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

2022-03-05 20:28:42賴玲玲程躍
現代管理科學 2022年5期

賴玲玲 程躍

[摘要]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有助于我國產業政策的優化和科技產業資源的合理配置與技術創新。選擇2004—2020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的微觀數據為樣本,利用雙重差分模型開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效果評估的準自然實驗。研究發現: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整體上促進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說明該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異質性條件下,企業性質層面,產業政策對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創新績效提高均具有促進作用,但國有企業的政策效果更加顯著;區域發展層面,產業政策提升了我國各地新興產業企業的創新水平,但與東北、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相比,東部發達地區的政策效果更加顯著。基于上述發現,提出了提升產業政策實施的差異化與精準化,加大產業政策對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優化產業政策實施效果多元管理體系等相關建議。

[關鍵詞]產業政策;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創新績效;政策效果;雙重差分法

一、 引言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發展的新方向,承擔著培育發展新動能、優化產業結構、提升國家科技競爭實力等重要使命,與傳統產業不同,戰略性新興產業是知識、信息、技術等密集型產業,研發創新的過程中常面臨周期長、風險高、收益不確定等問題。從20世紀80年代起,許多發達國家紛紛轉變發展觀念,制定了大量產業政策,進行新的產業布局和大力發展科技,以贏得未來發展的先機,試圖把新興技術作為突破口,利用知識技術密集、資源消耗少、附加效益高的新興產業發展,實現擴大就業、消除貧窮和提升競爭力的目標。

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我國也把發展和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縮小我國現有產業與世界產業前沿差距、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舉措。為此,政府發布了一系列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充分發揮了“有為政府”和“產業政策”工具的因勢利導作用[1]。我國使用產業政策對產業結構升級進行扶持和補償的經驗十分豐富,從1989年起,我國就先后出臺了《國務院關于當前產業政策要點的決定》1、《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2(下文簡稱《決定》)、《“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3等文件,其中2010年10月發布的《決定》第一次十分明確地指出要把推動新興產業經濟快速發展作為未來發展的目標,促進科技產業結構革新和科技創新。

可見,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產業政策都是重要且廣泛使用的經濟調控手段。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實施以來,在資源分配、創新積極性、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質量方面雖然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時也出現了資源浪費、產能過剩、結構雷同、盲目追求創新數量而不顧質量等問題,導致產業政策的實際效果受到質疑,學界存在產業政策“是否有必要,有多大必要,如何干預”的廣泛爭議[2]。

基于此,本文以《決定》全力實施的第一年2011年為關鍵時間節點,利用2004—2020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數據進行準自然實驗,探索在中國特色的政策環境下,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是否推動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和企業創新績效,結合產業政策的具體效果和異質性結果等結論,為進一步完善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提供可參考的理論和實證依據。

二、 文獻回顧

世界各國為推動新興產業的成長和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制定了大量產業政策。國內外學界針對產業政策與產業成長、企業創新和相關性評估問題展開了大量研究。

一是產業政策與產業成長的研究。產業結構的轉型和升級是我國實行產業政策的目的與意義,而產業結構的演化是工業發展的一般規律、資源稟賦狀況與產業政策共同作用的結果[3],在特殊的歷史時期,必須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創新驅動推動產業結構深度調整、完善相關產業政策[4]。Mckay[5]認為,在不完全競爭與規模經濟的條件下,政府采取的補貼、保護等政策的實施有利于本國戰略性產業的成長和產業結構升級。要積極利用產業政策加快新一輪結構調整,培育競爭新優勢,構建創新驅動、人才驅動、開放驅動的新經濟結構。韓永輝等[6]結合中國省區市面板數據,實證得出產業政策顯著推動了省區市產業結構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并且政策力量與市場力量的協同更能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二是產業政策與企業創新的研究。陸國慶[7]采用2010—2012年上市公司數據,以營業收入為衡量指標的創新效率,考察政府補貼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市公司的影響。白俊紅等[8]以創新專利數量、新產品銷售收入為創新產出的衡量指標,檢驗中國政府研發資助企業技術創新的效果。邵敏等[9]的研究同樣揭示了政府補貼對企業生產率影響效果可能與補貼強度有關。寇蔻[10]基于全球價值鏈的角度研究德國產業政策對本國企業績效時發現,產業政策總體上在企業的規模和勞動生產率方面對該國的企業發揮積極作用。但也有學者認為產業政策的積極作用只體現在企業的起步階段,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政府扶持的優勢難以推動企業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發投入,從而使得技術發展遲緩[11]。武咸云等[12]的研究表明,政府補貼對企業R&D投入的作用效果會受到一個臨界值的影響,當補貼強度低于這一臨界點時,政府補貼能夠促進企業R&D投入,然而一旦高于這一臨界點時,就會發生擠出效應。

