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東

2021年醫療美容行業發展現狀
2021年,醫療美容(以下簡稱醫美)行業監管政策頻繁出臺,這是行業嚴監管的一年,也是充滿機會的一年。從《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到《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征求意見稿)》,行業清理速度加快,規范化程度加大。行業持續嚴監管也為現有合規上游廠商和終端機構提高了壁壘,進一步提升行業集中度。同時,合法合規醫美營商環境的建立,提高了大眾對行業的信任度,從而促進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醫美產業鏈上游主要是美容耗材、藥品、器械等產品的生產商,市場壁壘穩固,盈利水平普遍較高。目前國內市場主流產品主要有肉毒毒素、玻尿酸和光電器械三類產品。國內廠商以華熙生物、愛美客、四環醫藥和華東醫藥等公司為主,進口廠商以艾爾建美學、高德美和LG等公司為主。近幾年國產產品發展勢頭較好,國產替代進口趨勢明顯。醫美產業鏈中游是各大醫療美容行業終端機構,集中度不高,壁壘相對較低,競爭激烈,目前主要以上海九院、北京八大處、北大三院和華西醫院等公立醫院,以及上海華美、南京友誼和華山連天美等民營機構為主。醫美產業鏈下游為消費者,國內目前主要以小紅書、醫美平臺等線上以及傳統線下推薦等方式連接中游機構和下游消費者。
醫美消費具有高黏度屬性,行業發展空間較大,醫美平臺更美發布的《更美2021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2021年中國醫美市場規模約2274億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15.1%。
“美”受到愛美人士歡迎的同時,也受到資本市場的追捧,各路資本瘋狂涌入行業“跑馬圈地”并購。[1]2021上半年,醫美概念股整體漲幅較高,愛美客、華東醫藥、朗姿股份和奧園美谷等個股走出翻倍行情,下半年隨著行業監管力度加大,行業熱度下降,醫美概念股整體回調,較年初漲跌幅度逐步接近滬深300指數。這一年,金發拉比、江蘇吳中和新華制藥等傳統企業也開始跨界布局醫美行業。
醫美市場參與者不斷增加,但優質醫美投資標的稀缺,行業內外部企業在全球尋找投資機會。同時,引進海外重磅產品入華也成為醫美產業發展探索的新模式。[2]醫美市場持續擴容將倒逼行業研發創新,不斷升級產品、推出新技術和新材料,進而推動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2021年醫療美容行業熱點事件盤點
海南自貿港放寬市場準入特別措施發布,支持高端醫美產業發展
2021年4月8日,國家發改委、商務部發布《關于支持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放寬市場準入若干特別措施的意見》(發改體改〔2021〕479號)(以下簡稱《意見》:支持海南高端醫美產業發展。鼓勵知名美容醫療機構落戶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在樂城先行區的美容醫療機構可批量使用在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或地區上市的醫美產品。支持國外高水平醫療美容醫生依法依規在海南短期行醫,推動發展醫療美容旅游產業,支持引進、組織國際性、專業化的醫美產業展會、峰會、論壇,規范醫療美容機構審批和監管。
此舉是為了滿足市場主體需求,從政策端優化審批準入機制,促進產業發展。《意見》發布以來,實施效果顯著。海南日報博鰲2021年11月14日報道,截至目前,樂城先行區已經落地超過730例醫美特許產品,目前樂城先行區已有5家醫美機構落地[3]。
深圳發布新政,打造國際知名“醫美之都”
2021年4月26日,深圳市商務局對外發布關于公開征求《深圳市關于加快商貿高質量發展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見稿)》,提出圍繞醫美產業研發端、應用端和消費端等關鍵環節,加強規劃布局和產業扶持,吸引人才、資金和市場主體加快聚集,培育“美麗經濟”新賽道的領先企業,打造國際知名“醫美之都”。
前有海南,后有深圳,從政府層面出臺政策支持醫美產業,能側面反映醫美產業對城市消費升級的推動作用,更能說明中國醫美市場具有較大發展潛力。但醫美產業發展需要多維度的支持,后續城市間競爭格局取決于配套政策和資源匹配。
八部委聯合啟動新一輪打擊非法醫美專項整治行動
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網信辦、公安部、海關總署、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郵政局、國家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局發布《關于印發打擊非法醫美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國衛辦監督函〔2021〕273號),定于2021年6~12月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打擊非法醫美服務專項整治工作。工作要求嚴厲打擊非法開展醫美相關活動的行為;嚴格規范醫美服務行為;嚴厲打擊非法制售藥品醫療器械行為;嚴肅查處違法廣告和互聯網信息等。
本次監管方向主要針對非合規醫美終端機構,其次是從機構方查處非合規醫美產品。同時,本次行動增加了國家郵政局部門監管,從供給端打擊非合規水貨產品,從而保護正規持證醫美產品。此舉從產品源頭及終端出口雙向發力打擊非法亂象,維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從而促進醫美行業健康穩定發展。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
