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潔
摘要:綠色防控技術是近年來國家主推的農業技術之一,在減少藥劑污染及保護環境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18年河北省將其作為主推十大農業生產技術之一,在全省進行示范推廣。本文基于多年植保實踐,將綠色防控的重點技術歸納如下,以期為需求者提供技術指導。
關鍵詞:綠色防控;關鍵技術;措施
2015年國家農業部發布《到 2020年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方案》,要求各地不斷采用綠色防控技術減少病蟲危害。通過實踐總結發現,綠色防控主要包含農業防治、物理機械防控、生物防控、植物源制劑防控等4個方面。
1.1 選擇優質抗逆品種
優良品種的選擇是防治作物病蟲害最直接有效且最經濟的舉措,按照不同作物的種類和不同的生產時期,因地制宜的選擇抗逆性較強的品種,減少病蟲害的發生。
1.2 做好太陽能高溫消毒
許多土壤中的病原菌能夠通過土壤越冬,待條件優越再危害作物生長。因此,夏季在高溫季節,應充分利用太陽能進行土壤消毒,來消滅土壤中的害蟲及病原微生物。
1.3 做好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涉及育苗移栽、定植、植株調整等多個方面,尤其是設施棚室內的管理尤為重要。在作物種植前,應做好前茬作物殘體的清理、設施棚室的清理與消毒,減少前茬病菌的再危害。在植株生長過程中,及時做好植株調整,尤其是做好病蟲危害葉片及植株的及時清理。同時做好水肥的有效供應,科學合理的為作物提供更優質的生長環境。
1.4 合理輪作及間作
輪作倒茬作為一種有效措施,能夠改善土壤理化性質,調節土壤肥力,在促進作物生長的同時,提升作物的抗蟲能力。不僅如此,在輪作倒茬中惡化某些病蟲生長的環境,從而達到抑制害蟲生長的作用。
2.1 防蟲網
人工隔離屏障,為優質聚乙烯原料拉絲織成,原料中添加了抗紫外線以及防老化的化學助劑,可通過調整目次大小來達到防治害蟲,阻斷蟲害傳播病害的發生,不僅如此,還可以起到遮光,抗強風、暴雨的作用。
2.2 趨光誘殺
利用昆蟲的趨光性誘殺害蟲,很多昆蟲對365納米波長的光波趨性非常強,尤其黑光燈的光譜波長更為豐富,好于日光燈,同時藍光效果較紅光好。
2.3 色彩誘殺
利用不同昆蟲的對色彩的不同趨性,比如蚜蟲趨于黃色和橙色,忌避銀灰色,可采用黃板及黃器皿進行誘殺,在防治蚜蟲的同時,減少病毒病傳播,同時也可利用銀灰反光塑料膜覆膜或做圍邊,來忌避蚜蟲。
2.4 利用害蟲趨化性滅蟲
研究發現,不同昆蟲對化學氣味的趨性也不相同。如種蠅比較趨向糖醋、蔥蒜葉,棉鈴蟲以及煙夜蛾則趨向糖蜜等。因此,生產中可利用糖、醋、蜜等物質吸引害蟲進行誘殺。
3.1 保護和利用天敵
在蟲害防控中,天敵的應用作為綠色防控的重要舉措被積極推廣。在作物生長中,常見的天敵分為寄生性及捕食性兩個種類。其中寄生性昆蟲有平腹小蜂、赤眼蜂、蚜繭蜂等;捕食性有草蛉、捕食螨、蜘蛛類等。生產中不僅要保護它們創造天敵生存的良好環境,還要積極利用它們為農業生產服務。
3.2 利用昆蟲病原微生物
病原微生物的利用主要是指主病原細菌、拮抗性細菌、真菌、益菌、病毒等的利用。如生產中常用到的蘇云金桿菌(Bt)、綠僵菌、白僵菌等,對玉米螟、菜青蟲、棉鈴蟲、黏蟲等有致病或抑制的作用,并已經取得良好的防控病害的效果。
3.3 利用昆蟲信息素
昆蟲性信息素防治害蟲具有使用簡便、選擇性強、防治成本低、不傷天敵等優點。當前性誘劑已成功的在害蟲測報、迷向和誘殺等方面得到應用,我國目前已經存在多種昆蟲性誘劑。
3.4 植物及其制劑的應用
與化學農藥使用相比,植物源農藥有低毒、低殘留、對環境污染小等特點。當前植物源農藥主要有殺蟲劑、殺菌劑、殺螨劑、除草劑等,如苦參堿、煙堿、印楝素、魚藤酮等制劑,這些制劑對直翅目、同翅目、鞘翅目等200多種害蟲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