三是產業政策效果評估的研究。目前學界對產業政策實施的效果研究,主要形成了3個觀點。政策有效論堅持,合適的產業政策可以彌補市場機制固有缺陷,優化企業的投資融資、生產和合并重組,提升產業生產效率[13]。相反,政策無效論認為,市場存在缺陷并不是將問題交給政府處理的充分理由,這可能過低估計了市場機制的作用也過高估計了產業政策的實際作用,甚至產業政策可能還起著負面作用[14]。中立的觀點認為,政策效果發揮需要一定的條件才能對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起積極作用。熊勇清等[15]認為財政補貼能有效解決部分新興產業面臨的產能過剩問題,但財政補貼偏向供給端和需求端產生的影響不同,并提出了適度偏向需求端的重要性。

評估方法的選擇上,主要有定性、半定量、定性與定量結合、定量等幾種研究方法。Liew等[16]在對政策評價的實證研究中建立了數學模型,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將Petri網模型用于具體的政策研究問題中。Grogan等[17]利用計量方法對印度等國家的扶貧資金效率進行測算,發現政府對資金的管理方式和評價環節的制定都會影響到資金的使用效率。劉鳳朝等[18]通過專題調研和跟蹤調研的方式,結合問卷調查和案例調查兩種方法,引入宏觀經濟數據,對鼓勵企業進行研發的稅收政策的效果進行評估。段忠賢[19]為了測量創新政策指標,采用五點量表法,創造性采用“自主創新的政策績效”問卷對浙江省的科技政策績效進行了測量和評價。

整體而言,雖然我國在產業政策的研究中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但基于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研究視角的文獻數量較少,尤其從微觀層面探究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對經濟增長和產業結構影響的政策效果評估研究還有較多的探索空間,本文采用定量方法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對企業創新績效的效果進行評估研究,不僅有助于豐富政策評估研究和方法選擇的相關研究文獻,還可以加快實現政策優化持續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平穩發展,為其他產業的政策制定提供借鑒意義。

三、 研究假設

1. 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對企業創新績效的政策效果

近十年以來,我國一直將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作為政府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升級、核心技術創新、資源配置、調節市場失靈、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手段。幼稚產業保護論認為在發展中國家,由于市場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對稱,需要政府利用產業政策進行積極干預[20],不受產業政策保護的幼稚行業很難發展壯大實現趕超。在政府與市場“有形手”與“無形手”的配合下,我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在短短十幾年間,不斷進行產業、技術、資源、制度的全方位、多層次的戰略布局,優化資源的配置。另外,創新主體能力有限,依靠自身力量實現技術創新需要很長的周期,產業政策提供的資源、基礎設施、政策機遇可以起到縮短周期、共攤風險和減少投入的積極作用,且在財政收入、績效考核與政治升遷目的下,政府官員會配合提供資源、手段及權力等幫助,推動產業轉型和創新研發等,實現當地經濟增長。Kalouptsid[21]基于7年中國造船業的數據指出,中國造船業方面的產業政策實施降低了全球相關產品價格,使得實力強勁的日本造船業市場流失。已有研究發現: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有利于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和企業創新績效、經濟效應的提高,因此本文提出下面的假設:

