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匯寅
《西游記》里的孫悟空、沙悟凈都悟得了佛法,四大皆空,六根清凈。唯有豬八戒的法名“豬悟能”似應從諧音角度理解——“豬無能”,他沒有悟出啥能耐。
其無能首先源于太懶。派他化齋、巡山,他鉆進草叢中睡大覺。再者貪生怕死怕困難。他同沙僧合斗黃袍怪時,氣力不加便獨自逃進荊棘里躲起來,丟下師弟一個人單打獨斗不管不顧。無能之輩一般都不甘雌伏,還格外喜歡顯能。蟒蛇精來襲時,八戒躲在一旁生怕供出了他,待到悟空打死蛇精,他威風陡增,舉起釘耙一陣亂筑——暴打一條死蛇那是相當的厲害。
老豬的意志不堅定,皈依佛門卻不信佛法。離開高老莊時一再交代丈人好生看待我渾家,取不成經照舊回來做女婿。悟空呵斥他,他不以為然:“哥啊,不是胡說,只恐一時間有些兒差池,卻不是和尚誤了做,老婆誤了娶,兩下都耽擱了?”他的初心就是早留后手,取經路上一遇坎坷便打退堂鼓,要求分行李散伙。
唐僧師徒的生活實行有福同享。豬八戒每頓飯都要吃十多碗,悟空叫他“馕糠的夯貨”,佛祖封他“凈壇使者”,名副其實。食量有大小,消費有多少,八戒多吃一點也情有可原??赡阒竿咝金B廉,他卻還要私揣腰包,把化緣的銀子藏做了私房錢。要他馱烏雞國王的尸首,他竟向龍王要“燒埋錢”。他貪圖天竺國送行的黃金白銀,尋思“買些人事回去”孝敬丈人。唐僧驅逐悟空,悟空不忍離去,他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誣陷悟空要分了行李才肯走。
貪吃貪財之外,他還貪色。蟠桃會上戲嫦娥與高老莊強行倒插門的前科不必扒,皈依佛門他依然本性難改,途徑女兒國又自告奮勇求招贅。四位菩薩設局蒙頭遮臉撞天婚,他瞎摸半天沒撞著一個女兒,饑渴難耐權把母豬當貂蟬,請求丈母娘招了他。丈母嫌他沒大沒小,把他捆在了樹干上。
別看老豬常常出乖露丑,他卻有一套逢迎師父的本領。唐僧要去化齋,八戒搶著說:“師父沒主張。常言道,三人出外,小的兒苦,你況是個父輩,我等俱是弟子。古書云:‘有事弟子服其勞。’等我老豬去?!币宦飞习私鋽n共沒化幾次齋,但話說得特好,還引經據典,一片赤誠多暖心,不由得師父不歡心。
他還擅長打小報告、告刁狀。悟空去化齋,用金箍棒畫了個保護唐僧的圈。八戒私下挑弄師父:“知他往哪里耍子去來!化什么齋,卻教我們在此坐牢?!彼焕楣葱亩方钦{唆進讒的行家。悟空趕走白骨精,一罐子午飯現出了蛆蟲原形,他卻說悟空使的障眼法。悟空打出了妖精的骷髏本相,他又挑撥師父“掩你的耳目哩”。還故意觸動唐僧的慈悲心:“好行者!風發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個人!”生生逼走了大師兄。
吹牛撒謊八戒也很拿手。他不認真巡山,特地彩排了一套謊言來騙人。遇上妖怪他便猛吹昔日是天蓬元帥,只恨曾經的光榮不管用,每次他都占下風。
盡管干活不咋地,論功行賞評職稱他總搶在頭里。唐僧、悟空被封成佛,他不服氣:“他們都成佛,如何把我做個凈壇使者?”如來哄他:“因汝口壯身慵,食腸寬大。蓋天下四大洲,瞻仰吾教者甚多,凡諸佛事,教汝凈壇,乃是個受用的品級,如何不好!”佛祖量體裁衣,對了口味有實惠,八戒才閉嘴。
嘲笑歸嘲笑,豬八戒的處世之道卻被好些人奉為至寶。人無完人,誰也不可能成神。八戒身上的毛病,我們多少有一點,有的還被當成了小聰明。我們嘲笑豬八戒,骨子里就帶了一點自嘲。
人貴有自知之明,別笑豬無能,時時勤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