2021年11月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旨在為地方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加強醫美廣告監管工作提供指引,切實規范和加強醫美廣告監管,有效維護醫美廣告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整治虛假違法違規醫美廣告一直是醫美行業的執法重點,《醫療美容廣告執法指南》進一步明確了醫美廣告的概念和范圍、監管細則、監管方向,從市場推廣的角度規范和加強醫美廣告監管,整治各類醫美廣告亂象,杜絕制造“容貌焦慮”等非法行為,從而為全社會建立正確價值導向,推動行業良性發展。
愛美客擬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沖擊港股
2021年5月14日,愛美客(300896.SZ)對外發布公告:愛美客正與相關中介機構就公司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的相關工作進行商討,以進一步提高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7月23日,愛美客收到了中國證監會出具的《中國證監會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單》。
若此次港股發行成功,愛美客有望成為首家“A+H”上市的醫美公司。境外上市可以提升國內企業的海外知名度和曝光度,有利于打開國際業務市場,同時可豐富企業流動資金,為企業長期國際化布局和資產整合提供有力保證。
奧園美谷轉型醫美擴大布局,橫向縱向齊發力
奧園美谷(000615.SZ)戰略切入醫美賽道以來,通過提升內部管理和加強外延拓展方式推進醫美產業布局。收購連天美等醫美終端機構,代理美國賽諾秀蒙娜麗莎激光治療儀及韓國WONTECH(元泰)產品,與高校合作布局重組類人膠原蛋白市場,從上游產品到終端機構全面布局。
醫美行業是顏值經濟的典型代表[4],在顏值經濟的助推下,醫美正逐步向大眾化消費趨勢靠近。醫美行業因高景氣度吸引了大量資本跨界布局,除奧園美谷外,蘇寧環球、朗姿股份、金發拉比、光莆股份和麥迪科技等企業也先后布局醫美行業。
四環醫藥擬收購韓國Hugel部分股權
四環醫藥(0460.HK)2021年7月13日對外披露,擬收購韓國Hugel部分股權。其代理的Hugel肉毒毒素產品樂提葆已于2020年在中國獲批上市。然而在此后不久,康橋資本主導的聯合財團宣布,以1.7萬億韓元的價格完成Hugel46.9%的股權收購。緊接著,四環醫藥子公司為此以侵害商業秘密為由起訴了康橋資本,原因是康橋資本于2020年10月以深度合作為由,對該公司開展了全面深入的盡職調查,康橋資本勢必會將盡職調查中獲得的核心商業秘密用于其對Hugel的收購。
中國肉毒毒素市場集中度較高,2020年以前一直被進口保妥適和國產衡力兩個品牌壟斷,2020年吉適和樂提葆兩個進口產品先后在中國獲批,肉毒毒素市場相比于玻尿酸產品進入壁壘更高,國內企業多以代理或合作進行布局。肉毒毒素目前全球產品較少,但發展潛力較大,因此吸引了大量企業積極布局市場。
醫療美容行業發展趨勢
行業監管持續加強,規范化水平逐步提高
源于醫美行業仍存在各種亂象,不時會制造不良社會風氣,國家將會持續加強行業全產業鏈監管和整治力度,不斷提高監管機制的精細化。如出臺更多的行業法律法規,進而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這也是所有行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嚴厲打擊上游非法制售或進口藥品和醫療器械的行為,有利于合規產品需求的進一步釋放。嚴厲打擊終端非法場所并嚴格規范醫美行為,有利于合規醫美終端機構牌照價值放大和規模化水平提升。受監管影響和推動,醫美行業整體規范化水平將會逐步提高,實現行業高質量發展。
市場保持快速增長,國內滲透率不斷提升
隨著國內大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對醫美概念接受度的提升,終端需求放量。同時,支持海南發展高端醫美產業、深圳打造國際知名“醫美之都”等產業政策陸續出臺,在政策紅利及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海外醫美消費也將不斷回流,國內醫美行業發展有望實現加速。據沙利文咨詢公司調研數據,2019年中國醫美項目滲透率為3.6%,較日本11.0%、美國16.6%和韓國20.5%仍有較大提升空間,醫美市場的快速增長也為國內醫美項目滲透率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
上游產品推陳出新,終端機構多點布局
受政策端和經濟發展等多重因素驅動,我國醫美行業加速擴容,需求端空間足夠大,因此對供給端提出了較大的要求,供給端要具備足夠的優勢。從上游產品端來看,仍有較多細分多元化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上游廠商需加強研發創新,不斷推出新產品、新材料,以持續支持和推動需求擴容。隨著國內企業研發和技術的不斷提升以及國外品牌的引進,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產品進入市場。從終端來看,嚴監管將會加速非法機構出清;而品牌連鎖醫美機構依靠品牌效應并疊加資本助力,提升服務質量,進一步實現全國或區域性多點布局,規模有望加速提升。
行業整合趨勢加速,推動行業集中度提升
愛美客、華東醫藥和四環醫藥等藥企已經或正在通過國內外并購及產品代理方式,不斷擴大產品布局,提高市場份額。朗姿股份、奧園美谷、金發拉比等終端機構通過投資并購方式進行快速擴張,大力推動標準化渠道建設。醫美行業的快速發展孕育著較多的商業機會,上游企業會通過研發驅動或橫向并購快速豐富產品線以維持或提升市場占有率,終端企業會繼續通過收并購進行規模化擴張,將會有更多的機構從區域性龍頭升級為全國性機構。整體來看,行業整合速度加快,進而推動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