假設1: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對企業的創新績效起著積極的政策效果。

2. 基于企業產權異質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效果

企業的性質不同,經濟的規模、政府聯系、社會信心等方面也相應不同,產業政策的效果也會存在較大差異。安同良等[22]發現在政策傾向性影響下,由于國有企業產權性質的特殊性,其在政策優惠申請中會比非國有企業具有更大的優勢,更容易成功申請政府補貼,從而抑制其他主體在政府補貼上對自主創新能力的促進作用。肖興志等[23]通過研究發現,戰略性新興企業對政府激勵的反應靈敏程度與企業的產權屬性相關,國有企業的靈敏度會比非國有企業更強。雖然國有企業擔負著大量的社會責任,但其在面對預算時的壓力和約束比其他企業小,因此可以承擔外部性更大且不確定性更高的創新經濟活動。然而,也有學者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余明桂等[24]通過收集2001—2011年上市公司的專利數據分析產業政策與企業創新關系時指出,產業政策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的技術創新,并且這種促進作用尤其體現在民營企業上。康志勇[25]發現,國有企業更可能存在尋租效應而促進作用不如非國有企業強,但是這一效用的發揮也與我國現階段的制度環境、產業政策和企業自身條件分不開。因此,本文提出一下假設:

假設2: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對企業創新績效的政策效果會因企業的產權性質不同而存在差異性。

3. 基于地區發展異質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效果

我國不同地區的經濟水平、產業基礎、行政效率、市場環境等的發展狀況均不一樣,導致了不同地區產業政策的作用具有不同的表現,區域的創新效率也在整體上升中表現出較大差異。一方面,東部地區無論在產業政策傾向、交通基礎、社會公共服務還是產業集群等方面的完備程度都遠高于其他地區,地區企業在無憂的外部環境下能自由度更高地進行規模擴張、產業轉型投資,而其他地區雖然受到政策的影響,但在基礎建設和投資方向比較單一,創新能力等受到制約。另一方面,中西部等欠發達地區雖然基礎設施薄弱、產業基礎差,但是資源豐富,開發潛力大,對產業政策的反應會十分積極。孫陽陽[26]以企業生產全要素作為衡量指標研究政府補貼在地區異質性的作用時發現,政府補貼顯著促進了東中西部地區全要素生產率的提高,但是東北地區由于受到的政治目標影響較多,所以促進作用不顯著。政府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會帶來虹吸效應吸引大量企業的入駐和投資機會的增加,使得高科技新興企業從東部轉移到西部,總體來看西部地區的刺激效果會比東部要好。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3: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對企業創新績效的政策效果會因企業的地區發展不同而存在差異性。

四、 計量模型和數據分析

1. 樣本選擇

本文通過Wind、國泰安數據和公司年報進行數據收集,選擇2004—2020年滬深A股上市公司數據作為研究樣本,根據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具體產品同我國發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優惠措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2)(試行)》1中的分類標準和具體產品進行比對,符合的即屬于產業政策的作用對象,對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樣本進行精準的鎖定。本文對全部樣本進行如下處理:剔除ST 類及退市公司;剔除核心財務指標為負數的企業;上市時間過短導致未上市前的數據不全,剔除2011年之后上市的公司樣本;最后考慮到樣本數值缺失過多會影響結果的精準性,剔除了變量數據嚴重缺失的樣本,以及金融類企業。經過篩選,本文最終確定2004—2020年的樣本總觀測數為15215個。本文對模型中的所有連續變量進行首尾各1%的Winsorize處理以避免極端值影響。

