礦質營養豐富;土壤水分狀況適宜。
3.1 播種時間
平壩地區通常在2月28日至3月15日播種,山區在3月16~20日播種。一般采用捏泥團、肥球育苗、方格育苗方式。
3.2 苗床管理
肥球育苗為防止燒苗,不能用化學肥料,要用土雜肥,磷肥、鋅肥混人畜糞灰。蓋泥土,蓋雙膜保濕保溫,上面用竹木搭拱橋一層膜,發芽后要揭去下層膜。注意溫度過高時,要通風降溫,主要怕燒苗。一葉一心后要煉苗,白天揭膜晚上蓋膜,適當施用人畜糞肥,提苗壯苗。
4.1 玉米移栽過程中要注意
合理增大苗量,保持勻苗與壯苗的最佳狀態,同時避免栽種瘦弱苗,注意保持移栽后的苗棵數一致,在育苗過程中應合理增加育苗數量,據調查了解,通常大約比實際需苗量增大10%。
在移栽分級化起苗的前一天下午,要確保苗床水能得以澆透。在起苗過程中,需要根據苗的大小強弱實施分級,然后進行分地塊或者分片移栽,以便于后期管理。
搶時移栽搶陰天或雨天移栽最好。晴天移栽,最好在傍晚進行,有利成活。移栽時要取深溝(塘)淺栽,有利成活和澆水追肥。
春玉米在出苗和拔節之后時常會遇到春旱問題,對于澆拔節水這一工作,應根據當時的降水量來決定。在玉米需水的關鍵時期,如果降水量不足,就要做好灌溉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此時因為氣溫高蒸發量大而容易失墑快,就需要定期補充灌溉水源。
做好攻苞水灌溉工作。在玉米抽雄穗前10天到抽雄穗后的20天,這一期間是玉米對水分反應頗為敏感的階段。如果遇到干旱天氣則必須澆足量的水以進行防旱,這樣方能確保雌雄穗在發育以及成長期的需水量,最終獲取高產。
做好抽穗揚花水灌溉工作,以確保開花授粉的良好狀態,提高玉米結實率,避免莖葉出現早衰問題,力求玉米穗多粒重。做好人工輔助授粉,保證雌穗授粉完全減少禿頂和缺粒。
做好灌漿攻籽水的灌溉工作。在灌漿期間,玉米的植株葉片會自下而上出現枯黃問題,對此,應科學施肥、澆足量的水以增加粒重。
做好排澇工作。在大雨和田間積水時期要及時排除多余的水分。
合理進行密植能夠確保光能、地力與空間的充分利用,保持植株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以此減少空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