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昊





摘 要:沈陽西路為銀川市第一條快速路,建成后對加強銀川東北部與西北部城區的溝通意義重大。老路改造段,方案考慮老路斷面的優化調整,充分利用老路設置,減少造價。新建路段,方案結合周邊地塊征地難度以及被交路建設計劃,對幾處關鍵節點提出近期與遠期結合方案,滿足近期使用需求,同時為遠期建設提供預留接口。
關鍵詞:快速化改造;總體設計;立體交叉
中圖分類號:U418.8?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6—7973(2022)02-0144-03
1 前言
沈陽路是銀川市快速路網規劃“一環三橫三縱”之一[1]。“一環”為繞城高速,“三橫”為沈陽路、賀蘭山路、寶湖路,“三縱”為文昌街、親水大街、麗景街。沈陽路提升改造為快速路后將成為銀川市第一條城市快速路,成為北部區域的骨干交通路,將極大緩解東西交通壓力。同時沈陽西路接新小線后連通西環高速,成為北部城區對外出行的快速通道,以快速疏解跨區間長距離大運量機動車流,提高路網總體容量和快速疏解能力。沈陽路服務于CBD閱海商務區、中關村科技園區,建成后將帶動周邊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推進銀川市西北部區域城市建設與發展。
2 工程概述
本次快速化改造研究范圍東起閱海湖隧道西側敞口段,西至新小線與西環高速匝道的T型平交口。現狀沈陽西路沿閱海湖隧道西側向西延伸,下穿包蘭鐵路,與新南公路、興州北街、麗子園北街平交并終止。現狀城市主干路,紅線寬度60m,雙向8車道,設計速度60km/h,四幅路。
沈陽西路快速化改造后,道路繼續向西延伸至新小線,全長約11.21km。道路定位為主輔結合的城市快速路網環線,輔道主要輔助主線車流出入及短途交通,主線承擔跨區域中遠途交通[2]。
3 工程總體方案
起點接閱海湖隧道敞口段西側,將與滿城北街的現狀平交口封閉,預留未來滿城北街立體交叉建設空間。
綜合考慮工程造價、實施難度、地方主管部門的傾向以及群眾的呼聲,總體設計采用地面主輔結合、節點上跨/下穿的形式,總體為“主線雙八+輔道雙四”的斷面布局。全線設置兩處隧道(現狀下穿包蘭鐵路和新建下穿西環高速隧道),五處立體交叉(興州北街、麗子園北街、文萃北街、文昌北街、宏圖街)。
3.1平面設計
閱海湖隧道至麗子園北街路段利用老路線位,嚴格控制原60m紅線,圓曲線最小半徑2500m,主線設計速度60km/h,輔道40km/h。麗子園北街至宏圖街路段,新建,圓曲線最小半徑1100m,主線設計速度80km/h,輔道40km/h;宏圖街至新小線,新建,根據規劃最小圓曲線半徑400m,主線設計速度60km/h,輔道40km/h。
3.2橫斷面設計
現狀老路段,三幅路,雙向8車道,60m=2.5m非機動車道+3.5m人行道+6.0m輔道+3.0m側分帶+30m機動車道(含1m中央隔離欄)+3.0m側分帶+6.0m輔道+3.5m人行道+2.5m非機動車道。機動車道通行條件差,輔道利用率較低,中央隔離欄無路緣帶,安全隱患大。本次進行優化,壓縮現狀側分帶至1.5m,將機動車道拓寬至32.5m,提高機動車道通行條件[3],維持雙向8車道,增設中央0.5m隔離護欄和兩側各0.5m路緣帶[4]。壓縮人行道為2.5m,輔道拓寬至7.25m,設置2車道。
3.3縱斷面設計
現狀老路段,本次改造擬合現狀道路縱坡,銑刨4cm加鋪,維持現狀路面標高。設計最小縱坡為0.3%,最大縱坡3.95%(下穿包蘭鐵路隧道),機動車道凈空≥4.5m。
新建段,最小縱坡為0.5%。最大縱坡,立交主線上跨縱坡3.5%,被交路(興州北街)上跨2.49%,下穿西環高速隧道2.49%[5] ,機動車道凈空≥4.5m。
4 主要節點方案
4.1興州北街立交