2. 變量選擇

(1)產業政策

我國對產業政策的定義相對廣泛,也還未形成統一的定量指標進行衡量,目前學界廣泛使用的衡量方法大致為采用產業政策工具手段作為指標變量,例如財政、稅收等工具的影響;通過某些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文件中對相關企業進行扶持的具體公告進行劃分,定義不同政策類型來判斷其對企業行為的具體影響,但是上述方法整理相對困難且很難體現整體和共同認知,可能存在的誤差較大。因此,本文把產業政策實施總體效果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定義宏觀層面的行業虛擬變量來衡量產業政策。相較而言,該種方法受到的噪聲和誤差影響小,便于操作,又能從整體上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的效果進行評估。

選擇我國2010年10月出臺的《決定》作為政策文本,開展準自然實驗考察選擇性產業政策實施前后微觀政策效果,鑒于文件的下發與實施效果初現需要一定的時間,在保證政策效果產生和政策年度完整性的前提下,本文把政策的沖擊時間設置為2011年展開實證研究。模型中虛擬變量為treat和period,treat是政策分組變量,屬于戰略性新興企業為實驗組,賦值為1,屬于非戰略性新興企業為對照組,賦值為0;period是政策實施變量,政策實施之前取值為0,政策實施之后取值為1。

(2)被解釋變量

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效果凈效應的評估是學界更多研究者的探求,因此為客觀評估產業政策的實施效果,以企業為主的參與者的前后經濟和創新水平變化能更好地達到凈效應的評估目的,本文選擇企業發明專利申請量和總資產收益率兩個指標進行衡量,收據保存的相對完整,爭議性較小,能更好地判斷產業政策是否存在顯著的政策作用。

(3)其他變量

本文在選擇其他變量時從兩個方面進行考慮,一是企業性質,企業產權(comp)、地區(regi),另一類是經營數據,固定資產規模(sofa)、公司成長性(cogr)、資產負債率(liab)、勞動力規模(labo)、資本密集度(zb)。變量及計算方法如表1所示。

3. 模型構建

采用DID建立實證分析模型,通過建立對照組和實驗組的樣本對比,可以動態分析政策實施前后同一樣本組間差距和不同樣本組間的差距。考察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推動新興產業的發展的政策效應是否正向、顯著,從而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的執行效果進行評估和檢驗,不僅能夠減少研究中的內生性干擾,還能清晰直觀地展示量化的直接結果。

為了檢驗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的政策效果,參照雙重差分的基礎模型,本文構建的模型如下:

[invpit=α0+α1treatit+α2period+α3treatitperiodit+γControlit+∑YEAR+∑Industry+εit] (1)

[raasit=α0+α1treatit+α2period+α3treatitperiodit+γControlit+∑YEAR+∑Industry+εit] (2)

被解釋變量是invp和raas,分組虛擬變量為treat,根據是否是戰略性新興企業,分別賦值1或者0,period是政策沖擊變量,也是時間變量,政策實施前后分別賦值1或者0,treat[×]period作為分組虛擬變量與政策沖擊變量的交互性即did,交互性的系數[α3]即是政策實施的凈效應,是本文需要重點關注的數值。Year、Industry分別是時間和行業固定效應,[εit]是誤差項。

五、 實證結果與分析

1. 描述性統計

變量的分布統計情況如表2所示。從表2統計表的數據來看,樣本的專利申請量和總資產收益率兩項被解釋變量指標的標準差分別為0.824、0.062,都大于對應的平均值0.772、0.044,說明各企業之間的發明專利申請量和總資產收益率存在較大的差異。整體來看,各變量的均值、標準差、大小值、中位數等數值都在正常范圍之內,不存在異常情況。

2. 回歸結果分析

本文以評估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的效果為研究出發點,通過對樣本進行分組,實證檢驗產業政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具體效果。表3回歸結果顯示,當發明專利申請量為被解釋變量時,回歸結果(1)(2)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的政策凈效應的did系數[α3]為0.7929,加入其他控制變量后的政策凈效應的did系數[α3]為0.7806,方向都為正,且都在1%的水平上顯著,結果表明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總資產收益率為被解釋變量時,回歸結果(3)(4)表示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的政策凈效應的did系數[α3]為0.0071,加入其他控制變量后的政策凈效應的did系數[α3]為0.01,方向都為正,且都在1%的水平上顯著,結果表明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對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作用。

