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匯寅
今年,漢語詞庫里又增加了一個新成員——“無齡感”。其定義是:人拋開自己年齡的約束,跟隨著自己的心意,讓自己保持并擁有一份與年齡無關的青春式追求的生活方式。
這詞也不新鮮,孔夫子就直言不諱地自嗨過:“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說這話時,他已經年逾花甲,也去職遠離了官場,應該閑云野鶴般地頤養天年了。他卻退而不休,前后9年帶著學生周游列國。無奈彼時賣嘴皮的說客太多,并沒人垂青與他,最終回歸故里時如喪家之犬。但他沒有頹廢,依然斗志昂揚,保持著“三忘”精神,即“發憤忘食”的勤奮精神、“樂以忘憂”的快樂精神和“不知老之將至”的不老精神。
老先生“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畢生忙得不可開交,恨不得“向天再借五百年”。他不如意的事情多得很:周游列國時,他險些丟了性命;69歲時,他的兒子孔鯉去世,老年喪子乃人生大不幸;70歲時,最中意的弟子顏回又英年早逝,他連呼“天喪予”。可他的使命感太強,事業心太重,要做的事情太多,現在要沉下心來做學問編六經,無暇陷入悲痛不自拔,哪有時間記掛年齡。
“無齡感”讓他延年益壽,真是個好東西。
好東西看人下菜,并非人人都能擁有。
現代官場中一度出現的“59歲現象”,都是活生生的反面典型。本來幾十年如一日無懈可擊的,眼看人家招財進寶沒出事,自己行將退休再不撈一把就沒機會了,結果伸手就被捉。算著年齡過日子晚節不保鑄成了大錯。
還有一種掰著指頭算年齡的,30歲以前要任科級,40升處,50歲晉廳,60歲前后必須登上省部級,一步踩空就不算成功人士。陜西省國土廳原廳長王登記想搶在60歲前晉升省部級,請高人跑關系,被騙走了5000萬元,雞飛蛋打。
已被查處的天津市委原代理書記、市長黃興國,當了5年副市長,年滿53歲,急于轉正,也找到一位高人。高人吹噓會卜卦算命看風水、在北京還有關系,收費也蠻高——“幫忙”轉正后要付99萬元“利師錢”。黃市長取出全部存款還差20萬元,只好向地產商借。比起好些貪官現金成堆發霉,黃市長真有點慚愧。他當了7年市長剛好60歲,還想延遲退休晉升副國級,又請高人去北京活動。這次要價高了,沒有三五百萬不行。只要賄道一開,錢就不成問題,問題只怕送不出去,有幾個副職還跟著搭上了順風車。他果然升為市委代理書記,不料代理了兩年竟帶進了監獄。
這山望著那山高,算著年歲謀官職累不累?高人都不可靠,“無齡感”很重要。擁有“無齡感”,就跳出了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物質名利可以與世無爭,精神追求卻要與時俱進。升入了這一境界,才是腳登祥云的真正高人。
羅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