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堅持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原則下,仍需大力發展現代林業,兼顧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多重抓手,實現生態與民生的共同發展。以遼西北地區為例,各地區在優化退耕還林過程中,要立足地區實際,因地制宜實現退耕還林造林,提升抗擊生態環境風險問題,充分挖掘林下種植發展路徑。本文基于鄉村振興視角,對于持續發展現代林業的多重價值維度進行思考,并提出優化建議。
關鍵詞:鄉村振興;退耕還林;價值維度
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及兩個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2021年在黨的領導下,實現了從全面脫貧向鄉村振興的接續前行,東北地區也要承接好發展任務,推進現代林業發展,充分發揮社會參與、全民參與的力量,提升退耕還林的效能,保護和發展現代林業的成效,提升現代林業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的多重價值,實現林業發展的可持續化、長效化。
1.1 生態效益
現代林業發展的首要任務是保護生態環境,結合社會發展的實際,對森林資源進行保護。林業發展不僅僅是地區生態建設的基礎和前提,更是保證國家生態治理的重要構成,乃至是全球化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在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下,推動全球生態環境治理的開展,需要守好林業發展這一重要的關卡。現代林業的發展能夠確保自然植被、生物逐步恢復多樣性特點,降低沙塵暴等自然災害的危害,在保持植保面積,優化發展森林生態系統的作用,能夠推動林業建設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1.2 經濟效益
現代林業能夠實現以生態保護為前提,與地方經濟發展相適應,優化退耕還林模式,能夠整合地區優勢資源,結合產業發展,形成自我完善的生態系統。在林區發展建設中,要充分維護林區的自然生態體系,同時充分挖掘木材、藥材以及林副產品,建設生態觀光、紅色旅游、農副產品消費、森林保健為一體的服務體系,讓退耕還林成為大眾消費和精神文化需求的多重選擇,充分發揮現代林業的經濟效益。
1.3 社會效益
現代林業的持續發展能夠充分發揮林業發展的社會效益,通過大力發展現代林業產業,如發展生態旅游業、林副產品深加工等,能夠創造大量就業崗位,為本地區的農民帶來持續的林業收入,并且為農民帶來一技之長,在致富增收的過程中更加深刻認識到保持林業資源的重要性。現代林業發展能夠充分化解三農發展的難題。從科研角度來說,林業資源也能夠為生物研究提供科研場所,通過完善林場管理的配套設施及管理體系,推動林場科學化管理,創設良好的科研環境,為現代林業發展帶來更多的機遇。
2.1 完善現代林業管理體系
鄉村振興戰略發展下,現代林業要順應現階段發展的需求,無論從組織建設,還是制度建設方面,都要形成與之相匹配的管理體系。在組織方面,要充分吸納專業管理人才,對于各地區的林業發展情況進行綜合規劃設計。尤其是對于現代林業的多重價值維度要有深刻和全面地認識,進而在制度方面形成科學的規劃。以遼寧現代林業發展為例,在林業發展建設過程中,要以生態價值為前提,充分考慮地區人居生活環境以及居民發展的實際需求,注重科研探索,注重跨區域、跨院所之間的合作交流,推動林業科技的研究水平,強化林業發展體系建設水平,實現現代林業管理的高質量發展和服務。
2.2 探索現代林業產業發展模式
在產業發展方面,積極推進產業融合和創新,對于林業發展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進行挖掘,整合林業資源,發揮地區的林業種植優勢。如遼寧地區擁有豐富的林業資源和林下資源,核桃、紅松、落葉松、食用菌、中草藥、林蛙等產業發展,具備天然的優勢。如果能將其合理開發并形成深加工產業鏈,對于地區經濟發展能夠帶來更多經營效益。同時,東北地區有著深厚的紅色記憶和多條紅色路線,對紅色資源進行整合,結合原有的生態山水風光資源,可以開發多條產業項目,既讓農民可以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豐富農村的產業結構,又可以豐富大眾消費選擇,順應市場化發展的規律。
2.3 融合數字化發展創新理念
在數字遼寧建設總方針指引下,現代農業發展也要注重數字林業的發展。第一,要運用數字化手段,對林業管理數據進行充分把握,做到部門之間林業資源的數字信息共享協調,能夠為管理體系的構建提供全面準確的數字依托。第二,要完善數字林業檔案,加強林業資源的數字信息整合,做到數字傳輸高效,數據傳遞準確,為科學決策提供支撐。第三,強化智慧林業生態服務體系,對林業信息進行實時管理。第四,做好全程跟蹤,推動智慧林業的持續化發展,發展林業綠色產業,重視林業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提高林業服務水平,做到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有機統一。
作者簡介:趙實(1986-),男,高級工程師。現從事防護林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