整體而言,實證分析對于假說1進行了驗證,得出了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對新興產業的發展具有正向、良好的政策效果,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通過政策工具的使用緩解了企業在研發資金、創新技術人才規模和質量、社會融資方面的窘境,不僅提升了企業創新的質量、實現了實質性經濟價值,還能推動企業創新升級的積極性,改變以往規模經營的求穩發展路徑。

3. 穩健性檢驗

(1)平行趨勢檢驗

進行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效果評估前提是滿足實驗組與對照組在政策實施前具備共同的發展趨勢,才能說明本文使用該模型進行研究的合理性。借鑒Bertrand等[27]的事件研究法,本文設計模型如下:

[invpit=α0+α1before7it+α2before6it+α3before5it+α4before4it+α5before3it+α6before2it+α7currentit+α8after1it+α9after2it+α10after3it+…+α16after9it+γControlit+∑Year+∑Industry+εit] (3)

[raasit=α0+α1before7it+α2before6it+α3before5it+α4before4it+α5before3it+α6before2it+α7currentit+α8after1it+α9after2it+α10after3it+…+α16after9it+γControlit+∑Year+∑Industry+εit] (4)

當考察樣本為戰略性新興企業在2011年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正式實施的年份時,current 取1,否則取0;當樣本屬于實驗組在政策實施前的第7年、第6年、第5年……第2年時,before6,before5……分別取1,否則取0;當樣本為實驗組企業在政策實施后的第1年、第2年……第9年時,after1,after2,after3……after9,分別取1,否則取0,為了避免完全共線性的問題,本文將政策沖擊年份提前一年,也就是2010年,before1作為基期,如果before7,before6……before2的估計系數[α1—α6]均顯著異于0,那么證明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發布前的幾年內不存在顯著差異,即具備平行趨勢。從圖1和圖2可以看出,橫坐標為政策實施時間,縱坐標為[α]的系數,在兩個圖中,[α1—α6]均不顯著,數值在0附近波動,無特定的變化規律,其95%的置信區間均包含0,從而驗證了平行趨勢假設,證明本文使用本模型的合理性,而[α7—α16]均顯著為正且有逐漸上升的趨勢,說明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對企業創新績效產生了積極的政策效果。

(2)安慰劑檢驗

安慰劑檢驗可以通過改變政策沖擊時間來驗證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的具體效果,使得結論的信服和穩健程度得以保證。在表4檢驗中,本文把產業政策的實施時間分別提前了1—2年,即2009年和2010年,從交互項的系數可以看出,如果系數為負,則說明實證結果通過了安慰劑檢驗,如圖1和圖2所示,無論是invp作為被解釋變量還是raas,兩次安慰劑結果均為負,不具備顯著性,說明實證得出的結論通過了安慰劑的檢驗,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對新興產業成長和企業創新績效的積極效果具有穩健性,并不是其他外生變量影響的。

4. 異質性分析

本文試圖從企業產權性質、區域發展等特征對樣本進行劃分,然后對產業政策進行政策效應的異質性分析。

(1)基于產權性質的產業政策效果檢驗

根據企業的產權性質,把收集的樣本分為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兩類,所得的分組回歸如表5所示。回歸模型與前文一樣,did的交互項系數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結果(1)(2)是根據回歸模型(1)得到的,國有企業的did系數為0.8203,非國有企業的did系數為0.7513,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3)(4)是根據回歸模型(2)所得,得到的結果0.0160,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非國有企業的did系數為0.0077,沒有通過顯著性檢驗。通過結果可以看出,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對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都產生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相比于非國有企業,無論在創新成果產出還是轉化成為經營價值收益方面,國有企業都擁有絕對的實力將創新成果轉化為市場優勢,因此國有企業的政策凈效應會更加顯著。