(1)功能定位。興州北街為一條現狀城市主干路,南北走向,雙向6車道,設計速度70km/h,南接銀川火車站,北接北環高速,是銜接對外公路交通與中心城區、鐵路樞紐的重要廊道之一。未來規劃為城市快速路。該節點作為樞紐立交。
(2)設計方案。節點東西向現狀建筑物阻礙,立交征地限制為南北長條矩形。考慮到興州北街與西側麗子園北街間距僅850m,主線上跨橋將與麗子園北街立交合并,增加造價,因此采用被交路上跨方案,對興州北街南北約800m進行改造。結合當地習慣及工程征地情況,采用扁苜蓿葉立交形式,被交路上跨。
4.2麗子園北街立交、文萃北街立交
(1)功能定位。麗子園北街與文萃北街現狀、規劃均為城市主干路,車道數分別為雙向八車道和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均為60km/h。目前僅建設至沈陽西路,向北延伸段近期無建設計劃。是沈陽西路與南側主城區的重要紐帶之一。該兩處節點作為普通立交考慮。
(2)設計方案。根據轉向交通量分析,平面交叉可滿足兩條路與沈陽西路的交通量轉換需求,兼顧造價及征地條件,本次采用主線上跨,被交路與輔道地面平交的不完全立交形式。主線上跨橋采用雙向6車道。
4.3文昌北街立交、宏圖街立交
(1)功能定位。文昌北街為現狀道路,近期為城市主干路,遠期規劃為城市快速路。現狀車道數分別為雙向六車道,設計速度均為60km/h。目前僅建設至沈陽西路,向北延伸段近期無建設計劃。該節點遠期作為樞紐立交,近期根據征地和交通需求建設。
(2)設計方案。節點位置,結合當地習慣及工程征地情況,采用扁苜蓿葉立交形式,主線上跨被交路。沈陽西路北側均為基本農田,近期征地難度大。
文昌北街立交僅建設東南和西南象限的WA匝道和WB匝道,北側設置寬度8.25m的WN臨時輔道與文昌北街平交,滿足近期保通需求,未來北側兩個匝道建設時拆除。
4.4宏圖街立交
(1)功能定位。宏圖街為在建道路,近期為城市主干路,遠期規劃為城市快速路。現狀車道數分別為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均為40km/h。目前僅建設至沈陽西路,向北延伸段近期無建設計劃。該節點遠期作為樞紐立交,近期根據征地和交通需求建設部分匝道。
(2)設計方案。宏圖街立交形式為扁苜蓿葉,近期僅僅建設東南象限HA匝道,北側設置寬度8.25m的WN輔道與宏圖街、賽馬水泥廠大門平交,滿足近期保通需求。未來北側兩個匝道建設時拆除。
4.5西環高速節點
根據用地紅線以及紅線外基本農田征地難度,考慮采用分離式立交。綜合施工難度及當地習慣,采用隧道下穿西環高速,隧道兼顧機動車道與非機動車和行人需求,采用三孔隧道,雙向6車道。
5 結語
本項目老路改造與新建道路的結合,以及節點近遠期的同步考慮是道路快速化改造的難點。
老路改造段充分利用老路斷面及已建設施,優化斷面,方案經濟合理,施工難度小。新建路段根據項目需求及限制條件,提出一個科學合理、經濟節約、近遠結合的設計思路。本文以銀川沈陽西路快速化改造為案例,針對項目重點、難點提出解決方案,以期為同類城市道路快速化方案設計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銀川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EB/OL].
[2] 陳超,明道軒.城區交通性干道快速化改造建設方式的探討[J].城市建筑,2016(33):229,254.
[3] 王毅鋒,馮宇程.淺議城市市政道路橫斷面設計[J].建筑知識:學術刊,2012:274-274.
[4] CJJ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設計規范[S].
[5] CJJ193-2012,城市道路路線設計規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