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笑笑


廣東省染發類產品成“重災區”
此次通報的71批次不合格產品一半以上為染發類產品,其余均為頭發護理類產品。其中,廣州市邦妮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BONYHAiR染發霜、廣州市恒大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達尼絲染發膏、廣州市美度化妝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美度MEIDU染發膏、廣州市恭喜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恭喜染發膏等不合格批次均達3批次以上。另外,其中48批次不合格產品標示的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受托生產企業否認生產過此類商品。
染發類化妝品屬于特殊化妝品,需要申請特殊化妝品注冊后才能夠生產銷售,并且應真實準確地標明其主要原料、功效成分及產品功能。但在此次不合格的染發產品當中,都存在產品標簽標識與批件不一致,或檢查出批件及標簽未標識的染發劑成分的問題。
根據化妝品行政許可受理相關規定,配方變更或可能涉及化妝品安全性等其他變更,應當按照新產品重新申報。出現“標識不一致”的情況可能是因為化妝品生產企業擅自變更產品配方。
根據《化妝品注冊備案資料管理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注冊人備案人申請注冊或者進行備案時,應當提供具有防腐、防曬、著色、染發、祛斑美白功能原料的安全相關信息。而此次不合規染發產品中有大量有害成分原料,例如廣州市恭喜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生產的恭喜染發膏(棕色)被檢測出禁用組分—令氨基苯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2018年發布的化妝品抽檢問題小科普(第2期)——禁用組分鄰氨基苯酚,詳細科普過鄰氨基苯酚可能會引起人體過敏性皮炎,還可能會引起人體高鐵血紅蛋白血癥。另外,在此次不合格的71批次染發產品中,95%以上的化妝品注冊人/備案人、受托生產企業、境內責任人(經銷商)所在地為廣東省。此品類連續成為行業重災區,也需要當地監管部門重點關注。
追根溯源,嚴查、嚴管
此次被抽樣調查的單位中有美容美發經營店、商貿公司及電商平臺。
《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三十八條明確指出,化妝品經營者應當建立并執行進貨查驗記錄制度,查驗供貨者的市場主體登記證明、化妝品注冊或者備案情況、產品出廠檢驗合格證明,如實記錄并保存相關憑證。《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第六十條指出,禁止生產經營不符合強制性國家標準、技術規范或者不符合化妝品注冊、備案資料載明的技術要求的化妝品。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廣東、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對上述71批次不合格化妝品涉及的注冊人、備案人、受托生產企業依法立案調查,責令相關企業立即依法采取風險控制措施并開展自查整改;各省(區、市)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責令相關化妝品經營者立即停止經營上述化妝品,依法調查其進貨查驗記錄等情況,對違法產品進行追根溯源;發現違法行為的,依法嚴肅查處;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公安機關。
由此可見,在化妝品生產方面,應當嚴格落實相關條例規定,從原料到加工保證產品的質量安全。在化妝品經營管理方面,也要加強自身監管審查能力,加強對特殊化妝品相關規定的學習,對進貨查驗記錄要有明確的記錄。而消費者也要時刻保持使用安全戒備心,從正規渠道和門店購買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