國有企業同政府之間存在更為親近的關系,在政策傾向性的影響下,國有企業會得到更多的優惠性措施,并且國有企業掌握著國家更多的關鍵產業和命脈產業,無論是公共資源還是市場資源的享有上都會更具優勢,金融投資機構在對企業進行融資考察時,也會更傾向風險較低、規模較為龐大的國有企業,給予其更多社會資金的扶持,維護了良好的市場發展環境。

(2)基于區域發展的產業政策效果檢驗

按照我國目前對地理區域的劃分,將全樣本劃分為東部、東北部、中部、西部4個地區,分別進行分組回歸。結果如表6所示:表中(1)至(4)為模型(1)進行分組后得到的結果,均在1%的水平上顯著為正,表中(5)至(8)為模型(2)進行分組后得到的結果,其中只有東北地區的不顯著,總體來看,雖然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在各地的創新政策效果總體呈現積極的作用,但是細致來看東部地區企業的政策效果更為顯著。

可能的原因在于,東部地區的產業基礎和基礎設施都更為完善,相關的優惠措施激勵更能吸引本地企業的興起和優秀企業的流入,并推動著優質資源的集聚,作為市場前景好,發展優勢大的地區受到金融機構的青睞會更多,在市場趨利性的判斷下社會資金等投入也會更多。并且東部作為我國市場環境最為完善的區域,市場潛力大,發展機會多,對技術創新升級的要求也變化更快。

六、 結論及政策建議

1. 研究結論

本文運用雙重差分模型(DID)探討2011年正式實施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實際效果,研究數據為2004—2020年滬深A股上市企業的面板數據,結論通過平行趨勢和安慰劑等穩健性檢驗,具備可信度。本文得出的結論: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整體上促進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說明該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政策效果。從分樣本回歸來看,企業性質方面,產業政策對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創新績效提高都起到了推動作用,但是國有企業的政策效果會更明顯;區域發展方面,產業政策對我國四大地區的產業持續發展和創新效果具有積極作用,但是東部地區的政策效果會更突出。

2. 政策建議

(1)提升產業政策實施的差異化與精準化

未來的產業政策要充分認識到戰略性新興企業存在產權屬性、地區發展不平衡等差異化,因時因地、求同存異的制定和執行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從產權性質來看,我國應該加快國有企業股份制改革、引進現代化管理技術,將知識、人才、資金等資源優勢轉化成為技術創新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未來產業政策應該持續加強政府補貼、社會融資和稅收優惠等資源型工具緩解非國有企業的創新資源壓力和成本投入,優化產權與投資結構,消除市場歧視。區域發展方面要繼續加強各地區的合作,通過財政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工具加強資源、資金、技術等供給和政策對欠發達地區的傾斜,發布優惠性政策吸引先進人才、企業的跨區域流動,東部地區尤其要起到帶動作用。并且,面對種類繁多的政策工具類型,政府要加強政策效果評估和綜合運用能力,確保實現多種政策工具的交叉使用和組合效能的最大化。

(2)加大產業政策對新興產業的支持力度

首先不斷完善知識產權的保障力度,尤其是虛擬產權界定、政策覆蓋面、監管力度和執法標準方面的漏洞,嚴格處置侵權行為,維護企業自主研發的權益和活力。其次提高政府對進入、壯大、擴張產業資源、技術、資金等的支持,出臺更多的財政補貼、稅收優惠、金融政策等以緩解產業基礎資源不足和市場未知風險等問題,對欠發達地區、新興產業薄弱領域給予特殊的優惠力度,不斷向社會釋放出優勢產業投資信號,引領社會資金、組織進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產業升級發展帶來大量的社會優勢力量。最后不斷優化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為人才和地區產業聯盟提供便捷服務,構建產學研的協同創新合作模式,提高創新優秀人才質量適配度和優秀人才科學流動機制,積極引導高級人才進入有優勢的民營企業。西部、東北部和中部的欠發達地區,不斷推動產業、企業加大對重點、前沿技術的自主研發水平,擴大產業規模。

(3)優化產業政策實施效果多元管理體系

建立產業政策設計、執行、監督、評估、優化、退出的全流程管理,構建以產業政策為主體的管理體系,積極提供政策指導、資源補貼、效果考核等支撐有效推動產業政策在不同階段、經濟形式、區域發展的靈活調整,推動產業政策在各地的有效實施;完善產業政策執行配套體系,優化過程管理,完善政策效果評估機制,根據政策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設置相關指標,持續對事前、事后的階段性過程成果予以評估,條件允許下可以引進第三方評估公司;完善包容審慎的監督機制,產業政策實施監督要做到上下聯動,一齊發力,關注資源的流向、效果、反饋等,推動產業政策的有效執行;完善多元有效的激勵機制,明確創新主體的多元化特征,針對官員、創新人才、企業等不同的主體實施差異化激勵手段,刺激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完善賞罰分明的獎懲機制,仔細對企業的產能、創新、擴張行為進行甄別,防止企業為了獲取政府資源而進行的尋租活動或者迎合性、策略性的規模擴張和創新,規范創新行為的階段性監督。

參考文獻:

[1] 林毅夫.新結構經濟學與中國產業政策[J].決策探索,2014(10):12-14.

[2] 舒銳.產業政策一定有效嗎?——基于工業數據的實證分析[J].產業經濟研究,2013(3):45-54.

[3] 李曉華.產業結構演變與產業政策的互動關系[J].學習與探索,2010(1):139-142.

[4] 郭俊華,衛玲,邊衛軍.新時代新常態視角下中國產業結構轉型與升級[J].當代經濟科學,2018,40(6):81-129.

[5] Mckay P.The New Palgrave Dictionary of Economics[M].London:Palgrave Macmillan,2008.

[6] 韓永輝,黃亮雄,王賢彬.產業政策推動地方產業結構升級了嗎?——基于發展型地方政府的理論解釋與實證檢驗[J].經濟研究,2017,52(8):33-48.

[7] 陸國慶.中國中小板上市公司產業創新的績效研究[J].經濟研究,2011,46(2):138-148.

[8] 白俊紅,李婧.政府 R&D 資助與企業技術創新——基于效率視角的實證分析[J].金融研究,2011(6):181-193.

[9] 邵敏,包群.政府補貼與企業生產率——基于我國工業企業的經驗分析[J].中國工業經濟,2012(7):70-82.

[10] 寇蔻.產業政策能否提高企業績效——基于德國高科技戰略的實證分析[J].歐洲研究,2019,37(4):111-129.

[11] 張同斌,高鐵梅.財稅政策激勵、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J].經濟研究,2012,47(5):58-70.

[12] 武咸云,陳艷,楊衛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政府補貼與企業R&D投入[J].科研管理,2016,37(5):19-23.

[13] 林毅夫.新結構經濟學與中國產業政策[J].決策探索,2014(10):12-14.

[14] 江小涓.中國推行產業政策中的公共選擇問題[J].經濟研究,1993(6):3-18.

[15] 熊勇清,李曉云,黃健柏.戰略性新興產業財政補貼方向:供給端抑或需求端——以光伏產業為例[J].審計與經濟研究,2015,30(5):95-102.

[16] Liew M,White L B.Concurrent Temporal Planning Using Timed Petri Nets-Policy Evaluation[J].Springer-Verlag,2007(12):727-731.

[17] Grogan L,Sadanand A.Rural Electrificaition and Employment in Poor Countries:Evidence from Nicaragua[J].World Development,2013,43(3):252-265.

[18] 劉鳳朝,孫玉濤.我國科技政策向創新政策演變的過程、趨勢與建議——基于我國289項創新政策的實證分析[J].中國軟科學,2007(5):34-42.

[19] 段忠賢.主創新政策的供給演進、績效測量及優化路徑研究[D].杭州:浙江大學,2014.

[20] Stiglitz J E.Industrial Policy,Learning,and Development[M].WIDER Working Paper,2015:149.

[21] Kalouptsidi.Detection and Impact of Industrial Subsidies: The Case of World Shipbuild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18,85(2):1111-1158.

[22] 安同良,周紹東,皮建才.R&D補貼對中國企業自主創新的激勵效應[J].經濟研究,2009,44(10):87-98.

[23] 肖興志,王伊攀,李姝.政府激勵、產權性質與企業創新——基于戰略性新興產業260家上市公司數據[J].財經問題研究,2013(12):26-33.

[24] 余明桂,范蕊,鐘慧潔.中國產業政策與企業技術創新[J].中國工業經濟,2016(12):5-22.

[25] 康志勇.政府科技創新資助政策對企業產品創新影響研究——基于匹配模型的檢驗[J].研究與發展管理,2018,30(2):103-113.

[26] 孫陽陽,王冬梅.政府補貼對戰略性新興企業全要素生產率的影響——基于創新激勵的中介效應檢驗[J].工業技術經濟,2021,40(12):3-13.

[27] Bertrand M, Mullainathan S.Enjoying the Quiet Life?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Managerial Preferences[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111(5):1043-1075.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公共治理視閾下跨區域合作創新網絡多主體協同發展機制研究”(項目編號:721640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企業網絡動態能力與協同創新生態系統互動演化機制研究——以新興技術產業為例”(項目編號:71762003)。

作者簡介:賴玲玲(1997-),女,壯族,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行政管理;程躍(1980-),女,博士,廣西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新興技術管理、科技政策。

(收稿日期:2022-07-19? 責任編輯:殷 俊)

1 資料來源于《國務院關于當前產業政策要點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1-09/07/content_1453.htm。

2 資料來源于《國務院關于當前產業政策要點的決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http://www.gov.cn/zwgk/2010-10/18/content_1724848.htm。

3 資料來源于《“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官網, http://www.gov.cn/zwgk/2012-07/20/content_2187770.htm。

1 資料來源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2012)(試行)》,國家統計局官網,http://www.stats.gov.cn/xxgk/tjbz/gjtjbz/201310/t20131031_1758910.html。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91| 国产精品白浆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成人| 九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四虎综合网| 波多野结衣无码AV在线| 亚洲精品第1页| 日韩精品无码一级毛片免费|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亚洲h视频在线| 亚洲男人天堂久久| www.亚洲一区| 亚洲人成网站18禁动漫无码| 97在线免费| 日本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97视色| 91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免费看a级毛片| 91国语视频|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国产精品网站在线看|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下载| 成人午夜久久|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国产农村精品一级毛片视频| 国产又爽又黄无遮挡免费观看| 露脸一二三区国语对白|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亚洲无码不卡网| 国产在线拍偷自揄观看视频网站| 欧美色伊人|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国产特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 九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99九九成人免费视频精品| 看看一级毛片| 久久6免费视频|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无码|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高清视频| 在线日韩日本国产亚洲| 国产流白浆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91啪在线| 999精品色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欧美福利在线|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色噜噜在线观看| 91po国产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黑色丝袜高跟国产在线91| 九色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在线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先锋资源久久| 无码国产伊人| 精品日韩亚洲欧美高清a|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九九久久精品免费观看| 国产激爽爽爽大片在线观看| 91麻豆国产视频| 久爱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91人妻日韩人妻无码专区精品| 亚洲第一视频区| 国产网站黄|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99在线视频精品| 色精品视频| 日本在线国产| 五月婷婷综合色| 日本福利视频网站| 性69交片免费看|